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欧阳修,大家一定熟悉那篇脍炙人口的佳作《醉翁亭记》。

这里面,欧阳修称自己为“翁”。但根据史料记载,欧阳修那时不过38岁而已。

那么这样一个正值壮年的欧阳修为什么会取“翁”这个看似和他毫无关系的称呼呢?

欧阳修乐观豁达影响了谁(38岁的欧阳修为啥要在醉翁亭记叫自己为翁呢)(1)

一、“三冗两积”的宋朝

欧阳修踏入官场的时候,北宋王朝已经有了七十多年的历史,中央集权的程度比之唐朝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样的中央集权使北宋的经济、文化、教育高度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三亢两积”。

三冗就是“冗兵、冗官、冗费”。宋朝的官太多,太杂了,分的太过于细化,所以当时宋朝的官员非常多 。

欧阳修乐观豁达影响了谁(38岁的欧阳修为啥要在醉翁亭记叫自己为翁呢)(2)

据史料记载,当时的中央内属官有一万七千余人,有些官员的孩子甚至于在襁褓之中就有官阶并可以领取朝廷的俸禄。

宋朝的兵也有很多,据记载,宋朝的军队数量多达125万人。

欧阳修乐观豁达影响了谁(38岁的欧阳修为啥要在醉翁亭记叫自己为翁呢)(3)

这样多的军队,看上去军事实力强大,实则由于宋朝重文轻武,庞大的军队数量带来的不过是巨额的军费支出,外强中干罢了。

所以虽然宋朝的财政收入非常可观,但是还是入不敷出,究其原因就是国家养了太多的官,太多的兵。造成了宋朝每年财政赤字的情况,

造成了宋朝的“积贫、积弱”。所以范仲淹以及后来的王安石都是想要改革,将这些问题在改革中解决。

欧阳修乐观豁达影响了谁(38岁的欧阳修为啥要在醉翁亭记叫自己为翁呢)(4)

二、说做就做的年轻人

当时朝廷里有个人被保守派视为眼中钉、肉中刺。这个人就是范仲淹,范仲淹锐意改革,触及了许多保守派的蛋糕。

欧阳修也是一个改革派,所以他很敬佩范仲淹,他也想成为像范仲淹那样敢说敢做、直言不讳的人。所以他屡次谏言改革,保守派是看在眼里,恨在心里。他们不想要再多一个“范仲淹”了。

欧阳修乐观豁达影响了谁(38岁的欧阳修为啥要在醉翁亭记叫自己为翁呢)(5)

所以保守派就随便找了个由头,将欧阳修贬到夷陵做县令,保守派想着欧阳修这下会安分一点。

可是欧阳修来到夷陵后,非但没有意志消沉,而是感到十分的自豪。他觉得保守派这样做只是强弩之末,改革派必将会胜利。

他在被贬夷陵的时候给朋友写了一封信:“五六十年来,天生此辈,沉默畏慎,布在世界,相师成风。忽出此辈作此事,下至灶门老婢,亦相惊怪,交口议之。”——《于尹师鲁第书》

这封信写的是:这五六十年来,人们的做派改变了,变得谨小慎微,不敢说真言,结果就因为他这一次敢直言上谏,连烧火做饭的老太太都觉得惊讶欧阳修的胆子怎么这么大,敢于说出这样的批评的话。

欧阳修乐观豁达影响了谁(38岁的欧阳修为啥要在醉翁亭记叫自己为翁呢)(6)

三、被人设计陷害

欧阳修在夷陵当了四年县令后又重新回到了京师担任要职,正值壮年的欧阳修不仅没被贬官弄得惶恐不安,反而更加积极的谏言,请求皇帝改革,这点就让顽固的保守派不舒服了,他们就想抓住一个机会让欧阳修彻底翻不了身。

过了几年,让保守派等到了这个机会。

欧阳修乐观豁达影响了谁(38岁的欧阳修为啥要在醉翁亭记叫自己为翁呢)(7)

怎么回事呢?欧阳修有个妹妹,嫁了一个丈夫,叫张龟正,这个张龟正后来去世了,留下了一个孩子,这个孩子是张龟正和他前妻生的孩子,妹妹无依无靠,欧阳修就只好收留他的妹妹,以及在法律上来说算他外甥女的小女孩了,可没想到,这个小女孩害了欧阳修贬职滁州。

后来小女孩长大了之后,欧阳修就给这个小女孩找了一个好人家,嫁给了一个叫欧阳晟的人,成了欧阳氏。

欧阳修乐观豁达影响了谁(38岁的欧阳修为啥要在醉翁亭记叫自己为翁呢)(8)

可是没想到这个欧阳氏不守妇道,和手下人通奸。这个欧阳晟就去报了官府,这个案子到了时任开封府知府的杨日严这里,这个杨日严起初认为这就是一起普通的案子,后来他看到这个案子和欧阳修的外甥女有关,顿时来了兴趣。

欧阳修乐观豁达影响了谁(38岁的欧阳修为啥要在醉翁亭记叫自己为翁呢)(9)

原来杨日严曾经因为贪污被欧阳修弹劾过,所以对于欧阳修他一直都怀恨在心。他就命令手下人刑讯逼供欧阳氏承认与欧阳修通奸,这个欧阳氏扛不住,三两下就做了假供。

最后虽然没有给欧阳修定通奸之罪,但是还是将他贬到滁州,远离了保守派盘根错节的中央。

四、清醒的“醉翁”

在经历了一系列的政治斗争之后,欧阳修的改革之路变得越发崎岖坎坷,可是这些挫折磨难依旧没能将他打倒,他依旧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在滁州担任太守一职之时,将滁州这个地方治理得井井有条,百姓安居乐业,还写出了家喻户晓的名篇——《醉翁亭记》。

欧阳修乐观豁达影响了谁(38岁的欧阳修为啥要在醉翁亭记叫自己为翁呢)(10)

欧阳修在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后,有了丰富的人生阅历,才写出了《醉翁亭记》,这是中国散文史上的一道彩虹,可殊不知这道彩虹是欧阳修经历了多少风雨才换来的。

这个时候四十岁的欧阳修他的全部才华,全部经历都从《醉翁亭记》里边表现出来。

所以你要是现在读《醉翁亭记》,就会发现其实别有一番深意,我想它之所以能成为流传千古的名篇,原因就在这里了吧。

看到这里,就请给我一个赞,一个关注吧!您的点赞和关注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图片来自互联网,侵权必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