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10月22日,由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转移根据地,于是,二十万人的红军,开始了长达两年的“长征之路”

新时代长征故事(遥遥两万五漫漫长征路)(1)

红军长征的原因

(1)背景

这个其实得从希特勒上台说起了。

新时代长征故事(遥遥两万五漫漫长征路)(2)

都知道德国在一战的时候是战败国,战败之后签订了很多条约,其中有一大部分条约就是用来限制德国军事力量发展的。而在希特勒上台之后,主动撕毁条约,大力发展自己本国的军事力量。但是德国毕竟是个小国,仅仅只有五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哪来的那么多军事资源呢。

新时代长征故事(遥遥两万五漫漫长征路)(3)

别的不说,大家都知道“钨”这种金属吧。在军工生产里,钨的需求量是相当高的。而当时急于扩展军备的德军,非常需要大量的这种金属。

新时代长征故事(遥遥两万五漫漫长征路)(4)

然而当时,全世界,钨的产量有一大半都来自中国赣南。大家一听赣南,或许能反应过来:那不就在当时中央苏区范围内嘛。

大家也知道,当时不管是国民党还是共产党,装备很差。于是德国人就找准机会,你不是装备差嘛,没关系呀,我给你呀;作为条件,你给我资源就好了。

新时代长征故事(遥遥两万五漫漫长征路)(5)

两边互相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于是合作起来,你出装备,我出资源。于是国民党得到了装备后,战斗力大大加强,这时,去国民党军队担任军事顾问的德国人,提出了很多建议,其中一条,就是围剿中央苏区

德军军事顾问对于围剿中央苏区做了非常详细的计划,简而言之就是将红军根据地铁桶一般地围起来,在那派出部分部队骚扰红军,等把红军注意力转移走之后,就可以实施围剿计划了。

计划可以说是非常详细,一旦包围,红军可以说是就此覆灭,绝无生还的可能。那如此的严密计划,又怎么会让红军成功逃脱了铁桶一般的包围圈呢。

这里我们得提一个人,莫雄,可能大家没听说过他的名字,不过没关系。简单来讲就是,他虽然在国民党手底下干活,但其实是个共产党人。在经历过很多波折之后,莫雄担任了赣南那边的行政督察员。

新时代长征故事(遥遥两万五漫漫长征路)(6)

由于这个计划规模庞大,数百名指挥员,将军参与了会议,其中就包括莫雄。莫雄也就顺理成章地拿到了这份详细计划。计划到手之后,他赶紧派人把这份电报发了出去。

那怎么拿到了情报,没有立刻转移呢

(2)李德,博古战术失误

当时,李德作为军事顾问来到中国赣南担任红军军事顾问,说是说军事顾问,但其实李德没有任何的实战经验,以前虽然担任过骑兵师的参谋长,但是没有作战经验,所以真的打起来完全派不上用处。

新时代长征故事(遥遥两万五漫漫长征路)(7)

这里顺便一说,李德能够作为军事顾问并且在后来拥有战斗指挥权,全部“仰仗”于中共中央临时负责人博古。博古搞工运是很拿手的,但是军事,算了吧。而在李德过来后,博古可以说是把指挥权交给了李德。

新时代长征故事(遥遥两万五漫漫长征路)(8)

于是,一个专业不对口,一个没有“实习”经验,俩人共同指挥上万人的红军,抵抗装备精良的国民党军队。

但是,最大的问题在于,李德博古两人采取的战术出现很大的问题。第一,最大的问题就是,要求红军打阵地战,堡垒对堡垒,硬碰硬。当时的红军,差不多三四个人才能分到一把老式步枪,子弹还是个位数。阵地方面,红军的堡垒是“纯天然”的,都是拿泥土和木头做的,反观国民党军队,都是钢筋水泥修建。再说了,红军炮弹那么少,怎么可能打得掉那么多的堡垒。所以,放弃了红军最擅长的运动战,游击战,反而去打正面硬碰硬的阵地战,战斗从一开始就几乎没有胜算了。

新时代长征故事(遥遥两万五漫漫长征路)(9)

第二,两人都是坐在办公室里,用沙盘进行战斗指挥,用彭德怀的话来说“迫击炮放在哪个位置都规定得死死的”。是啊,战场情况瞬息万变,就算再严密的布防也需要一直调整。而这种“远程指挥”,根本无法实时指挥战斗。

新时代长征故事(遥遥两万五漫漫长征路)(10)

“归功于”这两点,红军在战斗初期,非常艰难,第五次反围剿最后失败。

(3)长征开始

眼看国民党军队就要完成“围剿”了,博古和李德也意识到,再这样下去,中央红军会被一举歼灭,而他俩也无法向共产国际交代,于是赶紧制定突围计划,就这样,几十万人的长征大部队,踏上了他们也不知道要走多久的路。

新时代长征故事(遥遥两万五漫漫长征路)(11)

迎来的第一个大难关就是渡过湘江。在这场战役中,红军拼死掩护中央部分撤离,伤亡极为惨重,甚至有部队已经没有完整的建制了。在此情况下,毛泽东放弃原先计划,改为向敌军薄弱的地方突围,前往贵州。

新时代长征故事(遥遥两万五漫漫长征路)(12)

在遵义会议中,终于结束了李德博古的“左倾教条主义”,确立了毛泽东的战术主张。四渡赤水,佯攻贵阳,巧渡金沙江,终于跳出了国民党军队的包围圈。

在长达两年的长征后,红一,红二,红四方面军终于成功会和。工农红军长征就此结束。

新时代长征故事(遥遥两万五漫漫长征路)(13)

这次的长征,出发时有二十万人,而到达目的地时只有三万人。这个比例什么概念,就是假设一个六人间的宿舍,你和你舍友一起出去走了两年,等到目的地时,却发现只有自己一个人了。有的宿舍甚至没有一个人到达目的地。曾经的好友,战友,或许再也见不到了。那是怎样惨烈的战斗。

新时代长征故事(遥遥两万五漫漫长征路)(14)

但是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共产党没有放弃。就如当时说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把火,越烧越旺,烧遍了中国东南西北每一个角落。到今天,我们已然成为了世界强国。

新时代长征故事(遥遥两万五漫漫长征路)(15)

先辈们,当今盛世,您可还满意?

新时代长征故事(遥遥两万五漫漫长征路)(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