阆中古城旅游背景(四川省阆中市古称保宁)(1)

阆中隶属于四川省南充市,古称保宁,2000多年来,为巴蜀要冲,军事重镇,有“阆苑仙境”、“阆中天下稀”之美誉。总面积1878平方公里,总人口86万。是中国生态建设示范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世界千年古县、中国春节文化之乡。

一、历史沿革

1、古为巴国别都。战国秦惠文王置阆中县,属巴郡。东汉建安中、三国魏、晋属巴西郡。南朝宋于县置北巴西郡,梁置南梁、北巴州。西魏改为隆州,改北巴西郡为盘龙郡,阆中县为州郡治。

2、隋开皇初废盘龙郡,因避文帝父讳改名阆内县。大业初于县置巴西郡。唐武德元年(618年)复名阆中县,为阆州治。元为保宁路治。明、清为保宁府治。

3、1913年属川北道,1914年属嘉陵道,1928年直属四川省。1933年析置阆苍县、阆南县,属川陕革命根据地。1935年春红军北上后撤销。

4、1950年属川北行署区剑阁专区,1952年属四川省广元专区。1953年划入南充专区,1968年属南充地区。1991年撤县设市。1993年由南充市代管。

二、地名来历

以嘉陵江境内段古称阆水,“其山四合于郡,江水迂曲,绕城三面,城居其中”,故名。《旧唐书·地理志》:“阆水迂曲经郡三面,故曰阆中。”

三、风景名胜

阆中古城旅游背景(四川省阆中市古称保宁)(2)

1、汉桓侯祠。俗称张飞庙,位于四川省阆中市古城区西街59号,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纪念三国时蜀汉名将张飞的祠庙。

阆中古城旅游背景(四川省阆中市古称保宁)(3)

2、阆中清代考棚。是川北贡院的俗称,也称阆中贡院、四川贡院,位于阆中古城学道街中部北侧,是清初朝廷抡才大典的重地。川北道贡院是目前全国能够看到全貌的唯一的中国古代乡试贡院,也是保存最完好的一处高等级科举考场。

阆中古城旅游背景(四川省阆中市古称保宁)(4)

3、巴巴寺。位于四川阆中市城区东郊蟠龙山南麓。“巴巴”是阿拉伯语“祖先”或“祖师”的意思。阆中巴巴寺原名“久照亭”,占地1.3万平方米,富有浓重的伊斯兰色彩。

阆中古城旅游背景(四川省阆中市古称保宁)(5)

4、玉台山石塔。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阆中市保宁镇北的玉台山山腰,为覆钵式喇嘛塔。塔高8.6米,分为塔基、塔身和塔刹三个部分。塔基为四方形,刻四瓣梅花形须弥座。塔身为上大下小长圆柱体,内刻一佛跏趺坐于莲台。上装塔刹,有石雕八力士举刹身。刹身为六方柱,各方有佛一座。塔顶为一焰纹状圆石。石塔雕刻精美,除局部风化外,基本保存完整。

阆中古城旅游背景(四川省阆中市古称保宁)(6)

5、永安寺。寺内院落平坦,布局严整,殿宇巍峨,古朴壮观。建筑坐北朝南,南北长 80 多米,东西宽 50 米,总面积 4000 多平方米。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阆中古城旅游背景(四川省阆中市古称保宁)(7)

6、五龙庙。位于四川省阆中市河楼乡白虎村,为布筒瓦覆盖的单檐歇山式屋顶,面阔3间,檐柱侧脚明显,前檐下施六铺作斗拱出双挑:第一挑瓜子拱雕呈翼型,第二挑华拱左右各出斜拱,极为别致。

阆中古城旅游背景(四川省阆中市古称保宁)(8)

7、观音寺。坐落于四川省阆中市城东公园路,建于明朝,是佛教圣地。寺内藏经有八百余卷,但在民国初年因火灾不慎而烧毁,如今只有天王殿、罗汉殿、大雄殿保存完好。

阆中古城旅游背景(四川省阆中市古称保宁)(9)

8、老观古镇。四川省历史文化名镇,2005年9月被批准为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自西魏恭帝二年(公元555年)改白马义阳郡为白马郡并置奉国县,历隋唐、五代、宋均为奉国县,元代撤县,奉国县存在728年,明清先后更名为奉谷乡,重锦乡,直至清末,一直是当地治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