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尔温·约翰内斯·尤根·隆美尔(德语:Erwin Johannes Eugen Rommel,1891年11月15日-1944年10月14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一位著名的德国陆军元帅,通称“沙漠之狐”( Wüstenfuchs(帮助·信息)),也是德国极少数非贵族出身、未进过参谋学校而晋升至元帅的军人。英国战时首相温斯顿·丘吉尔对隆美尔评价:“我们面对的是一位大胆而熟练的对手,一位伟大的将军”。
隆美尔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为一名战功卓越的低阶军官,曾因在意大利战区的英勇表现获得蓝色马克斯勋章。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入侵法国的行动中,隆美尔担任了第7装甲师师长,以迅速的机动攻势俘虏大批敌军与物资,使该师获得“幽灵师”的称呼。法国战役后,隆美尔前往北非战场,以少数的德国师与意大利军队向英军发动攻击,收回意大利在先前失去的殖民地,之后又击退了持有装备、人员和制空权优势的英军反攻——战斧作战,并在加查拉战役中以寡击众,敌军物资与人员损失过半。隆美尔因为此役的成功而被晋升为元帅,也因为其先前多次的活跃表现而产生了“隆美尔神话”。
但到了1942年7月阿拉曼战役后,隆美尔部队的补给状况每况愈下,再度面对拥有物资增援的英美两军已难以对抗,隆美尔因此最终撤离北非,回到德国占领的西线负责抵挡盟军入侵欧陆的防务。战争后期,隆美尔被卷入了推翻希特勒的行动中。由于他广泛的知名度,希特勒让其选择可享有“荣誉的私下自杀”,并可保护家人;也可以选择受军法审判、全家送至集中营。隆美尔选择前者,服毒身亡。德国官方伪称隆美尔因作战负伤而死,或者是死于心脏病,并为其举办国葬。
隆美尔的军事能力受到多位军事学家的推崇及批评,包括其亲临前线所发展出的灵活机动战术、对军中同僚过于严苛和难以相处、行事莽撞、未重视后勤与战略观狭隘等都有许多争议,甚至有人认为因为英军不愿承认敌军士兵的素质,所以才将隆美尔吹捧为军事天才。除了军事能力外,隆美尔也以人道精神对待敌军士兵、并拒绝了杀害犹太裔和英国突击队战俘的命令。
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德语:Heinz Wilhelm Guderian,1888年6月17日-1954年5月14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一位著名的德国陆军将领,最高军衔为上将。
古德里安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提倡坦克与机械化部队使用于现代化战争的重要推动者,在他组织与推动理论下,德国建立了一支当时作战最具效率的装甲部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以新型战争型态:“闪击战”并屡屡击败敌军,古德里安也是联合兵种作战和前线指挥等战争型态发展的推动者。
古德里安现今成为了德国发展装甲兵力的代表人物,被历史学家称作“闪击战之父”和“世界装甲车之父” ,同时也因为其急躁和直爽的个性而被部下取了个“急速海因茨”(Schneller Heinz)的绰号。与曼施坦因、隆美尔被后人并称为二战期间纳粹德国的三大名将,也被称为德意志第三帝国的“帝国之鹰”。
一战期间,他担任骑兵和步兵部队的初级军官与参谋军官。战后他在边防军部队短期任职后,便开始建立、组织、指挥装甲兵部队,先后任命为德军的战术教官、摩托化运输营长、装甲兵司令部参谋长、第2装甲师师长、第16军军长、第19装甲军军长、古德里安装甲兵部队司令、第2装甲集群司令、装甲兵总监、陆军总参谋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任装甲集群司令、坦克兵总监、陆军总参谋长等职,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军事理论家、统帅,装甲战的倡导者,也是德国装甲兵创建者。
埃里希·冯·曼施坦因(德语:Erich von Manstein,1887年11月24日-1973年6月10日),是一名职业军人、杰出的军事家、战略家。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成为纳粹德国国防军中最负盛名的指挥官之一,与隆美尔和古德里安,并称为二战期间纳粹德国三大名将。
冯·曼施坦因的构想最终成为制订征服法国的“镰刀收割”(Sichelschnitt)计划的依据。在东线,他先后指挥了位于克里米亚和包围列宁格勒的军队,并随后担任南方集团军的司令官。面对于人数和装备都占据优势的苏联,他成功地阻止了苏联红军自斯大林格勒胜利之后的攻势,并成功地发动反击,夺取了哈尔科夫。最终因为和希特勒在战略上的分歧导致了他在1944年被解职。
战后,曼施坦因被英国军事法庭于1949年以战争罪判处18年监禁,但是4年后他就因为医疗原因被释放了,随后他成为了西德政府的高级顾问,协助建立新的德国联邦国防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