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影视技术的大革新正在爆发前夜,而故事的主角第一次是一家中国公司。2021年10月,大疆推出了电影机Ronin 4D(大疆如影4D),集成了电影级影像系统、四轴云台系统、LiDAR 激光跟焦系统和无线图传控制系统于一体的电影级拍摄方案,一经发布即受到专业影视团队、视频工作室和个人创作者等专业人士的追捧。

一句话总结商业电影(电影界的新光来了)(1)

过去,人们主要使用斯坦尼康来拍摄跑步、上下楼梯、狭窄空间运镜、车拍等复杂场景。它由美国人Garrett Brown发明,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流行,并在上世纪的90年代左右进入中国。数十年的使用中,基于它已经延伸发展出一套生态。它能很好的解决动态拍摄时的抖动问题,但作为交换,是拍摄者身上沉重的负载,持续负重的不适,数年的学习门槛和极高的操作门槛,以及一个成本可观的庞大配套团队。

现在,Ronin 4D使一切都被改变了。

一句话总结商业电影(电影界的新光来了)(2)

奥斯卡获奖摄影指导埃里克·梅塞施密特(Erik Messerschmidt)的项目中,使用它拍摄了很多最具挑战的城市夜景。他给了Ronin 4D很高的评价,从暗光表现到暗部细节和色彩,再到Ronin 4D的集成式图传系统,都让他惊讶。拍摄了《夺冠》、《峰爆》等作品的中国摄影指导赵晓时则在新项目中直接用它替代了之前用斯坦尼康来拍摄的斜坡场景。斯坦尼康的重量及操作难度总是让影视人提到就会皱起眉头,显然Ronin 4D解放了很多人。

首个四轴解决方案

大疆Ronin 4D在传统三轴云台的基础上,首次加入第四轴,带来了理念超前的移动拍摄解决方案,创新性地将电影摄影机与专业云台系统整合于一体。四轴增稳构型与机身多个传感器、全新增稳算法紧密配合,能有效消除竖直方向的抖动。在跑步、上下楼梯、近距离平移、狭窄空间运镜、车拍等复杂场景下,Ronin 4D 都能拍出稳定流畅的画面。

以上下楼梯为例,传统拍摄只能通过斯坦尼康或者铺设斜坡来解决画面抖动,Ronin 4D 在运镜时即使有竖直方向的晃动也能通过第四轴来及时抵消,无需练习专业步伐也能带来完美的增稳效果。相比于斯坦尼康的被动增稳方案,Ronin 4D 的主动增稳技术能更快的响应镜头运动,抵消来自不同方向的抖动,实现媲美轨道的增稳效果。

首创创新可视化跟焦系统

Ronin 4D 创新性的搭载了可视化辅助跟焦系统,可通过 LiDAR 测距器投射出 43,200 个测距点,探测距离可达 10 米,LiDAR 示波器能更直观地展示环境深度信息,最大限度还原场景中各个主体的距离信息,通过俯视图来展现前方环境,且在旁展示对应的距离标尺,跟焦员通过它可以简单直接地拨动跟焦轮,快速定位并准确追踪焦点。相比相位跟焦技术,激光跟焦系统既不损害画质,又能更快对焦,且无需依靠物体纹理,在弱光环境下也能准确定位被摄对象。即使拍摄主体出现严重的运动模糊,Ronin 4D 也能迅速合焦,为用户带来直观高效的跟焦体验。

一句话总结商业电影(电影界的新光来了)(3)

配合跟焦电机使用时,即使手动镜头也能轻松实现自动跟焦。开启智能跟随 Pro 功能后,还可实现对拍摄主体的连续跟焦。把拍摄所需的各类模块集于一体的 Ronin 4D,带来了智能跟随 Pro、自动跟焦等辅助功能,摄影师一个人端着它也能完成大部分拍摄任务,因此能够更专注于自己的创意表达,实现理想的拍摄效果。

一句话总结商业电影(电影界的新光来了)(4)

“我们不再是做工具而已,而是开始参与改变影像这件事本身。”

Ronin 4D的存在对于存在许久的传统设备来说,就像汽车之于马车。大疆没有选择做一辆更好的马车,而是要让“摄影”这件事成为它应有的样子,用新的技术来创造出更好的工具。

业内大牛纷纷点赞

DJI Ronin 4D在研发、设计、测试过程中与多位资深摄影指导进行合作,这些摄影指导包括:曾获得奥斯卡最佳摄影奖的克劳迪奥·米兰达、鲍德熹、埃里克·梅塞施密特;金鸡奖最佳摄影奖得主赵晓时;来自美国电影摄影师协会的瑞秋·莫里森、罗德尼·查特斯、萨尔瓦托雷·托蒂诺;以及来自日本映画撮影監督協会的石坂拓郎。根据大疆透露,未来他们还将继续与大疆合作继续使用Ronin 4D 拍摄。

一句话总结商业电影(电影界的新光来了)(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