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家住广东汕尾的李阿姨来到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就诊,她因为半年前不慎扎进舌头的鱼刺未及时处理,导致舌部肿痛、吞咽困难、咬字不清等一系列问题。此前,因为舌部不适,李阿姨更是在当地医院被诊断为舌癌,这让她惊慌不已。接诊后,医生对李阿姨的情况进行了评估和治疗,通过手术顺利取出导致李阿姨不适的“罪魁祸首”——扎在舌头里的鱼刺。目前李阿姨恢复情况良好,悬着的一颗心也总算放下了。舌头肿胀疑“患癌”,汕尾患者赴广州求医5个多月前,家住汕尾海边的李阿姨与家人共进海鲜晚餐,李阿姨突然感觉舌头被一根鱼刺扎了一下,“当时没有太留意,觉得一会儿就好了”。次日,仍然感觉到舌部隐隐作痛的李阿姨前往当地医院就诊,经过喉镜等检查,医生并没有发现鱼刺或其他异物,便给予了李阿姨简单的消炎治疗。后来,李阿姨舌部的不适感有所缓解,她也就慢慢忘记了这件事。然而最近十来天,李阿姨感觉到舌头明显地肿胀起来,不仅无法吞咽,慢慢连吐字都不清晰。“苦不能言”之下,李阿姨前往当地医院就诊,医生检查后初步诊断为舌癌,建议李阿姨尽快到广州就诊。“听到自己得癌,吓得当天就买票到广州了!”李阿姨回忆道。辗转之下,她来到了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就诊。在详细了解李阿姨病史,并为她仔细查体后,接诊的王友元副教授做出了初步判断:患者舌体肿物范围较大,颈部淋巴稍有增大,近期体重骤减,因此舌肿物性质尚不明确。考虑到恶性肿瘤与炎症的治疗方式大相径庭,王友元副教授认为需明确诊断后才能拟定治疗方案,无论肿瘤或者炎症都应尽快治疗解除李阿姨的病痛。在医生的建议下,李阿姨筛查新冠肺炎后办理了入院,先进行营养支持治疗,再逐步完善检查。同时,也加紧为她安排手术,取舌肿物标本以明确诊断。“罪魁祸首”竟是鱼刺,手术治疗见成效入院后,通过CT检查,王友元副教授发现李阿姨右舌有一长约2cm的细长高密度影,结合李阿姨之前被鱼刺扎过却在喉镜下没有发现异物的病史,医生推测这一高密度影可能就是扎进舌头的鱼刺。医生透露:“这根鱼刺‘一待就是小半年’,这导致了患者之后出现的一系列症状,但是考虑到长期炎症刺激,也有癌变的可能。”

急性致癌的食物有哪些(广东女子舌头肿胀险致癌)(1)

结合CT结果,王友元副教授随即为李阿姨安排了完备的治疗方案:手术前取舌肿物冰冻病理活检,半小时冰冻病理结果出来后,根据肿物的性质选择相应的手术方式。若为炎症,则选择保守切除以及刮治术;若为肿瘤,则选择大范围舌癌根治以及皮瓣修复。入院第二天,完成各项检查的李阿姨被送入手术室。无影灯下,王友元副教授小心切开肿物,此时肉眼所见的脓液等让经验丰富的他心中对肿物性质已有七八分把握,随后取肿物表面及深面组织送病理科进行冰冻病理活检。半小时后,冰冻病理结果不出所料,果然是炎性肉芽肿物,伴有上皮不典型增生。医生心里松了一口气,替李阿姨感到高兴的同时,立即带领助手开始清除炎性肿物,并且在舌根探查那根可能是鱼刺的高密度异物。很快,医生就在舌根深面组织处发现了那根还带着一小块肉芽组织、长达2公分的鱼刺,并且将肿物以及周围炎症组织清除得一干二净。

急性致癌的食物有哪些(广东女子舌头肿胀险致癌)(2)

目前,李阿姨恢复情况良好,舌部肿胀、吞咽疼痛等症状已经基本缓解。

专家提醒:不慎“遇刺”要谨慎处理古人有鱼腹藏剑,吴王僚吃鱼时被鱼肠剑刺杀。医生表示,现在人们吃鱼,最常见的是鱼刺卡在咽喉,这种情况通过喉镜检查比较容易发现。但如果像李阿姨这样“利刺藏于舌根深处”,诊断就会比较困难,出现肿物后尤其要注意和恶性肿瘤鉴别。“另一方面,异物刺激导致长期炎症,也可能会引起正常组织癌变。像李阿姨这样,异物引起的炎症刺激舌根长达半年,已造成舌黏膜不典型增生,进展下去将导致癌变。”王友元副教授在向团队成员介绍经验时强调,以后接诊到类似的病人,一定要注意追溯病人有无吃鱼史,避免误诊误治。要有完善的临床思维以及手术方案,在疾病治疗中去认识疾病。在日常生活中,医生提醒广大市民,在用餐时如果有疑似鱼刺扎到舌头的情况,一定要及时就医。“舌头在日常的语言、咀嚼和吞咽过程中都活动频繁,最开始鱼刺可能只是扎进了舌表面,但是随着舌头的频繁运动,鱼刺就在肌肉的不断挤压、推动下不断深入,造成感染和组织坏死,产生脓液,并且导致舌肿胀以及剧烈疼痛。虽然这种情况相对少见,并且诊断较为棘手,如果没有及时处理,不仅生活质量大打折扣,更严重的是可能造成局部组织恶变,威胁生命安全。

来源:新快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