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丰以55亿元收购DHL供应链业务是四面出击寻找业务增长点的又一步?

顺丰收购dhl影响(顺丰的中场战事)(1)

两个焦虑的企业在一起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10月26日晚,顺丰控股(002352.SZ)宣布以55亿元的价格,收购德国邮政敦豪集团(Deutsche Post DHL Group,DPDHL)在中国内地、中国香港和中国澳门地区的供应链业务。

作为全球500强的德国邮政集团旗下物流业务板块,DHL主要包括快递业务、全球货运和供应链业务三大核心业务,服务覆盖全球 220个国家和地区。

DHL是最早进入中国的国际物流巨头,早在1986年就与中国对外贸易运输集团(外运长航集团前身)成立了合资公司,从事国际运送、快递服务和运输,而在中国的供应链业务此前则是单独成立公司运作,主要为汽车制造、半导体/高科技制造、医药等行业提供高附加值服务。

此次交易,对于顺丰而言是其落实综合物流供应商战略的重要一步,也是四面出击寻找业务增长点的一步;对于DHL而言则是精简业务、专注主业的一步。

当然,它们都是为了缓解焦虑。

国内快递一哥的焦虑

顺丰的焦虑不是一两天了。

今年是顺丰25周年。

去年1月,顺丰借壳“鼎泰新材”登陆A股,掀起一场资本狂欢。2017年一季度,顺丰股价摸高73.34元。此后,顺丰股价持续走低,总市值从最高时的3090亿元跌至如今的1665亿元,削去一半。

去年的年会上,王卫表示顺丰这几年为了业务压力,为了上市,有点信仰迷失掉了。“我不接受,我不认可,我们这几年所谓的辉煌。”

此后,顺丰频频传出布局非主营业务,跳出单纯的快递物流产业链,先后曝光了顺丰大当家、顺丰彩等非主营业务布局。

去年5月更是传出顺丰与待价而沽的百度外卖在进行接洽,准备进军外卖市场或发力同城物流。

结果是这个说法不攻自破,但“传闻”反映出顺丰真实的焦虑。

2017年数据显示,中通稳坐“老大”位置,2017年业务量62.2亿件,增幅达38.3%,市场份额15.5%。

百世、韵达2017年的业务量增速惊人,增幅分别是71.4%和45.6%,达到37.7亿件和47.2亿件。

而顺丰则表现平平,2017年业务量同比增长18.3%,至30.52亿件,低于行业平均增速,市场份额也下降至7.6%。

毫无悬念,在2017年,顺丰的业务量被百世超过。而过去顺丰只是排在“三通一达”之后。

顺丰怒了。

于是,在传闻近半年之后,顺丰在今年5月宣布了和新邦物流的合作。

顺丰与新邦物流合作成立专注于零担快运的顺心捷达,并开放加盟制,准备“用两年时间,打造一张拥有12000家网点、200个分拨中心、1300多条省际直达线路的全国零担快运网络”。

对比之下,去年10月正式起网的韵达快运,网点数量为2000余家,开通线路250余条;2010年成立的安能,达到如今的网络规模用了7年的时间;德邦初步建成一张全国性网络用了15年左右的时间。

不管此次尝试成功与否,顺丰将切入规模远超快递且几无巨头的零担市场。

同时,顺丰发力供应链业务,55亿元收购了DPDHL在中国的供应链业务。

同样焦虑的DHL

DHL与中国早有合作。

1969年,DHL Express(敦豪快递)开设公司第一条从旧金山到檀香山的快递运输航线,这标志着公司的诞生。

三年后,一位香港企业家加入DHL的团队,并在香港开设了敦豪国际(香港),负责美国本土以外的国际快递业务,将敦豪的航线扩展到香港、日本、菲律宾、澳大利亚和新加坡。

70年代中后期,敦豪将航线扩展到南美洲、中东地区和非洲。

1986年,敦豪与中国对外贸易运输集团成立合资公司(中外运敦豪),为中国各主要城市提供航空快递服务。

2002年开始,德国邮政(Deutsche Post)控制了敦豪全部股权。

此后几年里,德国邮政先后将丹沙公司(Danzas)、欧洲快运公司、空运特快公司(Airborne Express)、英运公司(Exel plc)等收购的公司整合进敦豪,至此敦豪公司拥有了世界上最完善的运输网络,可以到达220个国家和地区的12万个目的地。

2007年1月,敦豪宣布正式启动在中国国内的货物空运业务。

2009年,中外运敦豪以3亿元收购全一快递100%股权,用以经营国内快递业务,同年,中国外运长航集团通过公开挂牌的方式,以4600万元将旗下中外运速递100%的股权转让给中外运敦豪。

但是,两年不到,2011年,中外运敦豪便将全一快递及中外运速递低价转让。

对于,“贱卖”的原因,敦豪方面归咎于与收购同年实施的新《邮政法》。

2009年10月实施的新《邮政法》规定外商不得投资经营信件的国内快递业务。这个“外商”包括了合资的快递企业。

这直接导致敦豪为开展国内快递业务而进行的几笔收购打了水漂,几家国内公司亏损严重,不得不低价售出。

此外,根据2018年上半年经营数据,DPDHL的供应链业务有较大幅度下滑,其中美国和亚太业务下滑严重,同比分别下降15.9%和13%。

2018上半年DPDHL供应链业务营收

顺丰收购dhl影响(顺丰的中场战事)(2)

来源:DPDHL年报

越来越多加入国内供应链市场的玩家使得敦豪的优势不再显著,出售成了最好的选择。

这样一来也成全了顺丰。

顺丰能否“顺风”?

顺丰对这笔交易的算是非常满意的。

顺丰在公告中称,敦豪在第三方运输、仓库管理、企业客户增值服务等方面的专长将有助丰富顺丰的业务线,与顺丰现有产品线形成有效互补。本次交易将推进顺丰业务多元化进程以及向综合物流服务提供商的转型。

同时,敦豪在汽车、医疗、消费电子以及半导体等具有高壁垒、高附加值服务的领域业务经验丰富,可以提供市场领先的服务,包括保税区物流、产前物流、无尘室等。这将有效提升顺丰供应链物流业务现有实力,帮助其更好把握国内供应链物流市场的行业机遇,使其在行业竞争中快速占据领先地位。

王卫在交易的发布会现场称,“这个协议将会帮助我们达成全球发展的愿景。”

全球的愿景能否达成不知道,但可以确定的是,这笔交易暂时让顺丰远离了“焦虑”,但长期的发展还要看顺丰未来的表现了。毕竟,收购后的整合也很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