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往的节目里,咱们分享过很多唐诗宋词,其中有两期比较特殊,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说的是历史上那些“孤篇诗人”。

有一期讲的是唐代诗人张若虚,他的一生,虽然只留下过两首诗,但其中那首《春江花月夜》却被誉为是“孤篇盖全唐”。

史上最懒诗人的诗(最懒诗人一生只写半首诗)(1)

诗人

还有写下“侯门一入深如海, 从此萧郎是路人”的崔郊,同样是非常有名的孤篇诗人。除开唐朝以外,宋代当然也有这样的孤篇诗人,比如写出过“吹面不寒杨柳风”的志南和尚,还有写出“踏破铁鞋无觅处”的西城真人。

那么今天准备和大家聊的,也是北宋时期的一位诗人,他的名字叫苏麟。苏麟同样是个“孤篇诗人”,而且他比刚才咱们说的那些孤篇诗人都要厉害,为什么呢?

历史上其他所有能被称为孤篇诗人的人,都至少留下过一首完整的诗作,而苏麟,却只留下了半首诗,仅仅只有两句。而这仅有两句,却成为了世代流传、人人会背的千古名句。

史上最懒诗人的诗(最懒诗人一生只写半首诗)(2)

诗人

当然,这半首诗你也肯定会背,这两句诗就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也有的读成“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这两个版本都是正确的,怎么读都可以。

苏麟的这两句诗不仅老幼皆知,而且“近水楼台”这个成语也是出自其中,它的意思就是说,靠近水边的楼台因为没有树木的遮挡,所以能优先欣赏到完美的月色,而朝着太阳生长的花草树木会更早地发芽生长。

它的寓意就是,当一个人身处良好的资源和环境时,就能优先得到更多的机会和好处。苏麟的这句诗虽然写得不错,但它之所以能够成为千古名句,却是得益于当时的另一个大文豪——“范仲淹”。

史上最懒诗人的诗(最懒诗人一生只写半首诗)(3)

诗人

范仲淹是北宋最有名的文人之一,他的那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至今有着深远的影响。当时,苏麟是范仲淹的下属,受范仲淹委派,长期在外担任巡检一职。

那么古代的官僚体系,如果想要晋升,一般需要得到上级的举荐以后才能有机会被提拔,范仲淹是一个任人唯贤的好领导,所以只要是有德有才的人,一般都会得到他的举荐。

苏麟工作了几年之后,身边的同事和朋友纷纷得到了提拔,唯独他像是被遗忘了一样,苏麟就想:要说才能,我苏麟也不差,要说人品道德,我苏麟也没问题,那为什么别人都提拔了,我却还一动不动呢?

史上最懒诗人的诗(最懒诗人一生只写半首诗)(4)

诗人

想了很久之后,苏麟终于想通了一件事,原来是因为自己长期在外履职,他的老领导范仲淹,还真有可能是把自己给忘了,这样下去可不行,得想个办法提醒一下老领导才行。

不久之后,苏麟终于等到了一次向范仲淹汇报工作的机会,于是他提前准备了两句诗作,也就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这两句,等到工作汇报完,苏麟就拿出这两句诗,一脸虚心地向范仲淹请教,请他帮忙对这两句诗指点指点。

范仲淹拿过来一看,马上就明白苏麟这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是在暗示、他也希望能获得“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举荐机会。其实,范仲淹并没有忘记苏麟,相反还非常欣赏苏麟的为人和能力,只是一直没有遇到合适他晋升的职位。

史上最懒诗人的诗(最懒诗人一生只写半首诗)(5)

诗人

当然,范仲淹其实也很理解苏麟内心的焦虑,不久之后,范仲淹终于为苏麟谋得一个更好的官职,这才成就了一段良驹遇伯乐的美事,更让苏麟这仅有两句的半首诗,从此名扬千古,而苏麟后来也一直尽忠职守忙于事业,一生再无其他诗作。

因此,苏麟被誉为是“最懒”诗人,一生虽然只写了半首诗,但却流芳千古,他唯有的两句诗也成为了人人会背的千古名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