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地震频繁发生。根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9月18日14时44分在台湾花莲县发生6.9级地震,9月17日21时41分在台湾台东县发生6.5级地震。加上前不久,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成都地区震感强烈。

说实话,这么多地震发生在成都周边地区,那有没有可能震中直接在城市中心区域摇一摇呢?为了了解这个问题,我找来了四川的地震带的分布图来看一看。一看吓一跳,印度洋板块和欧亚板块的碰撞造就了世界最高珠穆朗玛峰,四川盆地是刚性块体,挡住了青藏高原向东移动的意图,也给四川境内尤其是川西带了很多地质活跃的地震带。

地震断裂带5公里(地震断裂带)(1)

四川省的地震大多分布在东经104度以西地区,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地震带(区)上。

(1)鲜水河地震带。从甘孜县起,经炉霍、道孚、康定等县,到泸定县南部为止,全带都在甘孜藏族自治州境内,由西北向东南延伸,是四川省地震最多、最强的一条地震带。该地震带上曾发生过8次7级和7级以上大地震,最大的一次是1786年康定泸定间7.4级别地震。最近这次的泸定地震也位于这一地震带上。

(2)安宁河-则木河地震带。北起石棉县,向南经冕宁县、西昌市转向东南方向,再经普格县、宁南县,到云南省的巧家县止,主要在凉山彝族自治州境内。带内曾发生6级和7级以上地震3次,最大的两次是1536年西昌北7.5级地震和1850年西昌普格间7.5级地震,后者造成了2万多人死亡。

(3)金沙江地震带。在甘孜藏族自治州境内,沿金沙江东侧,北起德格县,经白玉、巴塘两县南到得荣县止,沿南北方向延伸,带内曾发生过1870年巴塘7.285级地震和1989年巴塘6.7级强震群。

(4)松潘-较场地震带。主要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境内,包括九寨沟、松潘、平武等县和茂县的较场等地,带内曾发生过7级以上地震4次,最大为1933年茂县叠溪7.5级地震。

(5)龙门山地震带。从青川县起,经北川、茂县、绵竹、汶川、都江堰、大邑、宝兴等县市,到泸定县附近为止,呈东北-西南方向展布,与龙门山脉大体一致,带内曾发生过6.0-6.9级地震5次,最大地震是2008年汶川8.0级大地震。2013年4月20日,北京时间8时02分位于雅安芦山县发生7.0级强震,其为龙门山地震带南段。

(6)理塘地震带。主要在甘孜藏族自治州理塘县境内,呈西北-东南向展布,带内曾发生过1948年理塘7.3级地震。

(7)木里-盐源地震区。在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县和盐源县境内,向南可延伸到云南省宁蒗县,区内曾发生过6.0-6.9级地震5次,最大地震是1976年盐源、宁蒗间6.7级地震。

(8)名山-马边-昭通地震带。北起名山区,经峨边、马边、雷波等县,南到云南省昭通市的永善、大关等县,近南北线展布,带内曾发生7级和7级以上地震2次,最大为1974年永善7.1级地震。

这些地质活跃的地震带都离成都平原较远,但是有两条不太活跃的地震断裂离成都市区也较近,一条是蒲江-新津断裂带,另一条是龙泉山断裂带。

地震断裂带5公里(地震断裂带)(2)

蒲江-新津断裂带,又叫蒲江-新津-成都-广汉-德阳断裂带,从成都市区下方穿过,这条断裂带全长约200千米,西南起自四川洪雅县西部,经蒲江,新津,双流,武侯区,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新都区,青白江区,广汉市,直至德阳市附近附近,蒲江-新津断裂带历史上有记录5级或者5级以上地震共发生2次,最大为1962年7月1日四川洪雅县5.1级地震。另外1943年6月21日四川成都城区华西坝一带曾经发生过一次较强地震,由于当时处于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当时唯一的地震台站被日军占领因此震级数据无法得到准确的测定,根据当时人感觉到的震感和破坏得出震级在5级左右。

龙泉山断裂带位于四川成都市以东区域,龙泉山断裂带全长约200余千米,龙泉山断裂带由2条分支断裂平行分布,龙泉山断裂带西南起自乐山沙湾区附近,经乐山市市区,青神县,仁寿县,龙泉驿区,直至金堂县附近,龙泉山断裂带历史有记录最大地震为1967年1月24日四川仁寿县5.5级地震。龙泉山断裂带最近一次地震是2020年2月3日四川成都青白江区5.1级地震。龙泉山断裂带距离成都市市区直线距离约20余千米,距离成都市第二近的断裂带。

地震断裂带5公里(地震断裂带)(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