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字号展新颜,老地点新体验。北京又有一批传统商场启动转型升级,而且都是在市民心中鼎鼎大名的老牌商场。据北京晚报报道,已有50多年历史的北京友谊商店定位为“城市典藏·商业生活艺术中心”,预计明年秋季开业;92岁的西单商场则以“都市新生活引力场”为核心定位,将打造一个有颜值、高质感、沉浸式的新生态商业空间;王府井喜悦购物中心明年春季将完成改造,为百年金街增添国潮范儿。

北京平民商场推荐(老商场组团上新)(1)

设计理念与时俱进,主题特色紧追潮流,购物场景丰富多元,几座老商场的上新计划令人期待。作为中国首家大型涉外零售企业,北京友谊商店曾以各类时髦“尖货”红极一时;西单商场的地位举足轻重,曾多年连续保持北京零售商企销售第一;王府井不仅是北京历史商业街区,更是北京市民乃至各地游客心目中的购物胜地。令人遗憾的是,近年来,随着零售业多元发展、消费需求更新迭代,不少老牌商场的光芒逐渐褪去,或是市场影响逐年减弱、偌大店内无人问津;或是结构老化问题突出、达到设计使用年限。记者近日探访发现,北京友谊商店从一层到四层均十分安静,且楼梯间地板泛黄,灯光也比较昏暗;西单商场存在大量品牌撤柜、店铺空置率较高的现象,即使在正常营业时段,商场客流依然较少。冷清感与陈旧感的双重叠加,向经营者发出鲜明的信号:转型升级不仅无可避免,而且迫在眉睫。

老牌商场转型升级,续的是商店自身的命运和传奇,也是市民深深的情怀和念想。说起友谊商店,许多市民内心都会涌起一种特殊的感情。在物资缺乏、品种单一的时代,这家集齐上海梅林罐头、天津起士林西点、苏州双面绣等等特色美食以及进口家电的商店,一度成了美好生活的代名词。西单商场也因货类齐全、特产丰富誉满京师,成为几代人的繁华记忆。很多老一辈人提及这些商场,哪怕是多年前买过的一匹布、一支笔,都刻着岁月的痕迹;如今已消失的小吃和杂耍,更令人缅怀不已。老牌商场重装上阵,找回往日风采盛名,再次刷新商业地标,也是以另一种方式贮存这些宝贵的城市记忆。

老商场上新,拓展的是商业空间,提升的也是城市形象;不仅能够唤起市民记忆,也为城市增添新的烟火气;不仅为北京实体零售业增添活力,也为北京打造国际消费城市添彩。这几年,北京老商场成功转型的案例已有不少。复兴门外大街的长安商场通过改造升级,引入了电影院、咖啡厅、茶饮店、亲子书店等多种业态,给老街坊们带来了新惊喜;引入首个老北京沉浸式体验空间和平菓局的王府井百货大楼,已经成为“网红打卡地”,许多消费者专程到此欣赏新潮文化地标与传统北京文化相遇的火花。

传统商场转型升级,离不开政策的扶持。自2019年起,北京启动传统商圈改造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按照“一区(圈)一策,分批推进”原则,重点推动22个商圈改造提升。近日,北京市商务局发布《传统商场和商圈(特色商业街)品质提升项目申报指南》,支持传统商场和商圈区域内的商业主体进行配套设施改造升级,单个改造提升项目可获得不超过5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一条条利好政策,指引和激励老字号商场拥抱新变化、融入新体验、注入新动能,在拥有悠久历史、文化底蕴的基础上,尽快跟上消费升级的步子,不断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

在求新求变的过程中,老商场除了传承好品牌优势外,还须以诚信为本,以质量为先。不丢掉老牌商场该有的口碑和信誉,才可能实现真正的华丽升级,再次赢得市民、游客的追捧和喜爱。

来源:北京晚报 | 记者 辛音

流程编辑:U022

版权声明:文本版权归京报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改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