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书法理论是核心指导

学书大致可以分为理论学习和实践(临习)学习两个方面。我们知道,理论是从实践中总结或提炼出来的。

正确的理论往往揭示着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是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正确的书法理论是成功书法学习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每个致力于学书的人都应该掌握这一“认识论”和“方法论”。

笔法结构和章法讲解(笔法的本质四度三原则)(1)

学习书法理论和进行书法实践的关系是“知”和“行”的关系。知就是“认知”,就是“有正确的导向”

这个“知”越多越全面,“行”就越自觉,越对路,越有把握早日达到目标。因此将书法理论作为书法实践的指导思想是非常必要的。

所谓书法理论,从另一个角度说,实是前人的成功经验或失败教训。

笔法结构和章法讲解(笔法的本质四度三原则)(2)

不学前人经验,就有可能事倍功半;不吸取前人教训,就有可能重蹈失败旧辙。

所以善于学书的人,决不盲目实践,必然要以理论为指导,以前贤经验和教训为借鉴,努力找到一条适合自己走的光明大道,从而提高效率,减少失败,简化和优化学习过程。

二、实用是前提

书法,具有鲜明的艺术性和广泛的使用性。只要汉字和汉语存在,它就无法成为独立于之外的纯观赏的艺术。

笔法结构和章法讲解(笔法的本质四度三原则)(3)

自古以来的书法作品,都是写汉字和写文辞的。这种以汉字为造型之象和以文辞为书写内容的艺术,原本是以汉字实用为第一功用的,或说是以汉字实用为前提的。

这就说明,对待书法不能仅仅考虑艺术欣赏的一面,还要兼顾到汉字实用的一面。

学习书法要老老实实地写汉字,既要把汉字写正确,又要将语言写通顺(当然还有更高的要求),起码要让人家认清和看懂,因为这是艺术语言与艺术表达的基础。

笔法结构和章法讲解(笔法的本质四度三原则)(4)

若能兼善字美文美更好。相反,学习书法不写汉字,不写文辞(诗、文等等),想完全脱离汉字与实用,理同想当医生却不愿学诊断,不愿学药理一样,势必会丢掉根本。

况且,我们学习书法艺术,并非仅仅要去当个艺术家(也不可能所有学习书法的人都成为艺术家)。

更多的目的是要学好和用好中国的汉字,提高对汉字的艺术书写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从而优化和改善对汉字的日常使用效果。

笔法结构和章法讲解(笔法的本质四度三原则)(5)

即使是书家的书写,也不全是为了创造艺术品,比较多的时候还是一般使用性书写。

书法艺术要想更好地抒情达性,缺少了兼有汉字实用的品质(前提),就缺少了作者思想的内涵和中国传统文化底蕴的信息,其生命力也必然受到影响。

三、临帖是唯一捷径

临帖是学书之路的起点,是书法入门的捷径。历代书家都很重视临帖。

笔法结构和章法讲解(笔法的本质四度三原则)(6)

王铎说:“学书不参通古碑书法,终不古,为俗笔也。”

宋曹说:“必以古人为法,而后能悟生于古法之外也。”马一浮说:“学书须是无一笔无来历,方能入雅。”

古人法帖多为历史筛选留下的书法范本,记录着前人用笔、结体、布局(章法)等法则和艺术思想以及艺术表达的成功经验。

笔法结构和章法讲解(笔法的本质四度三原则)(7)

通过对它的心追手摹,减少自己的摸索和弯路,最直接地最快地找到书法艺术的真谛和奥秘。临帖实是入门的一条捷径

不过,历代的碑帖繁多,而且还在继续发现和接连出版。这众多的碑帖,因书写者的艺术能力高低不齐或书写的目的不同,虽然都有价值,但品位不等。

有的不能作为“法书”,甚至,不值得效法。所以还要审慎选帖。“选帖”如“择师”,古人有“取法乎上”的教导,我们不能随便跟从,更不能拜倒在劣书、怪书、病书、俗书者的脚下。

笔法结构和章法讲解(笔法的本质四度三原则)(8)

四、楷书是基础

古人的法帖,真(楷)、草、隶、篆种类多样,从何入手最为合适呢?

历来书家(书论家)各持言辞,认识不一。我以为楷书是基础,从楷书入手更为妥帖:

1、初学书法,应先重规矩和法度,方能步入正确轨道。楷书八法(横、竖、撇、捺、点、钩、挑、折)齐备,最为严格,以此绳之,可算严师严教,定能精进。

笔法结构和章法讲解(笔法的本质四度三原则)(9)

楷书笔势稳健,如慢动作,一招一式,皆完整到位,规范有致

其点画和结构,非常精细,最能训练基本功夫,最能培养不浮不躁的心境。是得法、入门的正道。

近人潘天寿说得好:“开始学书法,必须求法则,要正规,要从正楷开始。”

笔法结构和章法讲解(笔法的本质四度三原则)(10)

2、初学书法,应遵次序,先静后动,方能提高效益。楷如立,气象稳静。行如行,草如跑,气象飞动。

学过楷书,再学行书和草书,正是先静后动,符合操作程序,更加方便转换。

所以宋朝苏东坡很有哲理地说:“书法备于正书,溢而为行草。未能正书,而能行草,犹未尝庄语,而辄放言,无足道也。”

笔法结构和章法讲解(笔法的本质四度三原则)(11)

唐人张敬玄甚至义正词严地说:“初学书,先学真书,此不失节也。若不先学真书,便学纵体,为宗主后,却学真体,难成矣!”

3、初学书法,应从方便之处入手,方能早见成果。在汉字书体形成和演变的时序上,楷书是最后定型的字体,是今天我们使用最广和最普及的字体。

我们对它的面目更感到熟悉可近,从此入手,比起从篆、隶、草(行)入手,减少了识辨方面的困难。而且学了马上益于日常实用,又多了一项成果,何乐而不为呢?

笔法结构和章法讲解(笔法的本质四度三原则)(12)

五、笔法是关键

“笔法是写字点画用笔的方法”(沈尹默《论书论》)。“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工,盖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赵孟《兰亭十三跋》)。

“书法之妙,全在运笔。该举其要,尽于方圆。操纵极熟,自有巧妙”(康有为《广艺舟双揖》)。

对于笔法,古人都赋予了极高的评价和极大的重视,因为它是书写的关键。写字因用笔不同,或称刷字,或谓填字,或叫涂鸭……,其效果大径相庭。

笔法结构和章法讲解(笔法的本质四度三原则)(13)

笔法,在运用过程中,表现为提、按、绞、翻或使、转、缓、疾等等,而在写出的笔迹(墨迹)上,则表现为轻、重、圆、方或连、断、润、躁等等。

这正是艺术风格的展现处,正是艺术语言的深邃处,差之毫厘,则异之千里。笔法的精湛、丰富和复杂,最不容忽视,也很费功夫。

掌握了各种笔势的写法,点画才更富变化,书写才更加生动。若能运用自如,出手入化,可以说就掌握了书法的关键。

笔法结构和章法讲解(笔法的本质四度三原则)(14)

六、学富是阶梯

学书成就的高下,仅靠书法技法理论和临帖实践是不够的。还必须加强多方面的知识修养和艺术修养。

如历史的沿革、文字学知识、碑和帖的问题、刻石的问题、墨迹及其真伪的问题,历代书家的问题,还有文学、美学、哲学、品德修养、揖让进退、甚至姊妹艺术的问题等等,都要尽可能多地去学习、研究和掌握,才能丰富书家头脑的宝库,才能丰富书法艺术创作的内含,才能提高书法作品的艺术品味。

学书强调以学问来滋养,“胸中无斗墨,何以运管城”?我把有技法理论和精熟实践功力比作“良种”(好苗),而把多方面的知识修养和艺术修养喻为“空气、水分、土壤和阳光”(适宜的环境),好苗必须有好环境才能茁壮成长。所以,学富是攀登艺术高峰的阶梯,一定要努力打造。

笔法结构和章法讲解(笔法的本质四度三原则)(15)

七、勤苦是通途

书法实践必须强调足够的量。也就是要下足够的功夫,“功夫不至无以极其致”(吴玉如)。

“张伯英临池学书,池水尽墨,永师登楼不下,四十余年。张公精熟,号为草圣,永师拘滞,终能著名。以此而言,非一朝一夕能尽美。

俗云:‘书无百日工’,益悠悠之谈也。宜白首攻之,岂可百日乎!”(徐浩《论书》)。

笔法结构和章法讲解(笔法的本质四度三原则)(16)

学习书法是件苦差事,没有吃苦精神,没有耐久的恒心,是不会有成绩的。古人早就有经验和体会,米芾说:“一日不书便觉思涩,想古人未尝片时废书也。”

苏轼说:“笔成冢,墨成池,不及羲之即献之,笔秃千管,墨磨万铤,不作张芝作索靖。”

看来,勤奋与刻苦习书是掌握和运用书法技巧的通途。天天使用毛笔工具的古人尚不敢懈怠,何况我们呢?

笔法结构和章法讲解(笔法的本质四度三原则)(17)

八、悟化是自立

何绍基说:“书家须自立门户,其旨在熔铸古人,自成一家”。所以,学书要求学象古帖,学好传统,不是最终目的。

仅仅是为了以古法为则,以古人为鉴,优化我们的学习过程。要真正做到熔铸古人,自立门户,就必须活学活用。

通过对古帖的临习,通过对点画、结构的研究,学到笔法技巧,学到精神意度,学到审美思想,悟出其中道理,找到适合消化吸收的营养充实自己。

笔法结构和章法讲解(笔法的本质四度三原则)(18)

打个比方,叫作“吃猪肉长人肉”。这就是转化和活用。我们须知,“悟化”是出帖和著我的重要环节,是自立的重要标志。不能“悟化”,就不能熔铸,就不能出新,视为死学。

需要提醒的是,“悟”和“化”,不能着急,不能刻意,应循序渐进,“水到渠成”。

古人并不先推书荣,而是把学问看得更重。王羲之、颜真卿的字是公认的好字,但他们并不以书为业,也不是为当书家才去写字,而是兼善的。

笔法结构和章法讲解(笔法的本质四度三原则)(19)

所以,有人把习书看成耕作,提出:“只管耕耘,不问收获,”意在自然形成。或说是“无意于佳乃佳”,“功到自然成”。习书大可不必过早担心结果,只要耕耘,定有收获。善书的人,首先不担心“悟化”不了,而担心学力不够。

遂认为,我们应该将练字变成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不能整天都记着自己的字有没有变好,这样容易使我们失去耐心。

我们不急不躁,脚踏实地每天勤奋练习,当某天你会忽然发现,字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变好了。

1. 笔法与字法不可两分

自甲骨文始,汉字的演化,是先有了字形,才有后来对汉字的美饰附丽,即笔法的产生及不断的丰富和变化。

字的造型和笔法是一体的两面,二者之间骨肉相连,绝对不能截然两分。这不难理解,骨是字的架构,肉是架构上的附丽。

二者之间的关系如同人的骨骼与肌肉,是无法分割的有机组成。

引申到书法的架构与笔法,则是笔画无论如何变化其粗细,长短,曲直,方圆,都必须内含支撑的架构,骨必须有肉附丽 ,肉必须有骨支撑。

笔画具有两重性,它既是一个独立的造型单元,又是字的结构造型的组成部分。

笔画的造型必须以字的整体造型的需要进行笔势上的各种变形(粗细,方圆等),以及配合整体造型的体势变形(曲直,长短等)。

最早的书论,东汉蔡邕的《九势》:"夫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焉;阴阳既生,形势出矣。"

所谓"阴阳",在书法上就是各种对比关系的总和或者总称;古人的书论所说"形神兼备","形势合一",就是讲表现结构造型的"体势",与美化笔画的笔法的"笔势",二者之间的同一性。

古今书论中所说的起伏,向背,开合,大小,长短,宽窄,收放,粗细,轻重,正欹,正反,曲直,方圆,聚散,错位,纵横,繁简,连断,动静等繁复的对比关系,都是既讲字的结构造型,也讲笔法的塑造刻画,二者互为表里,相互生发,密切相关,不可分割。

历史上有影响的书论所说的笔法,基本上与结构造型法是一回事。

聊举唐以远书论数例:

蔡邕《笔论》

"为书之体,须入其形,若坐若行,若飞若动,若往若来,若卧若起,若愁若喜,若虫食木叶……纵横有可象者,方可谓之书矣。"

王羲之《笔势论十二章》

"夫欲学书之法,先干研墨,宁神静虑,预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动,则筋脉相连,意在笔先,然后作字。

若平直相似,状如算子(算子,是发明于春秋战国时期的计算工具,为长短,薄厚,宽窄一律的竹,木,兽骨条),上下方整,前后齐平,此不是书,但得其点画尔。"

王羲之《书论》

每作一字,须用数种意,或横画似八分,而发如篆籀……或上尖如枯杆,或下细若针芒;……若作一纸之书,须字字意别,勿使相同。

叫《笔论》也罢,叫《笔势论》,叫《书论》也罢很明显,从这些重要的书论中,我们无法分清是讲笔法啊,还是讲字法,甚或是章法。

二.笔法无法用语言准确明晰表达

后世所有的书论,讲笔法,讲笔画的造型体势,不得不讲字的结构与体势。汉字又多,造型又各不相同,尤其是行草书,字势又千变万化,要把这些都说清楚,这就越说越复杂,越复杂越说不清,越说不清越要说清,那就只能“苟兴新说”,陷入越说越多,越多越显得语言词汇的不足和表达不充分的困境,于是只能再发明新的词汇,而再多再新的词汇,仍然不能全说。

如唐张怀瓘专论笔法的《玉堂禁经》,就发明了顿笔、挫笔、驭锋、蹲锋、【足存】锋、衄锋、趯锋、按锋、揭笔等等。

他所发明的这些新词,全都是形容字的某些笔画的写法,和一些用笔的感觉。如:

"四曰蹲锋,缓毫蹲节,轻重有准是也,「一」、「乙」等用之;"

"七曰趯锋,紧御涩进,如锥画石是也。"

他的这些笔法与字法的混合讲解,把笔法说清楚了没有?又把字法说明白了没有?应该说一种也没有说清楚。

我们翻开任何一本古代经典法帖,仔细读来,会发现所有相同的笔画的造型都不尽相同,所有相同的偏旁部首的写法都不同,所有相同的字都有不同的写法,即就是最简单的一个"点"这个笔画,也没有一个是写的一模一样的。

这就告诉我们,即使语言再丰富,表达再准确,要把所有的笔画的变化,以及笔画的起笔,行笔,收笔,转折的不同变化,加上这些变化与字的结构造型之间的关系,都一一说明,那就是一本永远都看不完的大书。

即使看完了,又能记住吗?

笔法结构和章法讲解(笔法的本质四度三原则)(20)

王羲之《兰亭序》选字

笔法结构和章法讲解(笔法的本质四度三原则)(21)

王羲之手札选字

笔法结构和章法讲解(笔法的本质四度三原则)(22)

王羲之《圣教序》选字

我们这里选择王羲之不同作品,重复笔画多,相同的偏旁部首和组合的字,作为参照。

从上至下可以看出笔法在依次递简,而笔画的组合,字形的变化仍然非常的丰富耐看。

要把复杂多变的笔法和字法作准确的描述和说明,语言是苍白的,无能的。何况古文的那种以比况说明比况,以喻形演绎喻形的论述。

另一方面,如怀素的《自叙帖》,八大的字,笔法部分简到不能再简;赵孟頫学二王,李邕,他的字,在笔法上,相对二王,李邕,同样简化了许多,但他们的书法,都不失为不朽的名作。

那怎么去认识,解读他们的笔法呢?这显然也是一个绕不过去的问题。笔法至上论者,面对他们的书法,会有不能自圆其说之虞。

笔法结构和章法讲解(笔法的本质四度三原则)(23)

怀素《自叙帖》局部

笔法结构和章法讲解(笔法的本质四度三原则)(24)

八大山人手札

笔法结构和章法讲解(笔法的本质四度三原则)(25)

赵孟頫《前后出师表》卷局部

三,笔法就是塑造笔画的方法,总体上可以概括为"四度三原则"。

要说明笔法,必须将笔法与字法剥离,作一断然切割,才能一分为二的说明白笔法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主要观点如下述:

笔法的"三原则":

起笔,行笔,收笔的"起,行,收""三过其笔",是赵孟頫所说的"千古不易"的三原则。

就是说,在起笔,行笔,收笔处,必须有不同的刻画动作,这是千古不变的原则。笔画之间的转折,有连接下一笔直接转和折的,有收笔后另起一笔转折的,但仍然是起,行,收的过程。

所以转折也包含在三原则中。

笔法的四度:

三原则是法,有法必有度。笔法上所有的变化都是度的幅度的不同变化。

1.入纸角度。即笔画的行笔入纸的角度。笔锋入纸的角度代出笔画的正反,曲直,方圆,顺逆。

病笔极容易出现在笔锋以一定角度入纸后的调整。因为这里牵扯到中锋用笔的问题。

但这仅仅是需要有个调整笔锋的过程,本质上其实并不难处理。

2.提按力度。表现笔画的轻重,粗细,方圆。提按力度也可以理解为发力点,或者笔画的雕塑刻画点。

二王一系帖学的起,行,收,转折,笔画的中部表现比较简单而直观。写大字,大作品,因为笔画的中部一掠而过,就会显得单薄单调。二王一系的笔法只能写小字,放大了就失去原有的韵味。

因为他们的字的整个生存环境就是小字的环境。他们高明的地方,笔法的贡献不是主要的,而重点是字法的精微。

颜真卿,黄庭坚,以及明清的碑帖结合的笔法,是另一套笔法系统。他们增加了笔画中部行笔过程的发力点和雕塑刻画点,使笔法的内涵更加丰富,更加复杂。

这也是后世出现的大字,大作品不得不在笔画的中部作文章,不得不学习,借鉴颜真卿,黄庭坚以及碑学的用笔方法的原因。

3.笔画弧度。笔画的弧度产生笔画与笔画,笔画与字的偏旁部首以及一些小部件之间,笔画与整字之间的俯仰,揖让,呼应关系;产生曲直,松紧变化(直画显得紧,曲画显得松)。

笔画不同程度的弧度变化极其重要,是产生弹力韧劲的关键成因。所以我们看经典书法,没有几何学意义上的真正的直的笔画,除了起,行,收,转折处,即塑造刻画点产生的变化外,有意识的刻画笔画的弧度,也就是笔画的曲直对比,也是笔法的要点之一。

4.行笔速度。和提按力度相关,产生笔画的快慢节奏。以及粗细,轻重等不同的造型变化。

比如碑学的用笔慢,帖学的用笔快,草书的用笔更快,但都是快与慢幅度不同相结合,以一种速度写字,一定不会产生节奏感。

但行笔的核心部分,除了不同的笔速以外,还包含有平铺移动的力及更为重要的,隐秘不可见的垂直向下的力的双重加力,即以笔为刀,如刀刻木的力。

孙过庭《书谱》所谓"入木之术",古人所谓"入木三分",可解此意。这是笔法无法以语言明确表达,以图例更无法例示说明的部分,也是需要个人在笔法和字法的临摹,创作中不断摸索修炼的关键部分。

四.揭示笔法的本质

笔法本质上是个无穷无尽的变量,同时也是自由度极为宽泛的,可以人为自主控制,把握和适用的度量。

如果把美化结构造型的笔法,从字的结构造型中抽绎分离出来,单独的看笔法部分,本质上就是一些如提按使转等常规性技术手段。

只要抓住笔法的三原则这一主要特征,剩下的四度,全部是自由变化的变量

这样的话,笔法的学习和训练,就简单多了,只抓主要特征训练到手上,就不必对所有的笔画规规模拟,理解万岁足以。

明确了笔法到底是什么,以及笔法和字形的关系,使我们的学习和创作,不再困惑于古今书论上概念的含浑纠缠;明确了"游戏规则",就不再茫无指归,莫知要领,"心昏拟效之方,"被中锋,侧锋,拖锋,逆锋,以及花样百出的种种"锋"所困扰,徒增艰深困惑繁难之感,放开手脚,以"旁通点画之情,博究始终之理"。

只须"宁神静虑,预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动,则筋脉相连,意在笔先,然后作字"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