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于某种情节,网上对明清的看法往往呈现出两极分化的局面。有很多人认为,是清朝取代明朝,导致中国在近代落后,又最终导致鸦片战争及接下来一连串的“深重”问题。

但事实上,这种对清朝的评论显然是有失公允的。要比较明和清这两个传统的老大帝国,就必须以传统帝国的标准来比较。

中式传统老大帝国的比较标准是什么?很简单,就以下几个纬度:

1、国土面积。

2、人口数量。

3、军队实力。

4、维持时间。

5、社会稳定度。

国土面积,明朝主要是汉地十三省,对东北的控制薄弱,对蒙古的控制几乎为0,对西域和xz的控制也许就比宋强一点。

清朝:牢牢的控制着内外蒙古、东北、xj和xz,面积超过1000万平方公里。

结论:清朝碾压。

明朝为什么只能坚持276年(为什么说按传统标准来看)(1)

明朝为什么只能坚持276年(为什么说按传统标准来看)(2)

人口上,明朝最多时一亿多人口,清朝是四万万人,当然其中有美洲农作物传入的原因,但仍是碾压局面。

结论:清朝碾压。

军队实力:清朝在立国后100年内仍有实力轻松平定声势浩大的三藩叛乱,越过海峡收复台湾,平复准噶尔叛乱,还在和罗刹的交锋中不落下风。而明朝呢?明英宗直接被也先在战场上活捉,中后期面对往往数十人数百人一股的倭寇都无计可施,被杀伤数十万民众、士兵和官员。

结论:清朝大优。

4、维持时间上明朝276年,清朝同样也是276年。但值得注意的是,清朝并非被“传统”的农民起义所推翻,而是遭遇了“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两者时间相同,但含金量不同。

结论:打平或清朝略优。

5、社会稳定度上,在没有西方和近现代的坚船利炮大规模介入之前,清朝社会相当稳定,几乎没有能威胁到统治的大规模农民起义。相反,明朝则是被此起彼伏的农民起义所推翻的。西方进入之后,结合产生了洪秀全及其农民起义。但清朝能平定该起义,也足以说明很多问题。最后,清朝其实也不是因为传统的社会稳定问题而终结的,其终结的原因仍是“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关于此,下文还会谈到)。

结论:清朝略优。

综合,清朝大优。

可见,仅从传统的标准来看,清朝在各方面都要比明强得多。可以毫无疑义的说,作为一个传统老大帝国,清朝要比明朝成功得多。

至于很多人所谓的是清朝的一系列政策导致的落后也纯粹是无稽之谈。本号在之前的文章为什么说明朝的灭亡和清朝的统一,是非常离谱荒唐的?中已明确指出:明朝和当时的“中原”对落后的原始渔猎部落后金都无法形成足够的技术优势,以至于1亿人被30万的小部落剃头。在这一无可辩驳的事实面前,任何鼓吹所谓明朝科技强大、先进的人都应该无地自容。有人也许会提出所谓郑和下西洋的反例,但郑和下西洋唯一的优势也就是规模大,其行驶的路线全都是早就被波斯、印度、阿拉伯商人开发的非常成熟的印度洋-南太平洋贸易路线,船只也主要沿着海岸行走,相比稍晚的西方大航海运动在技术含量上完全不能相提并论。

明朝为什么只能坚持276年(为什么说按传统标准来看)(3)

郑和下西洋的路线全是早就被胡商们跑烂的商业航线

要知道,大航海可是横跨数千公里(甚至上万公里)的未知大洋(大西洋和太平洋),其难度比沿着海岸线走开发了上千年的成熟航线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此外,郑和下西洋既不是为了做生意,也不是为了探索地理,而是为了营造一种万国来朝的朝贡体系。朝贡体系没有任何近现代国际贸易的特征,只是为了满足朱棣(及其他皇帝)的虚荣,以大量的犒赏为回报,换取周边小国以不值钱的土特产进贡的面子工程。明朝此后也深感朝贡贸易入不敷出,多次无奈叫停小国遣使入朝。至于网上流传的所谓3万吨旗舰云云,那更是不值一驳的痴言呓语。

此外,明朝也从来没有任何科学传统,所有的仅仅是工匠世代相传的技术传统而已。而即便只是这点技术,也经常面临失传的危险。比如,元代从中亚流入的回回炮技术就在之后的1-2个世纪内销声匿迹,不再有中原的工匠能重操这门在中西亚已显得颇为落后的技术。

明朝为什么只能坚持276年(为什么说按传统标准来看)(4)

再者,被很多人归咎为落后原因之一的海禁,明朝也是始作俑者。正因为海禁太严,才导致生计被断的海商被迫成为倭寇,也导致了明朝中后期席卷整个东南地区的倭寇问题,甚至出现了50个倭寇一路杀进南京城的“壮举”,这一事件也无疑体现出明朝自上而下,由表及里的无能和孱弱。

再再者,清朝的文字狱,以及对个人精神的抹杀。这一点同样无法归咎于清朝。作为准原始部落的后金,其本身还有不少的氏族民主制残余,清初还有所谓的铁帽子王,晚期有所谓的议政王大臣。一般而言,原始部落的集权程度和社会的组织度、以及对社会团体的打压能力都相对较差。后金-清朝所使用的文字狱和严酷的精神桎梏,并非后金和满清的原创,而正是对汉人王朝2000年传统的接纳、学习和照搬的结果。所有入主中原的少民政权,无一不变的更为专制、集权和高高在上。这样的例子在历史上数不胜数,比如北宋和辽的外交中,宋使去到辽廷,辽帝往往会不拘礼节的和宋使称兄道弟,直接在欢迎宴会上随意的和属下或宋使喝酒吹牛。在粗爽的草原汉子的心中,并没有严格的尊卑和秩序观念。往往过了数代,在中原文臣的“辅佐”下,草原或渔猎领秀们才会慢慢体会到所有人匍匐在地、下跪磕头、山呼万岁带来的巨大心理满足。也就是说,清朝即便有着很坏的专制制度,那也绝不能算是其原创发明,而是其在吸收了汉文明之后的必然路径而已。

明朝为什么只能坚持276年(为什么说按传统标准来看)(5)

最后,再谈一下所谓的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帝王在国破之后殉国的案例古今中外数不胜数,怎么到了明朝这里就变得“神圣”起来了?远的不说,南宋的末帝就是在“忠臣”的“监督下”投海“殉国”的。一个多世纪前,拜占庭的君士坦丁十一世为了守卫君堡战死沙场。更何况,崇祯的结局也是其自身能力太差,一再犯错的直接结果,换个中等或中上能力的帝王,就会有比较大的改观。崇祯以自己的低劣能力,一手葬送了庞大的帝国,只到城破那天才拿根绳子吊死,实属心理素质相当不错了(如果是一个项目经理,做啥错啥,什么都完不成,早被开除了,还能等到完全失败的那一天?)。就算崇祯精神可嘉,但明朝也和北宋一样玩出了“天子北狩”的把戏,正值明朝盛期的明英宗率领数十万大军(含各种民夫等)亲征,竟然在战场上被活捉,也堪称百年难遇的“奇观”了。

明朝为什么只能坚持276年(为什么说按传统标准来看)(6)

此外,明朝最后的局面和清朝并不能相提并论,明朝面对的无非是两千年来不断循环的农民起义和外部落后的部落入侵,其武器、科技、制度甚至还比不上明朝自身。但清朝末年遇到的是什么呢?是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两者本就不能放在一起比较。如果一定要打个比方,就相当于现在火星人带着远高于地球的科技打上门来,要求地球开放球关并签订贸易条约。谁也不能因此就断言说,如今的地球是五千年人类文明史上最屈辱、最差劲的一代。

明朝为什么只能坚持276年(为什么说按传统标准来看)(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