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小刚和成龙,在属于他们的喜剧电影门类里,都有了独孤求败般的傲视资本。
可一个人行业里做到顶端后,难免会想换个活法。嬉笑打闹久了,两人都想搞现实题材的严肃正剧。
对于习惯期待一见你就笑的市场来说,这无疑于风险极大的跨界投资,所以两人都吃过亏。
比如冯小刚今年被禁的《芳华》,比如前几年成龙没能公映的《新宿事件》。
成龙跟头跌的更早,所以今年再做尝试时,小心地避开了所有风险,这次他成功了。
1
有人评价这是成龙近年来最好的电影,应该说是不完全正确的。
这的确是部好电影,但如果我们把剧情做缩句后却发现是这样的。
从一开始的恐怖袭击,到英国当局、皮尔斯布鲁斯南代表的中间派和UDI(剧中的爱尔兰恐怖组织)的三方博弈,再到片尾恐怖分子被剿灭,这三段式剧情其实没有成龙也会发生。
不过最重要的,如果没有成龙,很难想象这部电影能够在国内上映。
这部电影是有原著的,改编自史蒂芬·莱瑟1992年出版的小说《中国佬》,英文《The Chinaman》
Chinaman,如果有同学对这个词无感的话,我可以先粘贴一段来自百度百科的描述。
这是19世纪后半段产生的对在美华人的一种非常恶劣的称谓,当时美国人用这个词来称呼加利福尼亚州的华工团体,整个西方也习惯用“中国佬”来称呼那些非法的华人移民。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相当恶劣的侮辱性词汇,其含义就好像曾在美国流行的“(Nigge)黑鬼”一样令人发指。
很少见到百科里用到令人发指这样感情倾向明显的注释,可以说明这不是个好词儿。
如果现在还不清楚这个词有多恶劣的,可以在美国对黑人兄弟喊Nigge试试,相信一定会让你多么痛的领悟的。
我在看片时数了下,全片总共出现了三次Chinaman,都是在剧中人物对成龙气得骂街时脱口而出的话,伴随的轻蔑和侮辱显而易见。
作为电影老江湖,成龙当然知道这是一部这样走钢索的片子,搞不好是要犯错误的。
可人家毕竟是成龙,是拿了奥斯卡终身成就奖,唱着《国家》当着政协委员的老艺术家成龙。
这钢索也只有他一个人能走。
2
原著在改编时几乎大换血,成龙扮演的关玉明本来是个越南人叫阮玉明,为了扬我华威,直接改成广西出身逃难到英国的华侨。
片名也从刺耳的Chinaman改成了低调的 Foreigner。
加上片中成龙百般收敛也挡不住的凌厉格斗,大有中国特种兵单挑外国臭流氓的感觉,所以不少人才会把它当成战狼看,发出扬我国威的感慨。
但实际上恰恰相反,如果哪个演员敢真实得残忍得泼自己人冷水,大概也只有成龙。
在走向国际化的路上,成龙从没像李小龙一样强调民族属性,像李连杰一样摆出严谨正宗的武术套路,或者像吴京一样把国旗穿在身上。
成龙也从来不在意自己的动作是形意拳还是八卦掌,打斗往往借助于各种工具。作为电影里主要的逗乐戏份,他不追求打出水平,只追求打出笑点。
与此对应的,成龙的角色往往是在海外生活的华人,身份跨界各个行业,偶尔有音乐家、国际大盗、考古专家等高逼格形象。
但始终以中底层为主,大多数都是街头警察、中餐馆老板、甚至华人黑帮头子这样的角色。
成龙的打斗往往是为了生计或者利益,往往迫不得已。从《红番区》到《新宿事件》再到《英伦对决》,成龙演绎下的海外华人总是让人看完有些堵得慌。
比如在没有公映过的《新宿事件》里,成龙演了一个偷渡到日本谋生的国人。在他的带领下,饱受欺凌的华人团结到一起,但是却走上了黑帮的道路。
▲《新宿事件》里的“大哥”成龙
虽然最后回归到了惩恶言善的结局,但当地华人团体从齐心协力到一起堕落的过程已足以让人唏嘘不已。
《英伦对决》里,这种残酷的演绎要收敛的多,更多的把它半遮面式的放到了细节中。比如关玉明反复强调自己1984年即获得英国居民身份,比如习惯性地对每个英国大官都点头哈腰。
在处处碰壁后,一不做二不休的关玉明开始用炸药和拳脚逼问恐怖分子的姓名,其中多少让人感觉有主人公对自己不平等待遇的宣泄。
而且影片虽然格调灰暗,但毕竟是描写外国恐怖分子和官僚体系的电影。
所以在成龙细心地处理后,这道有毒的河豚不但能够进入咱中国老百姓的餐桌,更能拿到国庆票房第二,大哥成了大师傅。
3
虽然是票房老二,但比起第一名超10亿的《羞羞的铁拳》,《英伦对决》差了不止一个身位。
故事的背景可能是原因。毕竟恐怖分子的祖师爷,爱尔兰共和军的故事,并不是每个人都感兴趣。
爱尔兰岛原本是一个凯尔特人居住的岛,1801年正式成为大不列颠和爱尔兰联合王国公民。
1845-1852年发生爱尔兰大饥荒,当时的日不落帝国在民族政策上真的不敢恭维,不但不救灾反而还运走粮食,导致全岛一百多万爱尔兰人饿死,埋下了民族仇恨的祸根。
▲英国政区图,直接把南爱尔兰从地球上抹掉了……
一次世界大战后,爱尔兰爆发起义,日不落帝国因为欧洲战场的精疲力尽,不得不承认爱尔兰32个郡中的26个独立,但以保留信仰英国国教的亲英派居住地为由,留下了北部6郡,这就是北爱尔兰。
60年代左派和民族主义思潮崛起,以统一全岛为目标的爱尔兰共和军走上了恐怖主义的道路,搞得英伦三岛腥风血雨,自己也臭民昭著。
90年代末开始,爱尔兰共和军宣布停火,武器封存。按照这个设定,布鲁斯南演的角色就是那时候开始放下武器进入英国政府序列的前共和军领袖。
只不过在片中,他几乎变成了咱们熟悉的大头领宋江,既无法取得招安派英国当局的信任,也讨不了激进派老兄弟的好,落得里外不是人的悲剧下场。
成龙说,通过这个片子最终还是想传递一个反恐的主题,他的确做到了。
片中跟恐怖行为沾边的人,不管是施暴者还是受害者,都没有好结局。尤其是用形象柔弱的女性作为对比,包括成龙片头被炸死的小女儿,卷入恐袭阴谋而被丈夫狠心除去的妻子。
最让人唏嘘的是为了恐怖事业不断投身于各种男人间获取情报的女恐怖分子,明明有着无辜的双瞳却是个无情的杀人魔。
片尾同伴阵亡,她被英国反恐部队处决,临死前展示出了几乎令人敬佩的硬骨头。
可本该柔弱甜美的女子,越硬气却只会越让人感慨,关于恐怖主义的罪恶与虚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