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作为刺客,荆轲是不称职的。

荆轲女一号(荆轲磨蹭了八年还不想动身)(1)

首先是他的武功不够强。这里有几个旁证:《史记》里记载“荆卿好读书、击剑,以术说卫元君,卫元君不用。”就是说荆轲最擅长的武功是剑术,但他想用剑术推销自己的时候,他的故国元首不认可。卫元君不仅没有主动礼聘,送上门都不肯接收,从这里至少看出荆轲的剑术在家乡并不出名。荆轲不得志,就到一个叫榆次的地方出游,那里有个剑客叫盖聂。不知道盖聂和荆轲谁主动找的谁,反正两个人面对面论剑了。结果是“盖聂怒而目之”,狠狠地瞪了荆轲两眼,表达了他的鄙视。

荆轲女一号(荆轲磨蹭了八年还不想动身)(2)

好吧,这些,都可以暂时理解为武林高手深藏不露。咱们看结果。

现在荆轲已经靠近秦王身边了,把燕国督亢一带的地图慢慢打开。秦王不作他想,一心在地图上,地图舒展到最后,刺杀用的那把匕首露出来了。这是太子丹花了百金购买的天下最锋利的匕首,出自铸造名家赵国徐夫人。这是多么近的距离,多么好的机会,即便是个利索的汉子,也可以准确命中秦王,即使不能让秦王一击毙命,至少让秦王二级伤残。而荆轲居然像个泼妇打架那样左手去抓秦王的袖子,还不错,抓住了。抓住袖子,拿着匕首的右手干活应该更牢靠了吧,可结果却是“未至身”,没有刺到秦王身上。后来,荆轲辩解说,他本想活捉秦王的。要活捉你也没有控制住秦王啊,除了武功不够,还能有什么解释?在左腿被秦王砍断的情况下,第二次攻击秦王肯定不再有“活捉”的想法了吧,这次是用匕首投秦王,可惜又没有投中。匕首胡乱扎进了殿堂的柱子里,可见武器的确是精良的,使用的人手段却粗浅。最后,既没有活捉秦王也没有击毙秦王,我们原本期待最终露一手的剑客荆轲,悲壮地死在了秦王的剑下。樊於期也白死了。

荆轲女一号(荆轲磨蹭了八年还不想动身)(3)

除了武功不合格,他的态度也不像个称职的刺客。

田子光为了推荐荆轲,怕太子丹怀疑他泄密而自杀了。太子丹以最高的规格对待荆轲:先是尊奉荆轲为上卿,让荆轲住进高级的宾馆。太子丹还殷勤地天天到荆轲住的高级宾馆拜望,供给荆轲贵重的饮食,时不时地还献上奇珍异物,车马美女任荆轲随心所欲,以便满足他的心意。时为始皇十一年即公元前236年。从这一年到荆轲出发去秦国行刺,中间有整整八年。

荆轲女一号(荆轲磨蹭了八年还不想动身)(4)

这八年,除了笙歌燕舞醉生梦死,不知道荆轲还做了什么。如果,他用这八年苦练武功的话,即便是个素人,也该练到业余高手的程度了。而且,面对太子丹焦虑的期待,荆轲似乎也从来没有什么主动的表示,直到秦国大将王翦领兵攻陷赵都,俘虏赵王,太子丹感觉危险压头,苦求荆轲,荆轲才答应,而且还提出了似乎蛮有道理的条件:要投奔燕国的将军樊於期的头颅和燕国督亢地图。等这些条件都满足了,他还是犹豫不行,说是要等一位远客一块同行。这位远客到底是谁,是个未知数。眼看已经没时间冷静沉着了,太子丹激将说:“要不,我先派你的副手秦舞阳去吧。”荆轲的自尊心受到伤害,呵斥了太子丹一通,终于动身了。

荆轲女一号(荆轲磨蹭了八年还不想动身)(5)

《史记》写荆轲,本想采用先抑后扬的手法,说荆轲在小事上多么隐忍,在大事上多么勇敢,但把他的所作所为串联到一块儿细细分析,才发现真的会有另外的可能。但荆轲毕竟用生命捍卫了他作为剑客的尊严,他不是个合格的刺客,仍然是个值得称赞的英雄。只是,他可能抱负远大实力不足,也可能在安逸中消磨过英雄气概,他是个并不完美的英雄。

不完美的英雄才真实,不完美的英雄还是英雄。

荆轲女一号(荆轲磨蹭了八年还不想动身)(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