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极必反,否极泰来‍

在五代十国时期的后梁有一个叫朱干的里正。(里正可以理解为村长)

朱干作为后尚村的一村之长,平时横行乡里,鱼肉百姓,欺男霸女,几乎是无恶不作。但大家都碍于他的里正身份,平时敢怒不敢言。

朱干有个儿子叫朱大,朱大由于从小被娇生惯养,跟他爹朱干一个德行。善事不做,喜欢强抢民女。朱干平时懒到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从不自己动手。

老百姓忍受朱干的横行霸道也就算了,还要忍受朱大这个“傻小子”强抢民女。

终于有一天,从外面来了一个身穿道袍的长者,知道了朱干一家鱼肉乡里,决心为民除害。

道袍长者来到朱干家,跟朱大讲:“贫道听说公子不喜自己吃饭?“朱大回道:”每每吃饭,都要动箸(筷子),还要用力咀嚼,不光手酸背痛,就连牙齿也疼痛难忍“。

道袍长者微微一笑,说道:“公子勿虑,贫道有一技,保管公子无忧矣,不知公子可愿听否?”

朱大一听,立马连连点头。

道袍长者又问:“你现在是不是一天吃三顿饭?!”朱大又点了点头。

道袍长着又道:“你听我的,你把未来一周的饭全部吃光,这时贫道保你一周不饿,不就省下顿顿都吃了,再也不用受累了吗?”

朱干一听,一拍脑袋:“对啊!”连忙感谢道长指点。

道长走后,朱干便让下人备了满满一房间的酒席。等到朱干到家之后,问起下人,“得知自己的儿子在房间吃饭,很是好奇,这又不是饭点。于是打开房门一看之下,大失颜色,朱大肚皮滚圆,宛如一条“囫囵吞象”的蛇,早已撑死当场多时。

朱干见自己唯一的儿子惨死当场,一口老血喷出,没过几天便一命呜呼,撒手人寰。

后来道袍长者智除二害的故事在民间流传下来。

很多人听完这个故事嘲笑朱大太傻。的确,朱大是傻。

朱大不明不白“物极必反,否极泰来”的道理,现实生活中的我们就真的清楚明白吗?

物极必反十句名言(古人常说物极必反)(1)

有个网友向笔者投稿,讲述了她患上产后抑郁症的故事。

她叫郑燕,是一个十分善良懂事的淳朴女孩,对待爱情她奋不顾身,不顾家里反对,最终如愿所偿的嫁给了自己心爱的男生。

从大学开始,郑燕就开始追逐自己的爱情,她认为爱情不只属于“童话”,更应该属于自己。她懂得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大学期间,郑燕每天给男生带所谓的“爱心便当”,一带就是两年,风雨无阻,两年间,郑燕将自己五分之一的时间都给了对方,除了睡觉,功课,天天与对方呆在一起。

果不其然,真应了她自己的那句话,只要肯付出,就会有收获,对方终于被其感动。大学毕业之后,他们便结了婚,婚后的郑燕更加贤淑,即使身怀六甲也会起早贪黑给自己的心爱的“丈夫”洗衣做饭,终于他们迎来了自己的女儿。

有一天丈夫洗澡,她无意间翻看了他的手机。从此之后,噩梦开始了。最后她患上了严重的产后抑郁症。

原来,她丈夫在自己怀孕期间已经跟另外一个女人在一起,心也早就另有所属,丈夫答应对方,等自己生完孩子就与自己离婚,这对郑燕的“爱情童话”简直是五雷轰顶。

一瞬间的打击,彻底击垮了郑燕,回想自己大学两年的付出,回想自己婚后的默默无闻,满腔爱意换来是对方的冷漠,郑燕心如死灰。

这就是网友经常说的别爱太满,物极必反。

浅显的道理,真正放到自己身上有几个会懂?人们往往只在乎眼前,爱就爱的轰轰烈烈,轰轰烈烈之后,才发现自身早已伤痕累累。

物极必反看似简单的道理,却蕴含着极深的易经思想。

物极必反十句名言(古人常说物极必反)(2)

如果站《易经》的角度来讲,物极必反其实就是 “阴阳”之间的此消彼长和互为转化。

那何为“阴阳”?‍

简单来说:白天为阳,黑夜为阴;春夏为阳,秋冬为阴;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单数为阳,双数为阴;男人为阳,女人为阴;手背为阳,手心为阴;六腑为阳,五脏为阴。

阴阳相成‍

世间万物皆由阴阳二气结合而生,阴阳相辅相成。

所谓,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即是阴阳。实则跟同性相斥,异性相吸一个道理。阴阳相互依存,男女相互依赖,互为根基。任何一方不能单独存在,时间不能只有男人,也不能只有女人。白天离不开黑夜,黑夜少不了白天。一个人要想活命就不能只有五脏没有六腑。

“阴”和“阳”相辅相成,互为根据,互为依存。

阴阳消长‍

阴阳双方并不是一成不变,男多则女少,男少则女多。不会存在男女都多的情况。

在解放战争时期,敌我双方军队总数大体上保持一个阴阳平衡,随着战争的进一步发展,我方越打越多,相反国民党越打越少,这就是“阴阳消长”,我方的新补充的兵员绝大多数都来自敌方起义和被俘士兵。敌若我强,敌少我多,这就是敌我之间的“阴阳消长”。

阴阳消长就如同一年四季中,昼夜长短交替一样。昼长则夜短,昼短则夜长,唯有春秋两分,昼夜等长,乃阴阳平衡。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便是由于“黄道面”存在。黄道面不就反映了上古奇书《易经》的智慧吗。古人云婚丧嫁娶,须选“黄道吉日”,所谓“吉日”无外乎一个阴阳平衡,方能诸事皆宜。

这就告诫我们:在人生顺境时,记得收敛。在人生得意时,记得看淡。在人生逆境时,记得忍耐。在人生失意时,记得随缘。纵观历史名臣善终者,无不是急流勇退,归隐山林。否则,定会物极必反,否极泰来。

这仅仅是易经里面的“阴阳”二字。衍生出的真理就如此之多。倘若,你悟透了了“易经”,那你真的有可能窥视“天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