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秀域与遨博宣布签订万台理疗机器人采购协议,并计划未来三年内交付完成。

这是一个医工结合的方向很好的开始。

医疗大健康的订单,正刺激着一部分企业的研发转向工业之外的市场。

国内专注大健康成立了14年的连锁巨头秀域,几年前开始宣布向智能健康转型,并开始探索无人理疗的可能性,同时公布了5年内开5000家店的计划。

遨博抓住了这个机遇。这也是目前协作机器人行业的最大单笔意向订单。

这一订单的交付,证明了除汽车、3C等工业行业的主要客户,医疗大健康等新领域的头部企业,也存在无数可能。

可以预见,随着时代发展,大健康等新领域将催生出了更多商业机遇。

而类似秀域等多行业的龙头企业或者隐形冠军,仍然有无数大订单等待着机器人企业去挖掘。

▍新的航向标

为什么提倡关注大健康等领域的商业机会?

因为从政策来看,无论是《“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对于大健康都提出了具体要求。

其中,含“科”量成为大健康产业发展的重要指标,这为机器人的进入打下很好基础。

同时与大健康迎来利好相对应的是人均消费结构层级变化。

2021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净增人口为48万。可见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趋势已经发生了逆转。

大健康产业或许是穷人翻身的机会(单笔万台订单背后)(1)

国家统计局另一组数据则显示,2021年,我国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2115元,增长14.8%,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则实际增长8.1%。

大健康产业或许是穷人翻身的机会(单笔万台订单背后)(2)

随着人均收入和医疗保健消费支出增长,中老年人主动追求和促进身体健康的意愿无疑更强。

而老龄化下消费型医疗服务保持快速增长,必然带动健康消费领域的快速拓展。

中国保健协会相关预测,到2030年,中国大健康产业总规模有望达到16万亿元。可以发现,“健康消费”已经成为人们追逐的新热点。

也正是因此,不少知名企业家都认为下一个经济的风口应当为大健康行业。

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曾经直言道:“中国下一个首富,一定在大健康领域内出现。”

京东刘强东所提出的聚焦健康检测场景的代表产品“京智康智能初筛机器人”已经在2020年服贸会上亮相。

万科前董事长王石现如今则直接转入大健康行业。

细微消费者的改变也佐证了大健康行业热度上升的这一趋势。

阿里巴巴集团公布的2022财年第一季度财报中显示,消费健康类的筋膜枪同比攀升270倍,家用按摩器同比增长55倍。

由此可见消费者对于大健康产业的关注认可度正不断提升。

传统的医疗保健模式也在不断变革,逐渐向防、治、养模式转变,这为健康领域的科技新品带来了全新机遇。

▍万笔订单背后

当然,深挖遨博这笔大订单背后,机遇的前提则是能挖掘需求,同时真正解决问题。

例如秀域推动医疗康养机器人发展,和其门店拓展计划息息相关。

在秀域集团的规划中,就重点提到门店主要集中于一二线城市,而未来秀域希望在三线或以下城市拓展大量新店。

但这种拓展计划因为传统健康连锁机构的模式特点,一度受到技师不足、管理成本高等问题困扰。

大健康产业或许是穷人翻身的机会(单笔万台订单背后)(3)

遨博机器人在挖掘出这部分商业信息后,与多位专家产学研协同,首先重点攻克了机器人的三维人体感知、智能路径规划、柔顺力控、自适应人体跟随等关键技术。

同时又结合靶向热疗、点阵波等传统机器理疗技术,才做出了全球首款理疗机器人案例。

这款机器人在2019年9月工博会上发布,2020年得到秀域认可。

在2020年9月份的工博会上,双方宣布达成合作,共同发布秀域超V热动力AR机器人并推动实现规模化应用。

就介绍来看,该机器人主要在前端携带了末端点阵波工具,可以利用“声波”原理将能量直达皮下舒缓肌肉,声波拍打达到1秒16下,能使得渗透更深、力度更大。

随后在一年多到两年时间里,遨博多次展会都有展出这款智能理疗机器人并邀请观众体验。

大健康产业或许是穷人翻身的机会(单笔万台订单背后)(4)

事实证明,秀域下沉市场发展带来的订单回报率相当不错。

短时间内,借助秀域数千家门店,这款机器人的应用量就一举超过3000台,服务患者超过10万人。

遨博也成为国产机器人首个销量超万台的企业。

这种能把严重的粘连、淤堵,更快速地拨开疏通的机器人也得到了许多消费者的初步认可,提高了秀域的品牌知名度。

大健康产业或许是穷人翻身的机会(单笔万台订单背后)(5)

科技与健康领域的深度结合,是秀域这类企业转型过程中的一次重要尝试。

借助科技手段,助力品牌企业向用户提供更加专业、科学的服务,遨博的机器人应用在健康理疗行业内也应属首例。

万笔订单能否复制到更多行业未尝可知,但不可否认,大健康 机器人确实是一个极具潜力的新方向。

▍一些新领域正在暴发

而且,另一个很重要的现实是,大健康领域的覆盖面并不狭窄。

中国行业研究网发布的《2020—2025年大健康产业发展策略研究报告》显示,目前,我国大健康产业其实涵盖五大基本产业群体。

分别是以药品、医疗器械、医疗耗材产销为主体的医药产业。

以医疗服务机构为主体的医疗产业、健康养老产业。

以保健食品、健康产品产销为主体的保健品产业。

以健康检测评估、咨询服务、调理康复和保障促进等为主体的健康管理服务产业。

大健康产业或许是穷人翻身的机会(单笔万台订单背后)(6)

当然,目前,机器人在医疗大健康领域的应用案例并不在少数。

遨博与秀域的合作,是健康管理服务产业中一个较为典型的案例。

而就机器人企业而言,珞石、Franka、哈工智能等机器人企业其实从2020年疫情后开始也在探索大健康领域这一新方向。

例如珞石机器人就基于xMate开发出了膝关节置换手术机器人。

Franka也曾基于机器人实现了牙医辅助和咽拭子检测案例。

而例如哈工智能投资的磅客策机器人则也有全自动采血机器人以及桌面式采血机器人案例。

大健康产业或许是穷人翻身的机会(单笔万台订单背后)(7)

同时,类似小米投资了做足浴机器人的星曼科技也已经是2021年中旬的旧闻。

▍新机遇仍在出现

不仅是按摩保健这类大健康服务市场增速快,兼容健康和美学概念的赛道都发展非常迅速。

可以说智能机器人的出现,已经使大健康领域正悄然发生着改变。

目前,大健康领域下已经诞生非常多的细分,总体趋势明显向好。

客观而言,智能机器人的应用,在部分流程上替代人工,缩短了手术、保健的时间,也减轻了医疗、服务人员的负担。

这为企业减负、扩张提供基础。

简而言之,所有规模上的门店,机器人技术都具有成熟可批量化应用的空间。

其中,这也和医保减免政策有很大因素。

大健康产业或许是穷人翻身的机会(单笔万台订单背后)(8)

以植牙为例,近几年来种植牙已成为一个全新的暴利行业,动辄上万的种植牙成本不过几百块钱。

但在2月11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副局长陈金甫回应了种植牙集采落地安排计划,确定今年上半年将力求推出种植牙地方集采联盟改革。

种植牙被纳入医保当中,不仅将会使之门店销售降价90%,也将推动该领域的企业进一步实现低成本、高效率的数智化转型。

但据“南华早报”报道,中国牙医严重不足——中国大约有4亿人需要牙科植牙,但每年只有大约100万人接受牙医。

MED 研究院曾对中国的种植牙潜在市场做出了相应的调查和研究,最终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中国的潜在种植牙数量约为1888万颗。

没有高利润,从业者的进入必然减少。但这意味着,中国的种植牙市场依然有着极为巨大的发展潜力。

那么植牙纳入医保降价后,更多考验的将是此类医美企业成本的管控力。

当然,植牙纳入医保也不是朝夕之间的事情,此事很早就已经开始吹风。

这让也早有企业发现趋势,尝试自主开发机器人,实现生态化升级。

目前已经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信息,截至目前,国内已经共有三款口腔种植手术机器人(含软件)获批上市。

分别来自:雅客智慧(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苏州迪凯尔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柏惠维康科技有限公司。

大健康产业或许是穷人翻身的机会(单笔万台订单背后)(9)

除此之外,目前也有仍然舍成医疗等后发企业开发出口腔种植机器人抢入市场。

初步数据显示,该类机器人的手术精度达到0.3毫米以内(人工的平均手术精度则在2毫米左右)。

而相较人才培养时间长、技术水平要求高的传统扩展模式,这类稳定性高、可复制性强的机器人 大健康产业具有明显的优势。

机器人约可缩短70%的手术时间,同时将医生的培养时间五到八年缩短到半年内。

在2020年一年中,口腔机器人相关的企业,累计投资超过数亿元,目前赛道还比较小众,但随着风口的出现,该类市场依然有很多可挖空间。

大健康产业或许是穷人翻身的机会(单笔万台订单背后)(10)

不仅口腔医美,又例如网友关注的植发机器人。

2017年,雍禾就率先引入ARTAS,近两年也开始计划引进或自主研发自动化毛囊检测仪及毛囊移植机器人等高技术手术设备或器械。

目前,植发机器人也开始得到很多国内医美企业的关注。

这类医疗消费机器人的应用,会大大降低类似企业的扩张门槛。

过去人工“植发”的时代,毛囊提取、毛囊重塑,都需要人工手动操作,一次服务时间或长达6-8个小时,这对医生和服务人员的眼睛和颈椎都是巨大考验。

但如果大健康相关服务真的实现9成机器人负担,1成人力负担,就会大大减轻人才方面的培养和工作环境困境,脱离以“人”为中心的扩张模式。

而且智能机器人、仪器基于大数据和自学习能力提供的标准化服务,也在优化着消费端的服务体验。

这都有利于大健康连锁企业在下沉市场快速扩张。

大健康产业或许是穷人翻身的机会(单笔万台订单背后)(11)

同时,以AI、5G、云计算等为代表的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正基于大数据和自主学习能力,不断改变着健康产业的体验方式。

这一改变也正大幅度提高着服务精准性,有利于实现专业化、个性化、数据化管理。

在国家政策等因素的影响下,机器人 大健康市场被进一步扩大,市场潜力也将被进一步发掘。

当然,目前市场刚需驱动较为明显,资本机构助推较多的方向聚焦于医美、口腔等赛道。

但可以说,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健康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动力,机器人 大健康产业已经成为一个新风口。

如今,医疗器械、医药电商、养老、眼科医疗等概念板块相继涌上机器人赛道。

网络化和智能化的科技创新,也促进了医疗、护理、养老、康复、旅游、文化、健身等等这些领域的深度融合。

这让机器人的工作环境,早已跳出了工业生产,朝着更大范围覆盖。

▍结语与未来

凭借更高的专业度,更强的机器人研发能力,专注机器人赛道的企业必然比互联网、健康产业的企业跨界更具优势。

虽然如何结合这些新领域,利用新技术催生新产品、新品牌、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实现行业案例开拓,仍然需要更大范围的商业生态开拓和技术领域深挖与专注。

但考虑到大健康市场法人巨大规模和B端客户需求的分化,仅在中国,大健康的各个领域都有机会跑出超万台订单。在合作开发拿下头部客户订单后,市场回报率与爆发力必然也将能远超人们的想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