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山讲诗经》是博雅小学堂与北京师范大学李山教授共同打造的重返经典年度订阅音频

诗经爱情故事讲解(李山讲诗经郑风)(1)

《郑风·将仲子》

将仲子兮,无逾我里,无折我树杞。岂敢爱之?畏我父母。仲可怀也,父母之言,亦可畏也。

将仲子兮,无逾我墙,无折我树桑。岂敢爱之?畏我诸兄。仲可怀也,诸兄之言,亦可畏也。

将仲子兮,无逾我园,无折我树檀。岂敢爱之?畏人之多言。仲可怀也,人之多言,亦可畏也。

译文:

仲子哥啊听我讲,不要跨过里外墙,莫把杞树来碰伤。不是爱惜这些树,是怕我的爹和娘。

无时不把哥牵挂, 又怕爹娘来责骂,这事真叫我害怕。

仲子哥啊听我讲,不要翻过我家墙,莫碰墙边种的桑。不是爱惜这些树,是怕兄长来阻挡。无时不把哥牵挂,又怕兄长把我骂,这事真叫我害怕。

仲子哥啊听我讲,不要登我后园墙,莫让檀树枝干伤。不是爱惜这些树,是怕众人舌头长。无时不把哥牵挂,闲话也能把人杀,这事真叫我害怕。

音频选自《李山讲诗经》第29讲

热恋中的少女,情与理的纠缠

文 | 李山(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前面讲过,在郑国的溱水、洧水,到了春天的时候,还有适龄的青年男女自由相会的节日,这一天或者几天,男女可以自由地本着自己的好恶选择配偶。可是在同一个国度、区域,时间上差不多,也有像《将仲子》中的女主人这样的“想吃怕烫” 犹豫矛盾。

“将”在这里读“qiang”,请求、恳求的意思。“仲子”,就是排行第二的男孩子。有位老先生翻译“仲子”为“小二哥”。为什么不是“老大哥”,而是“小二哥”,大概也是来自生活经验吧,一般家庭中的男孩儿,老大老实,老二一般多调皮揽乱。所以,“将仲子”是什么呢?就是请“小二哥”不要翻越我家的高墙了。“逾我里”就是翻我家的墙头的意思。诗篇的她与他的爱情的处境就传达出来了。他们是自由恋爱的,事先没有得到家里父母兄长的同意。

杞柳

“无折我树杞”的句子,就把小伙子那种不管不顾、愣头青的做派表现出来了。同时,墙和树,在本诗中又成为礼法的象征。有意思的是姑娘请求之语,有着明和暗两层意思:明着是拒绝,说因俩人暗地来往的事有被家里大人发觉的危险、所以要仲子以后不要再这样;暗的意思,也是其真实的意思则是提醒,提醒心上人以后再翻墙要讲究技巧,不要不管不顾“扑通” 一家伙,那样会留下痕迹。语语都是拒绝,语语都是暗通款曲。

诗篇中的“树杞”是柳树的一种,柳树有多种,有垂杨柳,有金枝柳,另外还有一种柳,就是杞柳,其枝条可以编筐。我们中国古代,早就会用这种东西编筐。树杞一般是丛生的,而且越伐越茂盛。种植在住宅周围,既可以防护院落,也可以编制器物,是小农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孟子》中说到“为民制产”,就有“五亩之宅,树之以桑”的话,还说要养小猪、小鸡什么的。一直到明朝建立,朱元璋都规定,全国老百姓每家要栽枣树多少棵,榆树多少棵等等。榆树可以盖房子,枣树结的枣儿,青黄不接的时候可以做食粮。总之古代一个小农之家在各种赋税之下生活不易,要多种经营。所以,诗篇无意间也把春秋时期乡村间里的光景表现出来了。

前面几句都是“无逾”、“无折”的拒绝语,接着就来一句“岂敢爱之”。我哪里是爱情、舍不得这树木啊。很明显,姑娘说话,绝不是为家里的经济损失说话,小小树杞,碰坏就碰坏了,可是,问题的严重在于我俩的好事因此要暴露啊!父母早晨起来,发现昨晚还好端端树木被砸坏了,没下雨,也没下冰雹,他各人家很容易就想到是有人翻墙头来着。咱们的事情已经太悬乎了!

一句“仲可怀也”,这里“怀”就是爱恋,把前面两个“无”的禁绝语给证伪了。她不是不要仲子再翻墙来找自己,而是提醒对方以后翻墙要专业点,不要再落了痕迹。

这样的意思,早在宋代的儒生解释《诗经》时就看出来了。看出来可并不代表宋儒就赞成诗篇中女孩子的心意,相反他们很生气,说郑国的女子比卫国的还要不守礼法,因为郑国女孩子在男女情爱上,比卫地的女子主动。古人不明白,郑地诗篇中的女子的活跃,与古老婚姻的延续有关。

精彩预告

第31讲的《周南·卷耳》,写一位女子在采集卷耳的劳动中想起了她远行在外的丈夫,想象他在外经历险阻的各种情况。

想象的情节越丰富,表达的感情越深切,越具有感人的力量。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播呀FM收听热门专辑:《李山讲诗经》之“《郑风·将仲子》热恋中的少女,情与理的纠缠”。

“诗经猜猜猜第5季”现已上线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

回复“诗经猜猜猜”参与活动

即有机会获得

《李山讲诗经》免单资格

《一字一句精读道德经》优惠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