作者:陈宇佳 编辑:冬雪来源:IT桔子,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家电行业并购案例?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家电行业并购案例(开超市的买下了铝合金企业)

家电行业并购案例

作者:陈宇佳 编辑:冬雪

来源:IT桔子

2022 年,由于复杂的国际环境及疫情反复等因素带来的影响,给中国经济增长带来较大挑战。现在,随着相关政策调整,我国经济正处在稳步回升的关键时期。新年伊始,来回顾总结上一年中国新经济领域并购情况,可以看出虽并购事件及金额有所减少,但行业兼并收购及产业链整合仍在继续。

据 IT 桔子统计,2022 年中国新经济领域发生并购事件 622 起,较 2021 年减少 114 起,同比减少 15.5%;中国新经济领域全年并购金额 2600 亿,较 2021 年减少超 2000 亿,同比下降达 43.3%。这其中超过 10 亿元的超大额并购案从 68 起下降到 41 起。

本文选择了 2022 年 41 起超 10 亿并购案中的 10 起,既包含同业「强强联手」,也包括以并购转型或借壳上市的案例。通过以下案例,试图探究并购与市场生态、并购与企业竞争力、并购与资源整合之间的关系。

同业「强强联手」,市场整合共创行业上升新态势

12 月 7 日,华润啤酒 123 亿元收购金沙酒业并已获无条件批准。增资完成及购股完成后,华润酒业控股持有金沙酒业合共 55.19% 股权,金沙酒业成为华润啤酒的间接非全资附属公司。中国白酒行业最大的并购案诞生。

根据华润啤酒透露,根据 21 年及 22 年上半年的数据来看,金沙酒业的净利润分和资产净值都呈现增长态势,说明其盈利能力在逐步提升,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值得成为并购对象。

据析,华润在白酒业的布局基本上是「1 N」模式。「1」是指要有一个全国的龙头企业或者龙头品牌,「N」是指有数家在大区里能够形成区域龙头的企业和品牌。本次收购完成,金沙成为华润体系内核心品牌。华润啤酒方表示,收购金沙是华润啤酒积极布局白酒行业的重要举措,也是聚焦酒类业务,推动央地合作,做大核心主业的落地成果。

京东物流宣布于已经完成收购德邦控股的相关交易。以接近 90 亿元的并购价格,创下了快递行业至今为止最大并购金额交易案例。随着收购的完成,京东系高管接连入驻德邦,德邦全面进入了「京东时间」。

德邦近年财报显示 2018 年—2021 年,公司营收增速为每年 9%,业绩增速却呈现逐年下降趋势。且根据京东物流财报显示,这三年内京东物流亏损增速每年 2.7 倍,2021 年净利润同比下降 283%。因此需要通过业务扩张和联合来抑制持续亏损,并购联手便成为一个较好的选择。

另外,京东和德邦合作有利于进一步促进快递快运行业数智化升级、综合服务能力不断提升,有力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双方期望实现「1 1>2」的效果。

京东物流并购德邦,并不是物流行业合纵连横的开始。之前极兔与百世的整合已经拉开物流行业加速竞争的序幕,而物流之间的竞争也势必会影响到电商领域。极兔通过并购接入「淘系」,京东也通过并购,进一步巩固其在电商领域的地位。

2022 年 8 月 7 日,远大医药官方称,近日与湖北省八峰药化股份有限公司等订立股权收购协议,将以不超过人民币 2.7 亿元收购湖北八峰 100% 的股权。本次对于湖北八峰的收购,是继 2021 年收购后,在氨基酸板块的又一产业布局。

湖北八峰,主要从事氨基酸原料药和制药的研发、生产与经营,是目前我国医用氨基酸产业化基地之一,有较强的科研实力和产品优势,能够为远大医药的新产业布局助力。

此次收购完成后,远大医药将成为全国拥有氨基酸原料药注册文号最多的制药企业。

自 2021 年起,医疗健康行业的大额兼并收购一直在进行着。2021 年就有复星医药以 40 亿收购细菌性疫苗产品研发公司安特金。药明生物以数亿美元完成对苏桥生物 100% 股权收购。随着生物制药技术及医疗健康行业的发展,收购整合还将继续。

2022 年 8 月 9 日,福鞍股份拟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天全福鞍 100% 股权,交易对价为 36 亿元。交易完成后,上市公司主营业务将新增锂电池负极材料石墨化加工业务。

天全福鞍是一家负极材料石墨化加工企业,主要从事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的石墨化加工服务。人造石墨是锂电池负极材料的主流技术路线之一,石墨化加工服务是人造石墨负极材料制备的关键工序。该项收购完成后,福鞍股份开始进行产业升级,新开展烟气治理工程服务和能源管理工程服务。

福鞍股份表示,本次交易完成后,公司表示将以天全福鞍为抓手,深耕锂电池负极材料行业,实现上市公司产业升级,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被收购方评估增值率达 1146% 也给了福鞍股份信心。

2022 年 2 月 17 日,博格华纳宣布已完成以 14 亿人民币对松正股份及松正汽车部件的收购,包括 11 亿元人民币的股权转让对价和不超过 3 亿元人民币的或有对价。

松正汽车部件是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解决方案及核心部件提供商。其向国内主机厂提供基于其专利开发的产品。博格华纳公司作为全球最大汽车零件供应商之一,且 21 年全年销售额高达 148.38 亿美元,稳居行业龙头。

新能源和电机产品线是博格华纳战略发展中的重要元素。自 2008 年起,博格华纳就通过并购大举进入新能源领域,此次对于松正的收购既符合其大力布局新能源的战略,又可以进一步提高其在垂直整合及规模化方面的能力,尤其扩大轻型车电机产品型谱,提高市场触达速度。

异业并购——借壳?or 更换赛道?or 重整经营?

2022 年 1 月 26 日,华联综超拟以 22.9 亿元出售全部资产与负债,同时,拟以 114.82 亿元购买创新金属 100% 股权。

华联综超主营超市零售,是国内较早开展大型综合超市业务的零售企业。近年来,由于零售行业竞争激烈,电商、社区团购等线上业务发展迅速,给超市零售带来了挑战。

2020 年以来,在新冠疫情和社区团购的冲击下,华联综超业绩持续下滑,2021 年前三季度亏损 1.593 亿元。在此背景下,创新金属打算借壳华联综超登陆资本市场,股票变更后为创新新材。

山东创新金属是一家生产经营铝合金型材的企业。在 2019-2021 年营业收入每年增速 23%。从营收规模上看,在 A 股铝业上市公司中可以排到前二。

市场存量竞争时代,不少老牌上市公司都面临业绩承压等问题。但这也成了不少非上市公司借壳上市的一种途径。「老瓶装新酒」或许对两家企业来说都是更好的选择。

除创新金属借壳华联综超,2022 年还有一起借壳上市,即瑞福理业借壳未来股份。

2022 年 7 月,未来股份开市起复牌,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叠加其他风险。公司股票简称由「未来股份」变更为「*ST 未来」。

12 月 1 日,ST 未来发布资产购买草案,拟以 33.6 亿元购买瑞福锂业 70% 股权。

瑞福锂业主要产品为电池级碳酸锂和电池级氢氧化锂,目前已建成和运营年产 2.5 万吨电池级碳酸锂和年产 1 万吨电池级氢氧化锂生产线,在建年产 3 万吨碳酸锂项目。在 2022 年 10 月完成对和田瑞福 100% 股权的收购后,通过间接持有新疆东力 100% 股权,亦拥有新疆和田县阿克塔斯锂矿的采矿许可。

*ST 未来自煤炭贸易业务跨界整合医疗服务业务,且后续将继续保持现有的煤炭贸易业务和医疗服务业务。值得注意的是*ST 未来近年来,还在频繁尝试收购医疗资产。在此之前四次更名、三次更换主营业务,*ST 未来扑朔迷离的发展历程,也许表明其已逐渐成为各企业上市借用的「壳」。

本次收购「受到企业当地政府大力支持」,若本次收购成功,瑞福历经三次「借壳」的上市之路终于到达了终点。对于本次收购,预计在未来上市后,在增发新股的金融支持下完成剩余 30% 股份的收购,此举在利益上可以照顾到收购双方。

1 月 28 日,大钲资本宣布其牵头的买方团已完成对瑞幸咖啡部分股东股权的收购,买方团的其他成员包括 IDG 资本和 Ares SSG Capital Management。财务造假风波两年后,瑞幸咖啡「去陆正耀化」终于迎来了结局,大钲资本成为瑞幸咖啡新的话事人。

瑞幸咖啡 2021 年总净营收为 79.653 亿元,相比增长 97.5%;运营亏损却相对收窄了 80%。可以看出,其财务状况在逐步好转,盈利期望显现,是一个较好的收购对象。

目前来看,瑞幸咖啡能够扭转局面不可忽视的原因即投资人的稳定,大钲资本从 A 轮开始一直陪跑瑞幸。此次利用融资来完成公司重组计划,并履行与美国证监会达成的和解协议。大钲资本表示,持续致力于支持被投公司建立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强大透明的治理体系和负责任的管理架构,将继续支持瑞幸的长期成长和发展。

2022 年 2 月 15 日,沐邦高科拟收购豪安能源 100% 股权,交易价为 9.8 亿元。交易完成后,公司主营业务将增加光伏硅片和硅棒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豪安能源是一家以光伏硅片和硅棒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主营业务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产品为太阳能单晶硅片、硅棒等,其中以太阳能单晶硅片为主,收购豪安能源,是沐邦高科从益智玩具单一业务转型「益智玩具产业 光伏产业」双主业的第一步。

当前,国内硅片市场供应处于紧平衡状况,对硅片企业来说仍有增加订单的市场机遇,沐邦高科在硅片领域或许还可以在中短期内继续吃到市场供需紧张下的红利。

沐邦高科表示,本次交易后,公司将拓宽业务范围,积极把握光伏行业快速发展的良好契机,实现跨越式多元化发展,成为具有影响力的光伏硅片和硅棒生产商。

2022 年 1 月 28 日,世茂集团宣布与上海地产集团签订出售协议,以 45 亿元出售上海外滩茂悦大酒店。买方上海地产集团为主要从事物业开发业务的国有企业。

卖方外滩茂悦大酒店,总面积约为 10.99 万平方米,共有 631 间房间及会议室、餐厅、停车场等,酒店物业目前在君悦饭店品牌旗下运营。

在此前短短一个月内,世茂集团就已连续出售包括香港维港汇项目、上海北外滩项目、亚运城项目在内的三个项目,总售价约 46 亿元。虽然世茂集团在公开市场尚未发生实质性债务违约,但从其近期频繁处置资产的情况来看,其「回血」欲望极为迫切。

也许恒大、融创乃至世茂集团这类擅长「高周转」的地产商为了化解流动性风险,纷纷「甩卖」资产谋求自救的趋势或将持续下去。

看更多深度文章,关注IT桔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