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华平

摘要:本文介绍了“永济陶城说”、“长子陶乡说”、“陶寺尧都陶地说”和“平遥古陶国说”等四种山西陶地说,我的看法简单归纳如下。

1. “永济陶城说”是史学界主流观点。永济有陶河,尧山,尧城,尧国,妫汭之水,所以,主流观点把蒲阪(永济)认定为山西陶地。以此论定尧初封于陶之陶地在山西,不在山东,我认为理由充足。但认定永济就是尧初封于陶之陶地,笔者持保留意见:虞舜发祥地与尧初封陶地不应该是一个地方,因为封地应该是在自己部族的势力范围内。把十三岁的尧封于舜部族,有时空错乱之嫌。永济(蒲阪)作为舜都,毫无疑问是舜活动中心。尧之于舜,言公,禅位于舜;言私,尧把二女娥皇和女英嫁于舜。恩威浩荡,世难比肩。舜在其都城,以尧命名山河,修筑城邑,无论对尧、尧女,应属感恩报恩之举,理所当然!尧国,属商代方国,尧舜时期是否已存在,尚需进一步考证。

2. “长子陶乡说”可予排除。帝尧之所以被称为“陶唐氏”,初封于陶之陶地与后封于唐之唐地,应该基本对等。陶地往大了说,应该是古陶国,往小了说,至少也是陶邑、陶城,而且在当时应该是陶器生产和贸易重镇。长子县陶乡似乎地域太小,分量太轻,不足以与唐匹配并称为“陶唐氏”。此外,尧出生地与初封地都在长子县狭小区域,也觉证据不足。

3. “陶寺尧都陶地说”可信度高。魏文成先生有关陶寺遗址中发现尧帝陵墓,陶寺遗址为唐凹(尧)帝都,“帝凹(尧)之都”就是“陶地”的考证及结论,是我所见“陶地说”中构思最有逻辑,论证最为严密,较少挑剔的考证结论。尧建都于陶,葬于陶,应该是很有说服力的结论。唯一缺憾是一家之言尚未达成史学界共识。

4. “平遥古陶国说”值得期待。

(1)平遥自古称“古陶地”,当时属尧父帝喾势力范围。至于是古陶城,古陶邑抑或古陶国有待进一步考证,但它是山西陶地铁板钉钉,毋容置疑。

(2)“平遥古陶国说”源起于明清时期《山西通志》、《汾州府志》、《平遥县志》以及平遥城内寺庙楼宇修复碑文,更早的典籍文字记载似有待进一步发现。平遥50多万居民,大多以“尧封古陶地(国)”自居,以此为荣、引以为傲确是不争的事实。

(3)西周周宣王之前的古陶城,规模虽然小,但作为平遥城的雏形的确早已存在。这与舜为纪念尧,而修筑尧(龟)城的传说还是相呼应的。说平遥是“古陶城”应无争议。

(4)平遥称古陶地,尧初封时是古陶国的可能性很大。上古尧舜禹时期的“古国”是部落联盟体。那时的“国”差不多就是以姓氏或部落立国,具有小而且多的特点。

(5)距今约6000年的文水《上贤遗址》除了发现陶器,还有两处陶窑遗址。晚一些的平遥《婴溪村遗址》发现大量新石器时代的碎陶片堆积,这与古陶地(国)平遥在时空上是基本吻合的,表明尧舜禹时代乃至之前的平遥地区已形成相当规模的大型陶场,产陶制陶业已经相当发达。当今,凭借现代科学的“文物年代”鉴定技术--放射性碳素断代和陶器热释光法断代,确定这些陶器的确切年代应该不难,尤其陶器热释光法不仅能断代,还能辨明陶器的地域归属与真假。期待这方面有所发现,有所突破!

综上所述,我的结论是:尧一生离不开陶。山西陶地有多处,尧初封于陶(今平遥),后封于唐(今临汾翼城),建都于陶(今临汾陶寺),葬于陶(陶寺)。

举凡陶地,多不胜数。或因制陶产陶而名,或因纪念尧帝而名,或因陶姓族居而名,或因有关传说而名.....本文所考,重在聚焦、探寻与陶村、陶乡、陶山、陶水相关联的山西古陶城、古陶邑【1】、古陶国!

近十几年以来,随陶寺遗址、天马--侯村遗址考古成果公布于世,史学界、地方政府和民间掀起一股探寻山西陶地热。至少有永济、长子、陶寺、平遥四地进入他们的视野,且各自都挖掘出不少令人瞩目的成果。山西陶地何处觅?本文在综述各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最终会给出自己的结论。

一.永济陶城说--源自唐代李泰主修,萧德言等撰《括地志》,北魏郦道元《水经注》,现今主流说。

《说文解字》引《尚书·夏书》载“尧山”、“尧城”(陶城)在蒲州(今山西永济);《中国姓氏大辞典》、唐氏宗亲网有关尧生平采纳此说。

《史记·五帝本纪》“舜,冀州之人也。舜耕历山,渔雷泽,陶河滨,作什器於寿丘,就时於负夏。”

陶河滨,【集解】【2】:皇甫谧曰:“济阴定陶西南陶丘亭是也。”

【正义】【3】:括地志云:“陶城在蒲州河东县北三十里,即舜所都也。南去历山不远。或耕或陶,所在则可,何必定陶方得为陶也?舜之陶也,斯或一焉。”《括地志》用陶城在蒲州(今山西永济)直接否定了皇甫谧(士安)尧初封于陶地山东定陶说!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卷四》:“故吕忱曰:《尔雅》,异出同流为瀵水。其水西南流,历蒲坂西,西流注于河。河水又南径陶城西。舜陶河滨,皇甫士安以为定陶,不在此也。然陶城在蒲坂城北,城,即舜所都也。南去定山不远,或耕或陶,所在则可,何必定陶,方得为陶也?舜之陶也,斯或一焉。孟津有陶河之称,盖从此始之。”郦道元赞同《括地志》对皇甫谧(士安)山东说的否定和陶城蒲州(今山西永济)说!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卷四》:“历山、妫、汭,言是则安,于彼乖矣。《尚书》所谓釐降二女于妫汭也。孔安国曰:居妫水之内。王肃曰:妫汭,虞地名。皇甫谧曰:纳二女于妫水之汭,马季长曰:水所出曰汭。然则汭似非水名,而今见有二水异源同归,浑流西注入于河。河水南径雷首山西,山临大河,北去蒲坂三十里,《尚书》所谓壶口雷首者也。俗亦谓之尧山,山上有故城,世又曰尧城。阚駰曰:蒲坂,尧都。《说文解字》引《尚书·夏书》载“尧山”、“尧城”(陶城)在蒲州(今山西永济)。郦道元通过妫汭之水所处地理位置及蒲州有尧山、尧城力主“陶城蒲州(今山西永济)说”!

《尚书·尧典》:“帝曰:“我其试哉!女于时,观厥刑于二女。”厘降二女于妫汭,嫔于虞。

尧帝说:“我试试吧!把我的两个女儿嫁给舜,从两个女儿那里观察舜的德行。”于是命令两个女儿下到妫汭河畔,嫁给虞舜。

《山海经》记载:“妫,水名,舜之居地也……舜为庶人,尧妻之二女,居于妫汭。”

谢鸿喜:《水经注>山西资料辑释》:“妫水,今称苍龙峪水,在永济市城西南21里处。汭水,今称苍龙峪水《汉唐地理书钞·尚书地记》云‘河东郡青山东,山中有二泉,下南流者为妫水,北流者汭水’”

唐张守节《史记正义》于“舜,冀州之人”句下注云:“蒲州河东县本属冀州。”又于“舜耕历山”句下注引《括地志》:“蒲州河东县雷首山,一名中条山,亦名历山……历山南有舜井。”按唐蒲州治所在今山西永济县一带。

清人崔述云:“虞乃冀州境,舜不应耕稼,陶、渔于二千里外(山东),则以为冀州者近是。”【4】

陶姓的历史现状的研究(陶姓起源山西说)(1)

图一:蒲州渡口 三川沉石拍摄 图源:《水经·河水注》里的永济

老实人阳的博客《战国末期以前出现的方国(897个)》:“尧国:商代方国,在今山西永济县的尧山一带。”

以上引文所涉地名有,瀵水、蒲阪、妫、汭之水、陶河、历山、雷首山、陶城、尧城、尧山、尧国等。其中陶河、历山、雷首山、陶城、尧城等山东山西都有,如何断定历史真伪?我的看法如下:

1. 此处《尚书》应指《尚书·夏书》,《夏书》看来有两个版本,原版本佚失四个章节,确实有《说文》和《水经注》两书所引“所谓壶口雷首者也。俗亦谓之尧山,山上有故城,世又曰尧城,尧所居之。”内容,现存版本无。

2. 《括地志》是一部由唐太宗第四子唐王李泰主持,汇聚当时著名学者萧德言、顾胤、蒋亚卿、谢偃等集体撰写的大型地理著作,具有较高的史学价值和权威性。唐张守节作《史记正义》,主要依据它解释古代地名。其他唐宋人著书,也多征引本书疏证诠解地理。甚至本书散佚后,仍被各家转相钞引,由此可见一斑。

3. 《水经注》40卷,30余万字,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我国境内一千多条河流所流经地区的历史地理、自然地理、经济地理、人文地理和水文地理等诸方面内容,是一部历史、地理、文学价值都很高的综合性地理百科全书。《水经注》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中国第一部水文地理专著,是中国古代水文地理的又一项中国之最。北魏郦道元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历史学家,地理学家和旅行家。用现在的话讲,历史学家中地理最好,地理学家中历史最渊博,更为重要的是,他的足迹踏遍了祖国的千山万水,他赞成尧之初封于陶之陶地在山西,当信他。

4. 《尚书·尧典》“釐降二女于妫汭也”之典故,特指尧将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于妫汭河畔的舜以考察作为接班人的舜之为人,该传说妇孺皆知。妫汭二水异流相汇于蒲阪(永济),山东所无。

5. 永济有陶河,尧山,尧城,尧国,所以,主流观点把蒲阪(永济)认定为山西陶地。对此,我基本认可,但也有所保留。

我在《陶姓起源山西说(3):尧初封于陶与尧子居于陶丘辨析》一文中写道:大家过去根据东汉许慎《说文解字》:“陶,再成丘也,在济阴。从阝匋声。夏书曰:东至于陶丘,陶丘有尧城,尧尝所居(!),故尧号陶唐氏。”这段话把山东定陶定位成尧初封于陶之陶地,是对许慎先生说法的一种误读误解。主流观点把蒲阪(永济)认定为山西陶地。以此论定尧初封于陶之陶地在山西,不在山东,我认为理由充分。但认定蒲阪(永济)就是尧初封于陶之陶地,难免牵强。理由如下:

虞舜发祥地与尧初封陶地不应该是一个地方,因为封地应该是在自己部族的势力范围内。把十三岁的尧封于舜部族,有时空错乱之嫌。永济(蒲阪)作为舜都,毫无疑问是舜活动中心。尧之于舜,言公,禅位于舜;言私,尧把二女娥皇和女英嫁于舜。恩威浩荡,世难比肩。舜在其都城,以尧命名山河,修筑城邑,无论对尧、尧女,应属感恩报恩之举,理所当然!尧国,属商代方国,尧舜时期是否已存在,尚需进一步考证。

作为陶姓后人,找寻尧之初封于陶之陶地,自感使命在肩,责任重大,应以科学求实态度探讨之,切不可盲信盲从,被人带偏。

二.长子陶乡说--李蹊教授主此说

山西大学师范学院中文系主任兼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长李蹊教授 《丹朱封于长子考兼论尧的生地、发祥地和兴旺地》:“丹朱封于何处,古代载记纷纭歧出。古代历代史学家一般认为,帝尧出于对天下百姓和对丹朱的双重关心,才不传帝位于丹朱。那么,出于同样的心理,帝尧肯定把他的长子丹朱封在比较安全的地方,这个地方就是帝尧的出生地,也就是以长子丹朱岭为中心的丹,也称丹源或丹渊,他修建了长子城。这就是今天山西省长子县县名的由来......帝尧的发祥地在长子的陶乡他的兴旺地在翼城的唐成村。”此文帝尧的发祥地指帝尧初封于陶之陶地,李蹊教授考证在长子县的陶乡,独创此说;兴旺地指后封于唐之唐地,与主流说同。

<一>李蹊教授重视陶地研究

“帝尧向来称为“陶唐氏”,无论怎样解释,都不能回避这样一个问题,即何以在“唐”的前面加一“陶”字?”......《竹书纪年》卷上言:“(尧)八十九年作游宫於陶,九十年帝游居于陶……一百年帝陟于陶。”足见尧对陶这个地方深厚的情感......“‘陶’之于‘唐’在尧的生命历程中是多么重要。离开了“陶”,“唐”似乎于尧的意义就只剩下他强盛时期的标志了。”

<二>质疑山东定陶

李蹊教授引清·朱鹤龄撰《尚书埤传》卷七注“惟彼陶唐”云:“趙汸曰:《左传》注‘陶唐,尧所治。’今太原晋阳县也。按《史記》‘帝尧为陶唐氏’,韦昭云:‘陶唐,皆国名,犹汤称殷商也。’遍检书史,未有帝尧居陶,而以陶冠唐。盖地以二字为名,所称或单或复也......故范宣子曰‘昔匄之祖,自虞以上為陶唐氏’也。愚按,尧为天子,都平阳,今晋州临汾县也。蔡忱:‘尧都陶,故曰陶唐。’盖本《路史》云:‘尧受封于陶,改國于唐。陶,今定陶也。’然未必可据。”

朱鹤龄引述赵汸、韦昭、范宣子的意见,坚持尧都平阳的看法,质疑《路史》关于陶就是山东定陶之说,则以为“未必可据”。那么,尧受封于陶,陶在什么地方?

<三>尧初封于陶之长子县陶乡考

讨论问题的逻辑前提,统一综合的考察帝尧生于丹陵、居于陶、兴于唐、死后葬于谷(穀)林。

“尧的诞生地与其发祥地(初封地)相去必不甚远,他的发祥地与其兴旺地(后封地)亦应有一定的联系——我们应该考虑到古代一个部族迁移的艰难性,尤其是农业部落的转移,多年垦殖的土地,绝不会轻易地放弃,这就是中国古人“安土重迁”的根本原因,何况在远古农业初兴之时。 关于尧的出生地丹陵、发祥地陶、兴旺地唐、死后的葬地谷林,古籍所载涉及的地方计有今山东、河南、河北三省不下十数处。怎样来确定某处的传说更具有可靠性呢?我以为从古人“鸟飞反故乡,狐死必首丘”的习惯看(这种习惯仍然是从农业生产对旧土的留恋而来),尧之葬地与其生地必不相离。《竹书纪年》卷上言:“(尧)八十九年作游宫於陶,九十年帝游居于陶……一百年帝陟于陶。”足见尧对陶这个地方深厚的情感,皇甫谧曰“帝崩曰陟”,就是说尧最后是死在陶这个地方。这也印证了我们的这个认识逻辑。尧让丹朱“出就丹”,最大的可能就是把他安置在自己的发祥地;或言舜或禹封丹朱,既然是为了让他奉祀先人,也必然把他封于尧的葬地。生地、葬地、元子(或长子)之封地,这三者统一起来,才能确认某地是尧的出生地、发祥地和葬地。在山东、河南、河北无论什么地方都不能把三者统一起来,只有长子才是具备这三点一致的地方。”

陶姓的历史现状的研究(陶姓起源山西说)(2)

图二:长子新落成尧帝像 图源:李蹊《帝尧发祥于山西长子县,后把长子丹朱封于此》

1. 长子县是尧的生地(略)

李蹊教授文《丹朱封于长子考兼论尧的生地、发祥地和兴旺地》通篇浓墨重彩于长子县是尧的生地论证。详见该文。

2. 长子县还是尧的发祥地(初封地)

(1) 长子县有陶乡和陶水

《欽定大清一统志》卷一百三载:“陶水,源出长治县南六十里雄山,西北流至长子县界,入漳水,一謂之淘水。”《水经注》:“淘水,南出南陶,北流至长子城东,西转经其城北,東注於漳水。”《魏书·地形志》:“长子县羊头山下穀关,有泉北流至陶乡,名陶水,合羊头山水,北流入浊漳。”

(2)陶水发源于潜山,潜山上有尧庙。

潜山当地又叫尧庙山。《山海经·北次二经》云:“西望大泽,后稷所潜也。”什么叫“潜”?郭璞注曰:“后稷生而灵知,及其终,化形遁此泽而为之神,亦犹傅说骑箕尾也。”“终”、“化形”、“为神”、“骑箕尾”,都是古代死亡委婉的说法。所以“潜”就是藏,也就是葬,潜山上之所以有尧庙,就是指示着尧的葬身之处,也昭示着尧已“化形”而为神。正如曹丕《三国志·魏书·文帝纪》所言:“夫葬也者,藏也,欲人之不得見也。”

我们特别关注的潜山(尧庙山),其北有村曰“西尧”,其东有村曰“尧神沟”。既有西尧,当有东尧或尧村,而今从《长子县志》新绘制的地图上看不见尧村的踪迹。尧、陶古音同,所以陶水也叫尧水。我们还可以作这样的推测:《魏书·地形志》所载陶水即尧水所经之陶乡即尧乡,应该就在西尧之东,也就是今之南尧村,当初可能就叫尧村。

《吕氏春秋》言“尧葬谷(穀)林”,并没说谷(穀)林在什么地方。皇甫谧说“谷(穀)林即城阳。尧都平阳,于诗为唐国。”也没说城阳在什么地方。仔细体会皇甫谧的意思,他所说的城阳应该在平阳一带。

长治县有百穀山,在县东北十三里,昔神农尝百穀于此;有百穀泉,在百穀山神农庙前(《山西通志》卷十九),山下有百穀寺(《山西通志》卷一百六十九);泽州府(今晋城市)高平县有穀远山,在县东北二十里(《山西通志》卷二十三),又长子县今有谷村乡,疑原来当作“榖村”……那么,所谓“谷(榖)林”,就不是一个具体的地点,而是一个众多的以谷(榖)命名的地区(林,众多之义也)。这个地区除了以晋东南羊头山为中心的长子、高平、长治、陵川一带以外,别无他求。

(3)长子还有数十个与尧有关的地名。山名有庆云山、潜山、丹岭、石棺岭等;水名有尧水、陶水、雍水、岚水、绛水等;村名有陶唐村、尧南村、尧神沟村、西尧村、城阳村等;庙名有尧庙、三圣庙、灵应侯庙等,还有丹朱城、熨斗台等诸多的遗址。李蹊着重指出,尧帝号曰陶唐氏,长子县内有个村子叫陶唐村。2005年底,李蹊先生访问该村,村人告诉他,原来村门不远处有一个土地庙,是天下独一无二的……一般的土地庙都很小,而且只有一间,而陶唐村的土地庙为三间。李蹊认为,三间土地祠,隐藏着三个“土”字,三土相叠,即是尧的古字。

(4)晋东南的高平、长子、长治这一带,是最初生产陶器的地方之一。

沁源县古称谷(穀)远县,长治有百谷(穀)山,这一带到处都有与炎帝神农氏尝百谷(穀)的传说。高平县与长子县交界处的羊头山恰是神农氏的发祥之地已经为古今学术界确认,而百谷(穀)之成为食物,是离不开器皿的,所以,农业生产与制造陶器就必然是相伴相随的。既然农业生产的发祥地在晋东南,那么,晋东南的高平、长子、长治这一带,起码是最初生产陶器的地方之一,则陶乡(尧乡)作为地名也就绝非偶然。帝尧的先进技术也应该在于制造陶器和农业生产,这就应该是尧能够兴旺发达并吸引众多部落归附的理由。

3. 长子县还是尧的归葬地

前文(2)陶水发源于潜山,潜山上有尧庙。“潜”就是藏,也就是葬,潜山上之所以有尧庙,就是指示着尧的葬身之处。长子县有众多的以谷(榖)命名的地区(林,众多之义也),谷(榖)林在长子,尧葬于谷(榖)林就是葬在长子。

李蹊教授小结道:“据此我们可以解释尧为什么称为陶唐氏,也能画出尧的发展路线:尧开始居住在长子的陶乡,并以制陶和农业生产而闻名遐迩,远近部落纷纷归附。然后沿着漳水向西,越过发鸠之山,到了翼城,改号曰唐,再发展壮大,占据了整个平阳地区。然后沿着汾河北上,占据了太原地区。同时向南占据了整个“三河”地区。遂成为空前的一代众多部落的伟大领袖。”

关于李蹊教授主张的尧初封陶地之长子陶乡说,我谈两点看法:

1. 李蹊教授关于尧帝发祥地(初封陶地)的考证不是单一地域或拿某地的一种传说或地名作为尧“封地”考证,而是把出生地、发祥地(初封陶地)、兴旺地(后封唐地)、葬于谷林四个方面统一起来综合考量。这无疑是上古历史考古中非常正确的研究方法。一种系统的分析要比全国一些地方仅凭一种传说,一种地名就自认为是尧生地、初封地、后封地或安葬地要令人信服。我认为:李蹊教授的分析有理有据,有很强的说服力。但有一个全国各地共性的缺点:缺少考古佐证。期待今后长子县能在考古方面有新的发现。

2. 他有关初封地是长子陶乡的结论,我持不同意见。《史記》‘帝尧为陶唐氏’,三国时期东吴四朝重臣、著名史学家韦昭曰:‘陶唐,皆国名,犹汤称殷商也。’帝尧之所以被称为“陶唐氏”,初封于陶之陶地与后封于唐之唐地,应该基本对等。陶地往大了说,应该是古陶国,往小了说,至少也是陶邑、陶城,而且在当时应该是陶器生产和贸易重镇。长子县陶乡似乎地域太小,分量太轻,不足以与唐匹配并称为“陶唐氏”。此外,尧出生地与初封地都在长子县狭小区域,也觉证据不足。

三.陶寺尧都陶地说--东方历史語言文字研究学者魏文成先生主此说

<一> 魏文成先生及其中华文明史研究简介

在我看来,魏先生首先是一位卓有建树的中国历史语言文字学者,他在华夏古文字研究方面有很高的造诣。他辽宁大学语文自考本科毕业,毕业论文《漢文字是反切拼音文字》,并著有《创文造字学》,创立了“华夏文字反切拼音說”,证明了华夏文字是集象形表音表调表意为一体的反切拼音文字。

其次,他又是一位对中国上古史、考古研究有很深功底的历史学、考古学学者。他的《夏朝文明》、《今本竹书紀年疏证公元紀年推算本》等著作就是很好的证明。

总之,他运用其所創立的“華夏文字反切拼音說”“破解了仓颉创文造字的奥秘,了解了华夏文字是集象形表音表调表意爲一体的反切拼音文字,破解了历史上记载的古文字乃至出土的一个又一个“神秘文字”——“天书”。”

本文重点介绍他对陶寺“玉兽面”即玉头衔神秘图文寓意破解所得出的陶寺发现凹(尧)帝陵寝,陶寺爲唐凹(尧)帝都,陶寺遗址是“陶”地遗址的“陶寺尧都陶地说”。

<二> 陶寺尧都陶地说

魏文成先生在研究尧生平的学者中,是少数持“尧封于唐,建游宫于陶,“唐”爲邦国,“陶”为帝都,死于陶,葬于陶”观点的学者。

1. 陶寺发现凹(尧)帝陵寝

山西襄汾陶寺遗址,总面积达400万平方米。在1000多座大小墓群中,有9座大型墓,均出土有代表王室重器的鼍鼓、特磬、土鼓。尤其是M3015号墓,出土各类随葬品178件,其中陶器14件,木器23件,玉石器达130件之多。还有帝王玉头衔,即考古学家们所谓的“玉兽面”,以及帝王玉戉、玉琮等。

出土于山西省襄汾县陶寺遗址的M3015号墓的玉头衔。高3.5厘米,宽6.4厘米,厚0.3厘米。属于陶寺文化中期(约公元前2300~公元前2100秊)的文物,也是不太被考古学家们所看好而忽视的最重要的文物。魏先生认爲这就是属于帝凹(尧)戴在帝冠之上的象征其帝王身份地位的玉头衔。也是中国考古界目前发现的最早的玉头衔。见下图。

陶姓的历史现状的研究(陶姓起源山西说)(3)

图三:陶寺出土帝尧玉头衔破解示意图 图源:魏文成《夏朝文明》

上面这个被考古学家们忽视并被排除在陶寺三件宝贝之外的陶寺遗址最重要的宝贝,即考古学家们所谓的“玉兽面”,实际上作爲“帝凹”的玉头衔,其实就是明白无误的显示着这个拥有者的身份和地位就是“帝凹”。请看笔者用红色字写出的“帝凹”俩字玉头衔显示出来的图文寓意画玉头衔示意图。

(1)首先看出来的就是就是这个玉头衔的外部轮廓就是一个“帝”字,再看下面原来以爲只是一个“帝”字的玉头衔,再仔细看看,发现下面是“凹”字的美化。

(2)玉头衔下面有一个将玉头衔固定于梳子状插接物的一个小孔,而单独一个孔寓意爲“孤家寡人”、“独一无二”、“至高无上”之寓意。于是就明白了是“帝凹”两个字的合体,从而构成“帝凹”图文寓意画是的玉雕玉头衔。

(3)而“帝凹”玉头衔明显不是属于“ (文命)”即夏禹的,帝凹”玉头衔显然是属于中期的贵族墓中出土的陪葬物品,而“ (文命)”扁陶壶属于后期灰坑里出土的废弃物。同时,因为虞舜的墓在湖南九嶷山名条峰下的舜陵。因而,完全可以推测出拥有“帝凹玉头衔”的墓就是唐尧帝的墓,而现在的尧帝墓。

(4)通过对帝凹(尧)玉头衔古文字语音分析,“凹”字的中古时代乃至今天的北方方言中的读音与“尧”是一样的, 因此,M3015号墓墓主人“帝凹”就是“帝尧”。(笔者只通中文现代拼音,对古文字拼音完全不懂。只能照搬其结论。)详见上图及《夏朝文明》一文。

此外,“帝凹(尧)”M3015号墓出土的其它帝王标志物如下:

A. 军政大权的标志——戉;

B. 国家礼乐制度形成的标志:(1)玉礼器:帝王标志的玉璧玉琮;(2)鼍鼓、石磬、异形陶器等乐器。

C. 掌控邦国财政经济大权的标志:陶器是当时生活中的贵重的生活奢侈品,尤其是彩陶。而与中、小型墓葬截然不同的是,在大型墓葬中不仅有丰富的随葬品,包括彩绘陶器、彩绘木器等具有高超水平的工艺品。这都表明唐尧时期的社会贫富差别与等级制度十分明显。综上所述,M3015号墓墓主人“帝凹”就是“帝尧”,陶寺为唐凹(尧)帝陵

2. 陶寺爲唐凹(尧)帝都

西汉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昔唐人都河东(今晋南地区境内),殷人都河内(殷墟),周人都河南(洛阳)。夫三河在天下之中,若鼎足,王者所更居也,建国各数百千岁......”东汉班固《汉书·地理志》:河东地土平衍,有盐铁之饶,本唐凹(尧)所居,诗风唐魏之国也,建国各数千百岁。司马迁和班固都仅笼统地指出唐凹(尧)都“河东”,也就是汉代的河东郡即今日的晋南境内,并没有指出在哪一县,这说明到汉代,人们已不知道尧的都城具体位置在河东郡的何处。

最近20多年来,随着襄汾陶寺遗址的发现,特别是尧舜时期墓葬、古城、观象台兼天坛的陆续被考古学家发掘,从这些重要的遗迹和城垣的规模,完全可以看出陶寺古城遗址的宏伟气象。特别是宫殿区、祭祀区、仓储区及其墓葬区等不同功能区域的划分,都说明了陶寺遗址不仅是一座典型的城邑,而且是一座气势宏大的上古帝都。

考古学家何驽先生等人,基本上已经推测出陶寺遗址就是尧都了,这一点是完全可以肯定的。只可惜忽视了这个“帝凹(尧)”的玉头衔,认为是可有可无的所谓的“玉兽面”。

魏先生的贡献在于发现了考古学家们称之为所谓的“玉兽面”实际上是“帝凹(尧)玉头衔”,其上的“帝凹”两个图文寓意画显示出来“帝凹(尧)”两个美术字,它和其它帝王标志物的发现,佐证了陶寺遗址无疑就是“凹(尧)都——陶”之所在。

3. “帝凹(尧)之都”就是“陶”地

(1)“陶”就是“尧”,“尧”就是“凹”

通过对”陶”字的表音表调研究得出的结论。而“陶寺”怎么就会是“尧寺”,魏先生根据已经掌握华夏文字表音标调的反切拼音性质通过对文字本身携带的古本音的剖析,结合文字本身中古时代的反切注音得到的结果。

上古之前”陶”与“匋”,“匋”与“尧”、“尧”与“凹”竟然都是同音。由此得出结论:“帝凹”就是“帝尧”,“陶唐氏”就是“尧唐氏”、“陶寺”就是“尧寺”。而“凹”“陶”“匋”都是“尧”的不同时代,不同人的写法,并随着时代的变迁、地域的不同,读音有了不同的变化的结果。而陶寺遗址就是上古历史上的“陶”地。也就是说:“帝凹(尧)之都”就是“陶”地。分析过程见下图:

陶姓的历史现状的研究(陶姓起源山西说)(4)

图四: 陶匋古文字表音分析图片 图源:魏文成《夏朝文明》

(2)陶寺遗址“为天下之中”

A. 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慎势》:“古之王者,择天下之中而立国(国都),择国之中而立宫,择宫之中而立庙。”

古人寻找“天下之中”的目标地,是从黄帝时代开始的,认爲“中”爲“中央”。《淮南子·天文训》:中央,土也,其帝黄帝,其佐后土,执绳而制四方;其神爲镇星,其兽黄龙,其音宫,其日戊己。只有像黄帝一样的真龙天子,才会居于“天下之中”,因而古人都努力寻找“天下之中”——中土——地中。因此,古时代的帝凹(尧)即陶唐氏的“陶”,即今陶寺遗址,才可以配称爲“天下之中”的美誉。而不可能是现在的山东的“定陶”。上古时代刚开始的“天下之中”指的就是唐尧时代的“陶”,爲唐邦的帝都。而后来周代开始又重新选择“天地之中”则是后话了。

B. 定陶是春秋战国时代的曹国国都,也就是“曹国之中”,而其地理位置不可能成爲天下之中。

“定陶县,位于山东省西南部,菏泽市中部,万福河上游。南北地处北纬30度57分至北纬35度14分之间,东西处于东经115度20分至东经115度40分,北距菏泽市区20公里,南与曹县毗连,东与成武县相邻,东北与巨野县交界。无论从什麽角度来说,“定陶”都无法成为“天下之中”。因为在中古时期属于齐国境内,而一般称爲“天下之中”则无论如何,也得在地理位置上处于各诸侯国的中心位置,或者处于各诸侯国的交通枢纽的地位上,以至于成为商贸中心,乃至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位置,才有获得“天下之中”的美誉的可能。”

C. 考古学家们与天文学家们根据《周髀算经》的记载,在陶寺遗址的观象台即天坛上进行了天文测量实验,陶寺遗址观象台兼天坛夏至之日晷长度与《周髀算经》一致,说明《周髀算经》记录的天文测量的地点就是“陶”,即今天的陶寺遗址。证明陶寺遗址为“天下之中”。与“陶,为天下之中”历史古籍记录的“陶”地正好相吻合。

《山西日报》记载了这次实验:“2009年6月21日,也就是夏至这天,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古天文研究中心主任、“陶寺史前天文台考古天文学研究”项目组首席专家孙小淳等天文学家来到陶寺古观象台,和何驽博士的同仁们一起用陶寺遗址出土的“圭、表”1∶1的复制品进行验证。11时30分,考古学家、天文学家已来到陶寺古观象台前,集聚在这里的还有中央、地方媒体的记者和襄汾县的部分干部群众。夏日的天空,烈日在云层中时隐时现,专家们将复制的圭、表仪器安装好,抓住时机,认真进行测量、研讨、求证。八尺之表的投影,照射在陶寺遗址时期的“圭”上,日影的边缘并不清晰,阴影越靠近边缘越淡。专家们利用仿制的“戚”使日光通过小孔再照射到圭面,阴影的边缘变得清晰起来。12时36分,也就是2009秊夏至的准确时间,现场的专家将目光聚集在一起,聚焦在圭表上,照相机、摄像机也聚焦在了这一刻。聚集的目光一起看到:“表”的投影落在了“圭”上那两个红色标记之间的位置,影长41公分,减去4000年来“黄赤交角”的变化误差就是40公分。40公分是“一尺六寸”,与《周髀算经》的“地中”恰好相同。”

这一现代人进行的实验正好证明古人的天象观测与史料记载是完全吻合的,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陶寺遗址就是上古时代的“陶,为天下之中”。陶寺遗址就是“陶”,“帝凹(尧)之都”——陶寺就是“尧寺”,而“尧寺”就是历史古籍中记载的“陶”地。

4. 陶寺遗址是“陶”的遗址

《竹书纪年》:“八十九年,作游宫于陶。九十年,帝游居于陶。一百年,帝陟于陶”

这说明帝凹(尧)曾经在公元前2268年也就是在今陶寺遗址——陶建立了游宫,就是后世所说的行宫。而不是在今山东定陶。公元前2269年,帝尧只用一年时间就完成了在陶建立游宫的工程,入住于陶的游宫。而唐尧帝从开始居住在“陶”的游宫里面起,才始称陶唐氏。公元前2259年帝凹(尧)死于陶。而今陶寺遗址不仅发掘出有了其古城遗址,而且也发现了M3015号墓爲帝凹(尧)墓。因而,陶寺遗址就是上古时代的“陶”的遗址是不容置疑的了。而这个时代与陶寺文化中期的年代完全符合。即,陶寺文化被考古学家们根据14C测定分爲三个时期:早期(公元前2,500~2,300年),中期(2,300~2,100年),晚期(2,100~2,000年)。

5. 唐为邦国,陶为帝都

陶,只是一个地名,也就是今陶寺古城遗址,刚开始是作爲唐尧帝的游宫,也就是在水灾发生时的临时的驻地,后来因爲水灾很久以后还在泛滥,也就最后由太原迁都于陶了。而从陶寺遗址的建城史看来,中期的初始时代为帝凹(尧)统治,而后则是由虞舜帝统治。因而就是作为帝凹(尧)的游宫开始,最终成为帝凹(尧)的迁都的新都,然后由虞舜帝作为帝都统治的。

6. 陶寺遗址因丹朱讨伐虞舜之战成为废墟

综上所述,陶寺遗址就是上古历史上的“陶”地的最准确的位置,也就是说:“陶寺遗址”爲“帝凹(尧)之都”或者叫做“帝凹(尧)游宫”——陶。也就是说上古历史上的唐尧帝即帝凹(尧)建立的唐邦,在爆发世界性大洪水时,不得不迁都于“陶”即今陶寺遗址爲都城或者为唐尧的游宫的。因此,帝凹(尧)之都陶寺遗址就是“陶”。舜也曾经在这里以最高统治者的身份执政过一段时间,后来由于在陶寺遗址——陶,爆发了帝凹(尧)之子“帝朱”——丹朱羽翼丰满之后由丹水起兵,讨伐虞舜帝复仇,开始了与帝舜争夺帝位的战争,结果唐尧之都——陶,被彻底的破坏而最终成为废墟。

我的几点看法:

1. 我完全同意魏文成先生有关陶寺遗址中发现尧帝陵墓,陶寺遗址为唐凹(尧)帝都,“帝凹(尧)之都”就是“陶”地的论证及结论。这是我所见“陶地说”中构思最有逻辑,论证最为严密,结论较少挑剔的考证文章。唯一缺憾是一家之言尚未达成史学界共识。

2. 我对魏先生“尧封于唐,先建游宫于陶,后改建都于陶,“唐”为邦国,“陶”为帝都,”之说存疑。

(1)否定了“尧初封于陶”历史主流说,似缺乏充分证据,尚难形成定论。

(2)陶唐氏这一称谓应兼具两重关系:一是居住地点的并列关系,二是居住时间的先后关系。尧先封陶,后封唐,故称“陶唐氏”,若按魏先生“唐为邦国,陶为帝都”,解决了并列关系,但从居住先后顺序看,尧似乎应该称“唐陶氏”才对。

3. 我的猜想:会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尧初封于陶:平遥或陶寺,到了事业有成的中晚年,出于对幼时陶地的留恋,重回陶地(陶寺)建都。平遥,多年前因晋中地区晋阳湖淤塞汾河泛滥南迁晋南,难以回迁。待考。

四.古陶国平遥说-- 明清时期《山西通志》、《汾州府志》、《平遥县志》史载;张中伟,王克强等主此说

<一> 平遥古陶地说

大明成化年间《山西通志·建置沿革》:“平遥县,古陶地,帝尧初封于陶,即此。”

明万历年间《汾州府志》卷二《地理类·沿革》载有“平遥县,古陶地,尧初封。”

光绪版《平遥县志》:“平遥古陶地,帝尧初封于陶,即此。”

清代重修平遥文庙碑记:“平遥为古陶地,尧佐帝挚封植受封于此。”

平遥县人民政府官网·平遥简介:平遥古城所在地,当属古陶地。虞舜时属并州。大禹治水后属冀州。”

“平遥是汇通古今厚积的遗产城市。帝尧初封于斯,帝舜曾在此制陶、耕稼。秦始皇命名“平陶”,后为避北魏太武帝名讳更名平遥。平遥古城是中国保存最完整的古城,全县共有不可移动文物1075处,国家级文保单位19处,古城、双林寺、镇国寺是精髓所在,极具保护价值的古民居3798处,是全国县级城市拥有国保单位较多的县市之一。”

古陶剑客老曹的博客《平陶(古陶)所封应早于尧帝》:“从古文献中可以看出,“尧十三岁辅佐挚、受封于陶”就此可以推断尧受封以前,已有陶地之称......在古文献中称之为“古陶地”的唯平遥是,平遥正处于太行山、吕梁山之中的古“晋阳湖”中心。又是三足(炎帝族、黄帝族、九黎族)鼎立之中央......”“有一种可能就是在尧之前九黎族占据平遥时期称之为‘古陶地’。”

<二>平遥古陶国说

光绪版《平遥县志·杂录志》中记载:“帝年十三,佐挚(帝喾子,后接帝喾为帝)封植于陶。年十五,改封唐。年十八,为天子,号陶唐氏,盖不忘其始封之国,陶先唐后也。”

曾任平遥县令的锡良光绪版《平遥县志·序》中写道:“陶则帝尧始封之都也”。

曾任平遥县令的康乃心康熙版《平遥县志·序》中记载道:“余自长治调权平遥,实古陶国也。”

陶姓的历史现状的研究(陶姓起源山西说)(5)

图五:平遥古城中央“市楼”“古陶胜景”牌匾 图源:网络

张中伟《帝尧与古陶地》:“新石器后期,约公元前两千五百年,在氏族部落进入到以男性为首领的“三皇五帝”时期,在现今以文水平陶村为中心的四五十公里范围内,包括现今文水、汾阳、平遥为主要区域,建立起一个名叫陶国的早期诸侯性国家,并且最起码到“尧初封于陶”时,已经发展为华夏国的北方重镇型城市。”

“挚即位天子,尧作为挚的重要辅佐帮手,分封的地方也应是天下最重要的地方之一,所以“帝年十三佐挚封植于陶”,说明陶国的城池,既陶国的都城,也可是仅次于天子都城的王级都城......说明早在明清之时,已经有不少研究型学者或官员,认为平陶城就是过去陶国的都城了。”

<三> 平遥陶(尧)城探源

提及平遥古城的历史,平遥人一般都会告诉你,始建于西周宣王时期(公元前827年~公元前782年), 扩建重筑于明洪武三年(1370)。其实,平遥建城史要比西周早得多。好在我们从浩瀚的历史典籍中,寻找到了一些蛛丝马迹。

1. 明王道一、清孙和相纂修《汾州府志》载“旧城最窄,东南二面俱低,周宣王时,尹吉甫北伐猃狁,【6】驻兵於东北,因隘不能容,展筑西北二面”。

2. 光绪《平遥县志·建置》:“旧城狭小,东西二面俱低,周宣王时,大将尹吉甫北伐猃狁,驻兵于此,筑西北二面。”

明清《汾州府志》《平遥县志》均明确记载了周宣王之前,平遥已有旧城。尹吉甫将军是在原有旧城的基础上进行了加固和扩建。

3. 王克强 《探源古尧城》: “周卿士【7】尹吉甫在北伐猃狁取得决定性胜利之后,在古陶地“增城筑台,教士讲武,以御戎寇”。这是明代平遥古城《重修周卿士尹吉甫庙记》碑文中的句子,既然是“重修”,那么始建年代一定很早。我注意到的是碑文中“增城筑台”这几个字,碑文里的表述是“增城”,而不是始筑城,可见此处原来有城,尹吉甫将军是在原有旧尧城的基础上扩建了规模,依据军事需要筑起高台,筑成一座有着强大防御功能的新型城堡要塞。据此我们可以作这样的推测,大约古陶地的尧城存在了许多年代,其间一定经过了多次修葺,直到周宣王时期,尧城规模尚存,只是尧城的名称未传承下来,以至于后人依据“陶”这个地名,将扩建后的新城传名为平陶。在以后漫长的历史演进中,古平陶城曾多次更名,其中曾更名为京陵,据《辞海》中解释,“京”是指人工筑起的高丘,“陵”是指大土山,在城东北五六里处的京陵城村如今仍沿用旧名,这就更进一步证实了当年帝尧曾在此处堆土石筑尧城的史实。  依据上述考证,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古陶地确是帝尧的封地,是尧的故乡。平遥古城最早的名称是尧城,最早的主人是放勋大帝,平遥古城已有4200多年的历史。”

4. 传说中的龟(尧)城【8】

相传四千年前,帝尧“初封于陶”,因治理有方,制陶业发达,声望卓著,遂被推为部落联盟的首领,平遥一带繁盛起来。后因汾河下游淤塞,洪水泛滥,晋中盆地夷为一片湖泽。

帝尧因避水灾,率族迁往平阳。

帝尧一直将治理晋阳湖的洪水当作一件大事念念不忘。他曾先后派鲧和他的儿子禹去治水,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大禹凿开灵石口后,晋阳湖积水被疏通到黄河里,从此数千年来汾河再没有发生过大的淤塞和洪灾,大禹治水取得成功。帝尧升天后,虞舜和他的两个妻子娥皇、女英为了抚慰尧的在天之灵,纪念尧的功绩,决定在尧当初的“封地”、她们的诞生地——平遥修筑一座城,这样既可以保障漂泊异地归来的父老乡亲们的居住和安全,又可向世人昭示:这里就是帝尧的发祥地——陶。究竟该在哪里修筑城池?一只金灿灿的大乌龟从波涛滚滚的汾河中爬上岸来,人们见了无不惊异。

当灵龟来到平遥城地面时,它就匍匐不动了。于是帝舜指着灵龟对大家说:“就在这里筑城吧。”帝舜将筑城池的任务交给大禹。大禹调集百姓,根据灵龟爬过的路线修建城池。古人建造城池时害怕“乌龟”爬走,将其左后腿使劲拉直,并用绳索拴在距城10公里的台上,也就是后人鲁班修过的麓台塔处。过了一年半载,一座平遥龟城在大禹的亲自指挥下拔地而起。帝舜还根据尧生前传播陶器制品的功绩而将此城定名为“古陶”或“平陶”,兼有“地广原平的古陶地”和“平涛”之义。并在北门外设计修筑了流传至今的“尧庙”,供世世代代的古陶人奉祀纪念。

陶姓的历史现状的研究(陶姓起源山西说)(6)

图六:平遥龟城 图源:网络

这个看似虚妄的传说,折射出古人对“乌龟”的极其崇拜之情。乌龟乃长生之灵物,在古人心目中自然如同神灵一样圣洁。他们希望借龟神之力,使平遥古城坚如磐石,金汤永固,安然无恙,永世长存。

<四> 曾经的古陶国辉煌

张中伟《帝尧与古陶地》一文对古陶国作为华夏早期文明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区作了较为详细的描述。

1、华夏早期文明重要政治中心区。

清乾隆二十三年市楼重修碑:“平遥为陶唐遗墟,地仅百里,而西通秦陇,北达燕京,洵乎腹地要区,邑称繁剧也。”何况陶城本身已经是一国之都,帝尧封王于此,更证明为全国重要的帝王之都。在当时的条件下,首都立在河南帝丘的喾或挚,要想控制和掌握北方广大地区,设立和加强象陶国这样的北方重镇,也是非常可能和必要的。“邑称繁剧”,形象地说明了当时这里经济繁荣,政务繁忙的真实情景。

2、华夏早期文明重要经济中心区

陶国,以“陶”字命名,说明早在四千年前的新石器时期,这里已经是以制陶业为重要产能的手工业生产区,更是被后来考古学家所划分的仰韶文化(公元前5000年至前3000年)中心区域。如当时陶器制造业一项能幅射贸易于附近数省,就足可以使陶地在全国范围内号称巨富......何况后面随着时代的进步,更有青铜器(平陶币,现在省博物馆内展览)、琉璃(丽彬文化园中有展品)、铁器(晋祠景区内有宋代铁人制品)等制造业跟进!所有这些证据,都很现实地证明了陶地的产品特征和习俗特点。

北魏始光元年(424),平陶为避拓跋焘讳,改为平遥,就是取了“陶”与“窑”古为谐音,而“窑”与“遥”又谐音,且与平相合,又有地广原平之意,故取名“平遥”。我现在要强调的是,在“陶”与“窑”这两个字中,都有一个表示上古时期肚大口小的盛酒陶瓷器“缶”,说明早在尧初封于陶地时,这一带不仅陶瓷器出名,而且汾酒也已很出名了。

陶姓的历史现状的研究(陶姓起源山西说)(7)

图七:平遥“帝尧庙”中墙上的“陶”字 图源:张中伟《帝尧与古陶地》

为推动当时农业与畜牧业的快速分工,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当然随着农业的发展,培育耕牛成为重要的农用项目,于是这一带牛肉成为与汾酒相匹配的精美食物,也就顺理成章了。于是以陶为中心的平遥、文水一带,便成为最佳牛肉的最早出产地。

由此看出,古陶地即文水、汾阳、平遥一带,从上古新石器后期就一直是华夏文明最重要的发达富裕区域。

3、华夏早期文明重要文化中心区

陶国既然在上古时期,已凭借手工制陶业、酿酒业、屠宰业成为雄居一方的经济政治中心,必然伴随的就是文化的繁荣。象前面所说在帝尧时期发明了最初历法的天文学家羲仲、羲叔,和仲、和叔外,后在春秋时期还来到陶地一位大名鼎鼎的文化人物,就是位列孔子十大贤哲弟子的卜子夏。子夏不仅精通教学,而且深谙历史变迁和治国之道,还曾接受过魏文侯治国之道的深度咨询,在历史上留下一大篇有关治国理政的对话记载。虽然我们不能说子夏来到古陶之地教学,纯粹是为了高薪收入,但如果没有较优厚的薪水待遇,以及富足名胜的吸引,也肯定是来不了像子夏这样贤哲人才的。这也正如平遥票号鼎盛时期,位居城内的超山书院,也就吸引来曾任过闽浙总督的徐继作畲当山长一样,都是以雄厚的经济财力和名胜之地作为后盾支持的。

<五>平遥《婴溪村遗址》,文水县《上贤遗址》均为新石器时代遗存。

(1)《婴溪村遗址》,据徐光冀主编《平遥县婴溪村连畛新石器时代遗址》文:“婴溪村陶器遗址面积约1万平方米,分上下两层,上层以红陶为主,下层主要以灰陶为主,可辨器形主要有钵、尊、盆、盘、壶、瓮、甑、釜灶......陶色以灰陶为主,红陶次之,还有少量红褐胎黑皮陶,多见于钵.....此外,还有堆纹、弦纹、戳点纹、指甲纹、划纹。陶器制法有轮制和模制,采集品多为轮制。炊器类有釜灶、甑。釜灶上有圆形泥饼装饰,束腰处有一鸡冠形耳。饮食器比较少。采集到的石器有手斧夕装饰品主要有陶环等。时代应为仰韶文化晚期义井类型;另外还有一些较早和较晚材料。连畛遗址的发现为山西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晚期研究提供了实物资料。”【9】婴溪村遗址发现了大量新石器时代的碎陶片堆积,表明上古时代平遥已有大陶场,产陶制陶业已经相当发达。

(2)《上贤遗址》“面积2万平方米。采集到的标本有石斧、石削、陶鬲、灰陶片、红陶片等,发现陶窑址两处。西部为山坡地带,有穴居房屋遗迹。据考证,早在公元6000年,上贤村就有人类在此栖息、繁衍、生存、发展。文水县文物部门测定上贤村遗址属龙山文化。1965年山西省将其列为省级重点文化保护单位。目前在上贤村出土了大量的陶器和青铜器,制作都非常精美。”【10】

以上两处遗址中不少出土陶器、石器、青铜器和陶窑遗址都可作为古陶国时期文物的佐证。

我谈几点看法。

1. 平遥自古称“古陶地”,当时属尧父帝喾的势力范围。至于是古陶城,古陶邑抑或古陶国有待进一步考证,但它是山西陶地铁板钉钉,毋容置疑。

2. “尧初封陶地平遥说”似源起于明清时期《山西通志》、《汾州府志》、《平遥县志》以及平遥城内寺庙楼宇修复碑文,更早的典籍记载有待进一步发现。平遥50多万居民,大多以“尧封古陶地(国)”自居,以此为荣、引以为傲确是不争的事实。

3. 西周周宣王之前的古陶城,规模虽然小,但作为平遥城的雏形的确早已存在。这与舜为纪念尧,而修筑尧(龟)城的传说还是相呼应的。说平遥是“古陶城”应无可争议。

4. 平遥称古陶地,尧初封时是古陶国的可能性很大。上古尧舜禹时期的“古国”是部落联盟体。与苏秉琦先生有关“古国”的定义相近,“古国指高于部落以上的、稳定的、独立的政治实体”,“即早期城邦式的原始国家”,“红山文化在距今五千年以前,率先跨入古国阶段”。【11】由夏商周时期曾经存在的800多方国【12】推断,(夏商周时期“方国”,一般是指与中央王朝或中央王国相对而言的各地方的国家。)那时的“国”差不多就是以姓氏或部落立国,具有小而且多的特点。比如尧国在山西蒲州(即今永济),古唐国在晋南(临汾翼城),古陶国在平遥应该符合情理。

5. 平遥《婴溪村遗址》发现大量新石器时代的碎陶片堆积,历史更久远的文水《上贤遗址》除了发现陶器,还有两处陶窑址,表明尧舜禹时代甚至更早之前平遥已有大陶场,产陶制陶业已经相当发达。当今,凭借现代科学的“文物年代”鉴定技术--放射性碳素断代和陶器热释光法断代,确定这些陶器的确切年代应该不难,尤其陶器热释光法不仅能断代,还能辨明陶器的地域归属与真假。期待这方面能有所发现,有所突破!

“平遥古陶国说”值得期待。

五.小结

笔者本文花了点时间、精力和篇幅介绍了“永济陶城说”、“长子陶乡说”、“陶寺尧都陶地说”和“平遥古陶国说”等四种山西陶地说,我的看法简单归纳如下。

1.“永济陶城说”是史学界主流观点。永济有陶河,尧山,尧城,尧国,妫汭之水,所以,主流观点把蒲阪(永济)认定为山西陶地。以此论定尧初封于陶之陶地在山西,不在山东,我认为理由充足。但认定永济就是尧初封于陶之陶地,笔者持保留意见:虞舜发祥地与尧初封陶地不应该是一个地方,因为封地应该是在自己部族的势力范围内。把十三岁的尧封于舜部族,有时空错乱之嫌。永济(蒲阪)作为舜都,毫无疑问是舜活动中心。尧之于舜,言公,禅位于舜;言私,尧把二女娥皇和女英嫁于舜。恩威浩荡,世难比肩。舜在其都城,以尧命名山河,修筑城邑,无论对尧、尧女,应属感恩报恩之举,理所当然!尧国,属商代方国,尧舜时期是否已存在,尚需进一步考证。

2. “长子陶乡说”可予排除。帝尧之所以被称为“陶唐氏”,初封于陶之陶地与后封于唐之唐地,应该基本对等。陶地往大了说,应该是古陶国,往小了说,至少也是陶邑、陶城,而且在当时应该是陶器生产和贸易之重镇。长子县陶乡似乎地域太小,分量太轻,不足以与唐匹配并称为“陶唐氏”。此外,尧出生地与初封地都在长子县狭小区域,稍觉证据不足。

3. “陶寺尧都陶地说”可信度高。魏文成先生有关陶寺遗址中发现尧帝陵墓,陶寺遗址为唐凹(尧)帝都,“帝凹(尧)之都”就是“陶地”的论证及结论,是我所见“陶地说”中构思最有逻辑,论证最为严密,较少挑剔的考证结论。唯一缺憾是一家之言尚未达成史学界共识。

4. “平遥古陶国说”值得期待。

(1)平遥自古称“古陶地”,属帝喾统治范围。至于是古陶城,古陶邑抑或古陶国有待进一步考证,但它是山西境内之陶地铁板钉钉,毋容置疑。

(2)“平遥古陶国说”源起于明清时期《山西通志》、《汾州府志》、《平遥县志》以及平遥城内寺庙楼宇修复碑文,更早的典籍方面的文字记载似有待进一步发现。平遥50多万居民,大多以“尧封古陶地(国)”自居,以此为荣、引以为傲确是不争的事实。

(3)西周周宣王之前的古陶城,规模虽然小,但作为平遥城的雏形的确早已存在。这与舜为纪念尧,而修筑尧(龟)城的传说还是相呼应的。说平遥是“古陶城”应无可争议。

(4)平遥称古陶地,尧初封时是古陶国的可能性很大。上古尧舜禹时期的“古国”是部落联盟体。那时的“国”差不多就是以姓氏或部落立国,具有小而且多的特点。比如尧国在山西蒲州(即今永济),古唐国在晋南(临汾翼城),古陶国为什么就不能在称古陶地的平遥?

(5)平遥《婴溪村遗址》发现大量新石器时代的碎陶片堆积,更早些的文水《上贤遗址》除了发现陶器,还有两处陶窑址,表明尧舜禹时代甚至之前平遥已有大陶场,产陶制陶业已经相当发达。当今,凭借现代科学的“文物年代”鉴定技术--放射性碳素断代和陶器热释光法断代,确定这些陶器的确切年代应该不难,尤其陶器热释光法不仅能断代,还能辨明陶器的地域归属与真假。期待这方面有所发现,有所突破!

综上所述,我的结论是:尧一生离不开陶。山西与尧有关的陶地有多处,尧初封于陶(今平遥),后封于唐(临汾翼城),建都于陶(今临汾陶寺),葬于陶(陶寺)。

以上所述乃我一孔之见,山西陶地探寻应该与时俱进,只要有更多、更丰富、更有价值、更能一锤定音的考古文物被发掘和发现出来,结论完全可以成为定论,当然也有可能被改写!我相信,通过地方政府、史学界专家学者、民间历史文化爱好者们的共同努力和不断发现,这一天一定会早日到来!

关联文章:

  1. 陶姓起源山西说(1)
  2. 陶姓起源山西说(2):以唐姓起源为旁证
  3. 陶姓起源山西说(3):“尧初封于陶”与“尧子居于陶丘”辨析
  4. 陶姓源流新说

注释:

【1】邑,此字初见于商代甲骨文,城市。上古时,诸侯国的国都也称作邑。

【2】【正义】,指唐张守节《史记正义》,与唐司马贞《史记索引》,刘宋裴骃的《史记集解》合称史记三家注。

【3】【集解】,指刘宋裴骃的《史记集解》。

【4】崔述《崔东壁遗书·唐虞考信录》。

【5】猃狁,读音xiǎn yǔn,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名。也写作“玁狁”。

【6】卿士是中国古官名。又作卿史、卿事。(1)指卿﹑大夫。后用以泛指官吏。(2)周王朝的执政者。总管王朝的政事。结合本文看,西周主管军事的指挥官或大将军。

【7】清乾隆二十三年市楼重修碑文。

【8】windyroc的博客《平遥龟城的传说》

【9】《中国考古学年鉴》 1994年。

【10】百度百科《上贤遗址》。

【11】百度百科“方国”词条。

【12】老实人阳的博客《战国末期以前出现的方国(897个)》。

相关阅读

1. 陶姓起源山西说(1)

2. 陶姓起源山西说(2):以唐姓起源为旁证

3. 陶姓起源山西说(3):“尧初封于陶”与“尧子居于陶丘”辨析

4. 陶姓源流新说

5. 海内外80余位姓氏宗亲会会长齐聚尧都

6. 寻根尧祖 圆梦中华——首届全球华人民间祭拜尧帝大典在帝尧故里山西尧都礼成

7. 五千年历史看山西

8. 中华饶氏宗亲祭尧活动:缅怀先祖 弘扬传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