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文献记载,中国的二十四节气名称定型于西汉,但商朝时期已出现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四个节气名称,周时期出现了八个节气名称。但文献记载的东西,并不一定百分百准确,想要确定商朝是否已有“夏”字,最直接的办法就是研究出土的商朝文字——甲骨文。

更为重要的是,夏字除了用于描述季节、姓氏等之外,还与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有关,因此甲骨文中是否有“夏”字关系重大。

那么,甲骨文中是否有“夏”字呢?其实,甲骨文中已经有春、秋、冬三个字,又怎么可能没有夏字!

甲骨文有关夏的记载(甲骨文中有无夏字)(1)

01:甲骨文中的春、秋、冬

有一种说法,商朝天文历法知识还很粗浅,对季节认知处于初级阶段,一年只分春和秋,到了西周之后才将一年细分四季,夏冬季节才出现。但这种说法值得商榷,原因很简单,甲骨文中已有冬字。

甲骨文中的“春”字(下图A),整天比较复杂,由三个“木”、一个“日”、中间夹个“屯”组成,三“木”一“日”表意,意为春阳抚照,万木滋荣,“屯”表音。这个字非常形象,如今已经确定为春,不存在争议。

甲骨文有关夏的记载(甲骨文中有无夏字)(2)

甲骨文中的“秋”字更为复杂,根据其字形,学者们认为“秋”像一只蟋蟀或蝗虫(下图1),图2的秋字下面还加了一把“火”。

之所以这么造字,与农耕文明息息相关。在中国北方,蟋蟀一般在八月成虫,九月份十分活跃,是秋天的代表性昆虫,且秋字读音与蟋蟀鸣叫非常相似,于是古人把蟋蟀鸣叫的季节叫做“秋”。图2的下面还加了一把“火”,可能是表示秋季收割后要烧荒以备播种。

秋字来源还有另一种说法,就是它像一只蝗虫,蝗虫也是秋季代表性的昆虫,且蝗虫有趋光性,每当蝗虫出现时,农民会燃起大火,让蝗虫自投火堆而死,因此古文“秋”从火(见图2)。因此,可能是商朝人逐渐了解灭杀蝗虫的办法,在图1基础上又加了一把火,于是出现图2字形。

周朝之后,“秋”字在甲骨文的基础上加上了一个“禾”字而成,更突出了秋季是禾谷成熟的季节,但昆虫慢慢变成了“龟”形。经过数百年演化,最终在春秋战国时期,演化为“禾 火”。如果不了解秋字演变,会让人以为古人以禾遇大火为秋。

甲骨文有关夏的记载(甲骨文中有无夏字)(3)

甲骨文中的“冬”字结构简洁,像丝绳两端的打结,以示终端之义,是“终”字的初文,而冬季是四季中最后一个季节,因此“冬”字就被引申为冬季。

同时,“冬”字也像居室屋檐垂挂冰凌之形,以为表示冬季。

另外,对于甲骨文中的“冬”字,学者夏渌在《释甲骨文春夏秋冬》一文中还提出一种解释,即表示人体下肢的足跟部位,本义是“踵”,由于人体从头开始、到足结束,因此被分别引申为“末了”、“尽头”的“终”,一年四季最后一季的“冬”。简而言之,本是一字,后来演化为“踵”、“终”、“冬”三个字。

甲骨文有关夏的记载(甲骨文中有无夏字)(4)

甲骨文卜辞中有“冬十月三”、“亦取冬月帜(标识)”、“王观曰:冬”、“曰若,在行垦五百四旬七日至丁亥,在冬月”等的记载,卜辞中的“冬”字只有解释为气候才符合语境,解释为“终”或“踵”显然不合理。更为重要的是,根据最后一句卜辞,甲骨文大师董作宾认为商朝人已经掌握岁率(每年)与二至(冬至夏至)的重要证据,547天正好是一年半,由此推算出商朝一年是365天,丁亥这一天是冬至的可能性较大,夏渌推算认为是冬至,董作宾推算是夏至。总之,根据甲骨文卜辞内容,可以确定商朝已有冬季概念。

之后经过数百年演化,金文形体中的“日”消失了,形体下面换作表示冰雪的部件“仌”,不见太阳而只见冰,就成了冰天雪地、滴水成冰的冬天了。

甲骨文有关夏的记载(甲骨文中有无夏字)(5)

02

按照正常逻辑,既然商朝一年是365天,甲骨文中也已有春秋冬,那么就必然有夏季,不然逻辑上说不通。

但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夏字不仅仅只是关系夏季,还与证明历史上的夏朝是否存在密切相关,因此辨认夏字至关重要。

甲骨文有关夏的记载(甲骨文中有无夏字)(6)

一,甲骨文中夏字的第一种说法

甲骨文中有一个字,上面部分是日,即太阳,下面是一个侧面的人形,突出头部和眼部,整个字就像太阳之下跪着的一个人,是由“日 頁”构成。頁在古代,就是头的意思。

夏天的时候,太阳高悬,人在太阳下活动,会感到非常的炎热,于是就要坐在一边休息,古人由此定义夏季。上述字形中突出眼部(日下部分,可参见下图),可能是夏天光照过于强烈。

西周金文中的“夏”字,头顶上的“日”字被删掉了,人的形状更加细致,主要由四肢头部五官构成,即“四肢 頁”。

甲骨文有关夏的记载(甲骨文中有无夏字)(7)

这个字是不是“夏”字,早期学者有不同的看法,但透过上图的夏字演化图,今天已经较为普遍的认可为夏字。

不过,甲骨文中的这个夏字,疑似都当着一个叫贞人的人名在使用,并不代表夏季或夏朝。

甲骨文有关夏的记载(甲骨文中有无夏字)(8)

二,甲骨文中夏字第二种说法

上图所示的甲骨文(图11之前),普遍认为是“牙(芽)”、“藤”、“屯”、“茂”等的初文,其中“屯”就像草木初生的卷曲包裹之形,有卷曲、包裏、聚集的意思。

通过春秋冬三个字的造字规律,往往是根据季节变更、生物变化来造字。因此,从春秋冬造字规律来看,夏天植物生长茂盛,古人极有可能以此造字。学者夏渌(下图)认为,上图(图11之前)所显示的文字,其实也包含“夏”的意思,或者说是第一种夏字之前的初文。

解读甲骨文最好的办法就是联系上下文,用来判断是否存在解读符合逻辑,将甲骨文中的上图文字变为“夏”字理解,还真有一番惊喜。

甲骨文有关夏的记载(甲骨文中有无夏字)(9)

许慎《说文解字》中解释了“黍”字,即“黍,禾属而粘者也,以大暑而种,故谓之黍”,甲骨文中的“黍”字像散开了穗的成熟的黍的形象。《齐民要术》记载,“黍者,暑也,种者必待暑”。可见,时令不饶人,想必商朝人不会搞错种黍的季节。根据种植黍的时令,或能解开甲骨文卜辞中夏字谜团。

1,卜辞中有一段黍的种植记载,“今茂王勿黍......今茂王黍于南?”“来茂不受黍”等,如果“茂”字代表春天,显然有悖于黍的种植时令,如果“茂”字代表夏天,甲骨文中种植黍的卜辞就说得通了。

2,卜辞中还有一段重要史料,“贞:王伐多牙”,卜辞中还有“二伐牙”、“二牙”、“五十牙”、“十牙”、“多牙”等。一般认为,这里的牙字被理解为屯字等,或者说是一个史无记载的部落。但如果这个牙字在此被用作夏的意思,那么这些卜辞可能就是记载夏朝奴隶数量的了。

3,卜辞中还有一些记载,如“禽来牙伐十二人”、“今牙”等,传统观点将之理解为“屯”,这里的屯字被理解为“春”字。但根据上图显示的文字演变,这个字在此或许更该被理解为夏天这个季节,即“来夏”、“今夏”的意思。

学者夏渌认为,被现代学者理解为“茂”、“牙”、“屯”的甲骨文卜辞,在某些语境中极可能是夏字,用作季节时,牙与屯应该是夏季,用作征伐对象时,应该是夏朝遗民。当然,这只是夏渌的一家之言,还未得到学界公认。

众所周知,粗略地看,夏字有三种功能,即代表姓名、夏季、夏朝(包括夏人)。或许,在商朝人看来,姓名的夏、王朝的夏与季节的夏等应该用多个字分别表达,由此给后人造成了巨大的困惑。

甲骨文有关夏的记载(甲骨文中有无夏字)(10)

03

这里有一个问题,夏朝之夏,与夏季之夏,一为王朝,一为季节,两者为何同用一个字?其实,这两个意思共用一个字,或许与夏之本义有关。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记载,“夏,中国之人也。”这里的中国不是如今的中国,而是指中央之土。但从如今的夏字中,根本看不到中央之土的影子。

唐朝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记载:“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将夏理解为礼仪,但在古今夏字中也很难看到礼仪的影子。

不过,《书经》有一段记载,或许揭开了夏朝与夏天为何共用一个字:“冕服采装曰华,大国曰夏”。这段话的意思就是穿的衣服、戴的帽子很漂亮很美丽叫做华,国家很大很发达就叫做夏。

可见,夏还代表大的意思,这么理解逻辑上就说得通了。春天万物萌发,到了夏季它们就长得很大很繁茂了,由此“夏”就可引申出“大”的意思,相反由“大”也可以引申出“夏”的意思。

商朝眼里,夏国是一个大邦,与夏天枝繁叶茂植物高大相似,两者存在“大”的共通性。因此可以推测,或先有夏国(大邦)再有夏天的概念,或先有夏天再有夏国的概念,两者犹如鸡蛋谁先谁后,很难说得清。

值得一提的是,《书经》对夏的理解可能才是本意,原因很简单,夏国(夏朝)是大邦,可以威服周围诸多部落或方国,于是夏国统辖之地成为中央之土,夏国的礼仪制度也被认为最威严、最先进,但在本质上,夏朝即大国之意。换言之,夏国本身名字可能不叫“夏”,只是上古先民愚昧,恭敬地称呼某个大邦为夏国,所以这就以讹传讹,也给如今寻找夏朝带来很多困惑。

甲骨文有关夏的记载(甲骨文中有无夏字)(11)

综上,通过对甲骨文卜辞的理解,基本可以确定商朝已有夏季概念,艺术源于生活,文字根据现实需要而应运而生,因此商朝理应有“夏”字。但到底是不是上述文字,如今还不能百分百的肯定。

不过,即便卜辞中没有找到“夏”字,也不能得出“商朝无夏季”或“夏朝不存在”的结论,原因很简单,挖掘出来的甲骨文,只是商朝祭祀卜辞的一部分,正常的行政文件与典籍或还未挖掘出来或已经消失,且这些卜辞的大部分如今还未能解读。

参考资料:《甲文编》、《释甲骨文春夏秋冬》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