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评书四大家来,笔者有一种感觉,好像田连元始终排在后面的样子,一说起大师范,袁阔成当仁不让。一说起名气大,单田芳跟着井水走。似乎田连元的名气和艺术修为要弱一点似的。


田连元评书大全讲解(厚积薄发评书大家田连元)(1)

笔者当然也承认袁阔成和单田芳的艺术成就和地位,不服不行。但从内心出发,评书四大家笔者最爱听的还是田连元,而且田连元总给人一种感觉,那就是他好像从来没老过,始终是一副年轻人的样子,这可能也是他的艺术特点决定的吧。


田连元评书大全讲解(厚积薄发评书大家田连元)(2)

一、 平常又不平凡的曲艺世家

田连元1941年生于长春,他的祖籍是河北盐山,祖父田锡贵是沧州木板艺人,父亲田庆瑞是从东北大鼓改说西河大鼓的艺人。

田连元本名田长庚,他还有一个妹妹田素珍和一个弟弟田长连,本来父母亲也是不想让三个子女从事曲艺行业的,兄妹三人和其他孩子一样都安心上学。无奈田庆瑞后来生病,身为大哥的田长庚小学没毕业就辍学学艺。他的妹妹后来也从事了曲艺行业,进入本钢文工团。弟弟则一直扎根学业,后来由于表现突出而从政。


田连元评书大全讲解(厚积薄发评书大家田连元)(3)

田长庚九岁时拜相声演员王佩元的父亲王起胜为师得艺名田连元。王起胜是天津知名评书艺人,田连元的“连”字也就是西河大鼓清家门的字辈,和他同辈的还有马连登,赵连甲和金连瑞(金文声)等人。单田芳属于西河大鼓梅家门的,字辈不同但辈分和田连元一样。坊间传闻马岐曾和田连元盘道,问他是哪个“连”,田连元一笑,和你父亲是一个连。

田连元有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在他的坚持下,几个子女都没有学习评书而是扎根学业从事普通工作,两个孙女和一个外孙女同样如此,不过一家子都富有文艺细胞,多从事和艺术相关的行业。

论起曲艺世家来,田连元没有袁阔成那么家世显赫,说起家族的历史,田连元也没有单田芳家族那么跌宕起伏。田家就像一个平常的曲艺世家,但在平常中透着一股不平凡。


田连元评书大全讲解(厚积薄发评书大家田连元)(4)

二、 厚积薄发的曲艺之路

在全国大部分观众眼里,田连元的成名似乎比袁阔成、单田芳和刘兰芳都要晚一些,当然他也确实年轻一些,直到1985年他凭借电视评书《杨家将》一举成名走红全国。

事实上田连元的从艺之路和袁阔成单田芳差不多,他们都经历了动荡的时代,也经历了旧书—新书—旧书这样的过程,田连元在这个过程中积累了相当多的艺术沉淀,这才有了他后来的一鸣惊人。


田连元评书大全讲解(厚积薄发评书大家田连元)(5)

田连元十几岁时曾在天津跟随武术前辈岳家麟学习武术套路,还练了刀法、剑术甚至还有护手钩,这些东西虽然没有坚持下来,但在几十年后却在电视评书上起到了关键作用。我们看到田连元的电视评书很大的一个特色就是武术动作精彩而到位,这和他早年的武术积累是分不开的。

在下乡时,田连元曾经唱过两年多京剧,《沙家浜》中他唱刁德一,《杜鹃山》中他演温其久,这让他掌握了一些戏剧和京剧的表演技巧和理论。


田连元评书大全讲解(厚积薄发评书大家田连元)(6)


田连元评书大全讲解(厚积薄发评书大家田连元)(7)

由于工作的关系,田连元甚至还说过相声,当过主持人,他是本溪曲艺团业务副团长,因此需要涉猎很多曲艺项目,比如他比较擅长的短篇评书就很有个人特色。

还有一点更重要,田连元学历不高,这是事实,比如他曾被诟病的念白字如“面面相观”“校玉”什么的广为流传。但不能否认的是田连元爱看书,他几乎是自学成才,对于古今中外各种书籍都爱不释手。他说《水浒传》捎带着科普老虎的发情期是怎么回事,他说短篇评书或者留扣子经常会模仿欧亨利和莫泊桑的结尾等。

正是由于这些厚积的过程,田连元终会迎来薄发的时刻。


田连元评书大全讲解(厚积薄发评书大家田连元)(8)

三、 电视评书和实景评书

1985年田连元在辽宁电视台录制了长篇评书《杨家将》,当时大部分人都没有信心,甚至连辽宁电视台的摄像师们都不爱给他录,因为实在是太没有技术含量了,一个人站在那里嘚吧嘚半天,摄像镜头都不需要动,什么推拉摇移都用不上,白瞎摄像大哥一身本领了。

事实上田连元自己心里也没谱,毕竟没人尝试过这种形式,他忐忑不安的告诉辽宁电视台,要是有人写信来骂一定要告诉我是怎么骂的。

没想到播了快一个月,没有人来信骂,也没有人来信表扬,唯一的变化是摄像师们再也不抵触给田连元录像,因为摄像师自己都听进去了。用摄像大哥的话讲,一开始觉得枯燥,但听了十分钟就听进去了,录了一回就惦记着什么时候接着录下回,因为有扣子在那,摄像大哥也着急听下回啊。

有一天临时有球赛任务,电视评书《杨家将》停播一天,结果当天就有很多电话打到电视台质问,你们什么意思,播了一半不播了,这还没讲完呢,带着悬念呢你就不播了啊。辽台和田连元这才知道,成了!

长篇评书《杨家将》一炮打响,开启了评书行业的新纪元,田连元功不可没。


田连元评书大全讲解(厚积薄发评书大家田连元)(9)

由此开始,田连元走红全国,他参加了春晚,甚至在1990年春晚上当了红队队长,成为串场主持人之一。

田连元再接再厉,《瓦岗寨》《包公传》等长篇评书陆续上了电视。他个人被邀请到北方曲校讲学,还担任了中央电视台《曲苑杂坛》撰稿人。

有很多观众可能没赶上《杨家将》爆红的时代,但九十年代田连元的另一部电视评书代表作《水浒传》也是家喻户晓。


田连元评书大全讲解(厚积薄发评书大家田连元)(10)

笔者记得当年在《电视书场》上天天追田连元的《水浒传》,对他的人物刻画和场景刻画能力记忆犹新,尤其是“三碗不过岗”和武松喝酒巧遇孔明孔亮等桥段,把电视机前的笔者说得口水直流,这种刻画人物和细节的功夫简直是炉火纯青。


田连元评书大全讲解(厚积薄发评书大家田连元)(11)

评书行业有话,会说的说人物,不会说的说故事。田连元就是一位特别会说人物的,尤其是他说寇准,那表情、动作和口音简直犹如寇老西儿上身,于是有人说田连元就是寇准再世。


田连元评书大全讲解(厚积薄发评书大家田连元)(12)

正是因为田连元对人物刻画的独到功夫,央视拍摄《水浒传》时特别邀请了他担任顾问,这也是对他艺术成就的一种认可。


田连元评书大全讲解(厚积薄发评书大家田连元)(13)

难能可贵的是,田连元到了功成名就的古稀之年还在创新,他在七十岁之后开始录制新的评书—电视实景评书。这种走到事发地现场说评书的形式确实让人耳目一新,虽然目前来看肯定是达不到当年电视评书的那种火爆,但对于这个岁数这个身份的田连元来说,已经是在足够让人敬佩的了。


田连元评书大全讲解(厚积薄发评书大家田连元)(14)


田连元评书大全讲解(厚积薄发评书大家田连元)(15)

四、 车祸归来依旧年轻

田连元曾概括自己的身世,二十多岁丧父,四十多岁丧母,七十多岁丧子,人世间的痛苦和悲剧大抵如此。

不得不提的一件事就是2014年田连元父子在沈阳青年大街发生的那起车祸,当车祸发生时,笔者就在事发地不远的加油站,当时只知道是撞了车伤了人。没想到回家一刷新闻才知道,去世的是田连元的小儿子,重伤的是田连元。这时候笔者也才意识到原来田连元成名这么多年却一直没离开本溪。


田连元评书大全讲解(厚积薄发评书大家田连元)(16)

车祸的具体过程笔者不再赘述,肇事者是中铁九局的项目经理,醉酒驾车造成事故。事后田连元提出408万的元的民事赔偿还一度引起争议。

对此田连元态度明确而且理智,408万对于普通人来说感觉是多了点,但一切由法院判决,而且你就是给我四个亿也换不回我儿子的一条命。此外,对于肇事司机获刑三年,田连元表示判决是轻了。笔者认为田连元的表态没毛病。


田连元评书大全讲解(厚积薄发评书大家田连元)(17)

事后笔者曾想过一件事,如果田连元成名后也像其他名人一样定居北京而不是经常北京本溪两头跑,如果他儿子像其他星二代一样稍微奢侈一些开一辆安全系数高点的豪华车,是不是这个悲剧就可以避免。

当然,可能大多数人都和笔者一样,认为田连元经历丧子之痛和重伤,会不会就此隐退颐养天年。


田连元评书大全讲解(厚积薄发评书大家田连元)(18)

半年后,田连元复出了,复出之后的他演出时依然神采奕奕,依然能够大幅度展示那些武打动作,甚至还上了辽台春晚,最近还收了徒弟,其中一个徒弟则是苗阜的搭档王声。


田连元评书大全讲解(厚积薄发评书大家田连元)(19)

就像笔者前文所说,怎么就感觉田连元没老过一样呢,经历了这么多波折,归来之后他依然是个年轻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