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试问过自己一个问题,如果我不干媒体了,可以去干嘛?曾经我喜欢的偶像给树立的就会在这个复杂的环境下渐渐消失了吗?

心烦意乱决定拿起杨澜入行20年的传记作品,《一问一世界》,内心想或许这一本书看了会给我不一样的思考和比较及时的建议。

阅读过这一本书已经是第三次了,发现杨澜20年非常媒体生涯,告诉了一个媒体小白的真实的杨澜和杨澜眼中的时代真相。

《一问一世界》这一本书中,杨澜将告诉你:她从1990年到2010年的生命跨越和岁月流转;她与基辛格、克林顿、布莱尔、老布什、李光耀、韦尔奇等高端人物的交往秘辛等等。

她如何在人生每个节点自由潇洒地转换;她对“赢”的重新理解和体悟;她的20年非常媒体生涯和她眼中的传媒江湖……

不要说世界多美好那只是你的世界(你的世界究竟有多少)(1)

对,当我第一次看见这一段话时,我内心充满了希望,最简单的原因是书里的这个写作者可以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你这个时代发展如何,作为一个单独的个体,你自己怎么样去 接触这个更加大的世界呢!

初高中时代经常看杨澜做《杨澜访谈录》,查了一下资料才发现原来十年来做过500多期。这一对一的访谈,当然她面对的人物涵盖政治、商业、文化、艺术、体育等社会各界,且这些人物大多“高端”。

看到这一段时,自己发现原来她的好背景 好机遇 好老公 个人努力=成功。我们羡慕她这样的人生状态和生活方式,但鲜为人知的是杨澜比我们普通人更努力。

从这一本书的阅读到最多的就是让人对部分高端人物和杨澜访谈录的幕后故事有更多了解。书里的杨澜并没有将访谈做成一次次展示“成功”的盛宴,她还这样写到杨澜看到的世界不是属于人的成功。

不要说世界多美好那只是你的世界(你的世界究竟有多少)(2)

我觉得作为成功的人,他或她的人性之美,以及这种美于大众的无限可能。“观测历史,揣测人心”是杨澜看世界的态度,而这态度,和“贩卖和复制成功”的态度是多么地不同呢.。

在她眼中的世界,皆源于她的“问”,用她自己的话说,十年来她向这个世界提出了一万多个问题。而颇让人思量的是,杨澜的电视生涯,竟然也是从“问”开始的。

或许,你和我一样好奇应该怎么样解读这样一本书?这里的一问一世界,我们应该怎么样理解?

如果你有思考,而这些思考里有关于真相的见解都是一种偏见,于是“问”便成了杨澜不断突破偏见而最终接近真相的方式。

一个问题,一个世界。你想要问这个世界有多大?你就应该会去寻找答案,她的人生经历给我们的领悟就是在这个世界里,你所阅读过的似乎也可以说是见证、验证了在中国几十年社会巨变中。

一个有思想、眼界开阔的知识女性,从一片幽静、诗意的海而至整个广袤、壮阔的全球,伴随时代发展而不断蜕变的青春成长史。

不要说世界多美好那只是你的世界(你的世界究竟有多少)(3)

《一问一世界》这本书,是她试图记录她的成长,给世界一个载体、一双眼,来了解真实的杨澜,分享她眼中这个色彩缤纷的世界。

无论是在阅读的过程中还是在采访中我可以了解到的她总会有一种堪称奇妙的,在与他人的交流中、无形无色地隐隐散发的莫名亲和的强大磁力。

曾经我一度认为,她的这种特质,才是她如此扬名立万的终极利器。只是,被她隐藏得及其隐秘,或者她自己也从来没研究过、意识到过这个东西,也许就是一种天赐而不自知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