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有个妈妈转给我一个抖音小视频,叫“最适合孩子看的五部电影”。
她说我正在给孩子看里面提到的【查理的巧克力工厂】,你可以给大圣也看看。
抖音经常都有这种推荐,胡乱攒几本书几部电影就能发一个清单,一不小心还能刷爆朋友圈。
这个片单就属此类,我见好几个妈妈都转过。
但我严重怀疑写文案的人自己都没看过,否则不可能连基本的电影名字都写错——“Charlie and the Chocolate Factory”翻译过来应该是“查理和巧克力工厂”——一字之差,区别很大,威利旺卡才是巧克力工厂的魂。
更重要的是,这部电影真的不那么适合孩子——至少是学龄前的孩子。
里面有好几处惊悚镜头,比如被突然烧毁的娃娃,变成蓝莓的口香糖女孩,被松鼠们啃噬的傲娇女孩,对于小孩来说简直是童年噩梦。
我对这部影片的感受是复杂的。
大学时代我是蒂姆伯顿的脑残粉,我爱影片里奇幻瑰丽的想象力,巧克力工厂打开的那一瞬间带来的惊艳感,只有小时看过的绿野仙踪可以媲美。
我也爱巅峰时期的德普。他把天才特有的脆弱、敏感、刻薄、神经质,高处不胜寒的孤独感和掩藏在骨子里的一丝温柔与童心,演绎得淋漓尽致。
威利旺卡在冰冷刻板的家庭里长大,事业上又遭遇过背叛,一个人撑起整个巧克力帝国。他有钱,可是没有爱,他对这个世界是不信任的。
与之相反的则是穷得叮当响,住在危楼里却家庭温馨幸福的小查理。
结局就是查理得到了整间巧克力工厂,而威利旺卡收获了亲情。亲情,是整个电影的主题和最温暖的部分。
但是纵观整部影片,讲亲情的部分其实少得可怜,它大部分时间在做一件事,那就是说教,而且是非常刻板的说教。
对于厌恶熊孩子的人来说,这是一部无敌爽片。
查理和其他四个小孩一起抽到了来自巧克力工厂的参观邀请券,最后的赢家就能获得大奖。但事实上,在四个极品的神助攻面前,查理根本什么都不需要做。
生活中,你是不可能一次性找齐这样的四个小孩的:暴饮暴食的小胖子,任何时候都要吃吃吃;功利心强的好胜女,什么都要赢赢赢;傲娇的小千金,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以及,自以为是的暴力狂。
这四个人被极端脸谱化了的小孩加在一起,就是懒惰、暴食、傲慢、嫉妒、贪婪、暴怒,要不是色欲实在不方便安插在孩子身上,导演简直要一次性凑齐七宗罪。
你能在影片中明显感受到蒂姆伯顿对于熊孩子群体的满满恶意,他不但借着查理一家的嘴挨个点评他们有多么讨厌,还要变着法用巧克力工厂的各种道具来狠狠收拾他们,收拾完,还要派小矮人唱歌嘲弄一番。
不得不说,这样的电影吓唬小孩效果是一级棒的,你可以指着那个掉进河里差点淹死的小胖子对给你一直要冰激凌的孩子说:
你看,这就是贪吃的代价。
你也可以指着那个被松鼠啃噬的傲娇千金对刚刚还向你索要玩具的孩子说:
你看,要这要那的小孩会被松鼠咬,然后被丢进垃圾桶!
最惨的是那个自以为是最后变成了小人的暴力小子,你可以指着他对你那个刚刚进入叛逆期的小孩说:
大人说什么就是什么,千万别想挑战他们的权威,否则下场就跟他一样惨!
查理恐怕是电影史上最平庸的主角,在整个“比赛”的过程中,他只是充当人肉背景的角色,乖乖跟在爷爷后面,看着几个蠢对手自己送人头,最后就赢得了冠军。
他有任何特别之处吗?除了主角光环外,什么都没有。
只有一个正常人,剩下四个全是freak。乖孩子才配赢得一切,而一切奇葩另类都将受到惩罚,这就是影片所要表达的。
平心而论,四个小孩并没做什么十恶不赦的事情,他们的确很不讨人喜欢(没办法,导演就是要让他们怎么讨厌怎么来),但是他们犯了什么大错吗?
小胖子爱吃巧克力,心机女热衷当嚼口香糖冠军,你可以不认同他们,但他们伤害到谁了吗?暴力小子智商很高,如果加以引导,完全可以成为一个科学天才。
但导演没给他们机会,好像讨人嫌、不听话就是他们最大的错。
所有的立场早就在一开始就预设好了,而惩罚也早早就在等着他们。
谁给的导演和威利旺卡这副高高在上的上帝视角?
这让我想起上学那会儿,那些因为长得矮胖丑、反应迟钝或者有奇特爱好的小孩,用英文说,就是freak。
他们只是和别人不一样,看起来“讨人厌”,就受尽嘲笑甚至校园暴力。
在孩子拥有独立判断能力之前,我并不推荐他们看这部影片。
因为它并不是什么美好童话,而是一场大型洗脑教育。
一个容不下freak的世界,是不值得向往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