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讲话实用素材大全:经典故事,获取共鸣

1、梅花香自苦寒来

据《周末》载:我国第一支特警部队队员技艺高超卓绝。手掌劈叠着的五块砖,二分为十;棍砸头顶,头不伤而棍断;三轮摩托载五人过独木桥,呼啸而去;双枪齐发,个个百步穿杨;徒手格斗,一能胜五;攀十层大楼,30秒如猿猴登顶…·然而,在这些绝技的背后,却是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的泪水、汗水和血水。10公斤负重举枪,每天负重20公斤越野跑一去50公里,潜伏两昼夜不吃不喝……真可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2、一天与一年

阿道夫·门采尔(1815~1905年)是德国油画家和版画家,创作有大量生动的素描和速写,还有风俗画、历史画和风景画等。有一天,一位不知名的画家找到门采尔,向他唠唠叨叨地诉苦说:“我真不明白,为什么我画幅画只需一天的时间,可卖掉它,却要等上一年。”门采尔回答道:“亲爱的,请你颠倒过来试试吧!”“要是你花一年的工夫去画它,那么在一天里准能卖出去。”艺术的价值不在时间,但时间在艺术家那里可以创造有价值的艺术。这就是说,只有坚持不懈地潜心刻苦劳动才是成功之路。

3、鲁迅嚼椒取暖

15、商鞅取信于民

商鞅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改革家。公元前359年,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始实施变法。变法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事业,必须做到有令必行,有禁必止。为了取信于民,商鞅想出了一个办法向人民展示自己变法的决心。

一天,他命人在城南门立了一根三丈高的木杆,贴出告示:“谁把这根木杆扛到北门口,赏黄金十两。”围观的人很多,大家觉得很新奇,可谁也没动木杆。不久,又出了一张告示:“谁把木杆扛到北门口,赏黄金五十两。”这时,一位大汉上来,扛起木头就走,回来后,商鞅当众奖给大汉五十两黄金。

商鞅讲话算数,大家都相信了地。从此,商鞅的变法顺利实施,人们遵纪守法,争着为国家出力,谁也不敢触犯法令。

16、卫文公勤俭强国

公元前660年底,游牧部族狄人攻伐卫国,因卫懿公昏庸无道,卫军一触即溃,卫国灭亡。卫文公被迫流亡过黄河,收拾卫国遗民6000来人,后在齐桓公的帮助下,才勉强在楚丘安下身来,重整旗鼓,开始漫长艰辛的复国大业。卫文公掌政后,衣食颇为俭朴,劝导农民努力务农,大力兴办教育事业,选用贤能之人,对百官制定法规、职责,经过20多年的努力,卫国的军队由复国之初的30余辆战车,发展成为一支拥有300乘战车的颇具规模的军队。

17、钱唐抬棺死进谏

明朝有位叫钱唐的刑部尚书,此人忠于职守,敢于直言谏诤,匡正君主过失。一次,皇帝朱元璋通告全国,从简办理对孔庙圣殿的祭奠大典,并决定把孟轲的神位从孔庙里撤出去,原因是孟子有过“民贵君轻”说法。朱元璋同时还规定:这件事谁也不准进谏。

钱唐知道此事后,决定冒死进谏皇上,旨在维护礼教。这天,他抬着一副棺材,直挺挺地站在阶前。朱元璋很气愤,要他滚出去,否则要射死他,他回答说:“射吧!怕死我就不来了。”朱元璋手下“嗖”的一箭射来,钱唐应弦倒下,但他口中说道:“我为孟轲而死,死有余荣!”这场面太令人难堪了。朱元璋只好叫人马上把钱唐扶到朝房,命令太医赶快为他治疗箭伤。后来,朱元璋只得修改有关条文。

18、鲁迅投笔从戎

鲁迅在青年时代就立志献身于祖国的振兴。“我以我血荐轩辕”,表达了他的这种崇高理想。他曾几次改变专业。起初,他考入水师学堂,后改入矿务铁路学堂,学习自然科学,以图报国。后来他留学日本,他从外国历史数科书中得知,日本“明治维新”和西方医学有关,于是他决定学医,以促进人们对于“维新”的信念。然而,当他从电影上看到一个替俄国做侦探的中国人被砍头示众而一群健壮的中国人麻木地充当看客的情景时,决定弃医从文,用文艺来改变人们的精神。此后,他便用那支战斗的笔,写出了一篇篇讨伐恶势力的檄文,成为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

19、愚公移山矢志不移

相传古时候,在冀州南部,有两座大山:太行山和王屋山。这两座山方圆七百里,高有万丈。北山有位叫愚公的老人,快90岁了,对着这两座山,高山阻挡了他家的通道,进出很不方便。于是愚公召集全家人商量,决定搬开这两座山。大家说干就干,每天挖山不止,全家大小都参加。他的行动为许多人不理解,有个叫智叟的老头劝他们不要傻干。但愚公决心已定,继续移山。

这件事后来感动了天神,天神命人把这两座山背走了,一座安置在朔东,一座安置在雍南。

20、勾践卧薪尝胆

春秋战国时,越国和吴国交战,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被俘,在吴王宫中养马3年。3年后,勾践被吴王夫差释放。回国后,勾践奋发图强,谋划兴越灭吴的复仇大业。为了磨炼意志,激励决心,他放弃一切安逸舒适的享受,过着十分艰苦的生活。每天晚上睡在柴草堆上,在屋里吊着一只苦胆,起床前后和吃饭前都要尝一口胆汁的苦味,为的是使自己不忘过去的耻辱和痛苦。这样艰苦奋斗了近10年,越国终于变弱为强,兵精粮足。不久,越国又与吴国交战,吴国大败,夫差自杀。

21、花木兰替父从军

花本兰是西汉初年人,他父亲名叫魏应。家中虽然生活简朴,但和睦安详。当时,汉文帝下令征兵抗匈,花木兰父亲也在应征之列。可偏就在这时,父亲重病在身,无法从军。万不得已,花木兰决定女扮男装,替父从军。从此,花木兰跟随军队转战千里,驰骋沙场。整整12年,她作战十分勇敢,屡立战功,受到人们的爱戴。开始,谁也不知道这位勇敢的战士竟会是位裙钗女子,直到很久以后,花木兰荣归故乡,女扮男装的事迹才逐渐传开。人们惊叹不已,不仅佩服她的胆识和勇气,也为她替父从军的孝心所感动。

22、张海迪身残志坚

张海迪5岁时患脊髓血管瘤,脊椎动过4次手术,脊椎板被切除6块,造成高位截瘫,胸椎以下的肢体全部失去知觉。从那时起,她再也没能行走一步。但是,她挺起精神的脊柱,自学中学全部课程。后来,她又自学英语、日语、德语和世界语,翻译了几十万字的外文著作和资料。她还自学针灸,为群众针灸了1万多人次,分文不取地治好了许多被大医院判为“不治之症”的患者。张海迪被人们誉为“当代中国的保尔”。

23、琴纳自信成功

琴纳是英国医生。他经过多次实验证实:用牛痘接种,可以预防天花。没想到这一结论被当时许多人认为是冒天下之大不韪。有人说他亵渎神明,有人指责他把人当牲口,有人提议剥夺他行医的权力,有人建议把他开除出医学会。但对这些世俗的偏见和恶意的攻击,琴纳不予理会,他坚信自己的结论。

不久,科学证明了他的正确。他依靠自信,打开了免疫学的大门,并因此拯救了无数人的生命。

24、准备完毕

著名探险家约翰·戈达德,44年前,当他还是美国洛杉矶郊区一个没见过大世面的15岁的少年时,就列表写下了气势不凡的《一生的志愿》。

他立下志向,要创造实现下列目标的“机会”:尼罗河,亚马逊河和刚果河探险;登上珠穆朗玛峰、乞力马扎罗山和麦特荷思山;驾驭大象、骆驼、鸵鸟和野马;探访马可波罗和亚历山大一世走过的道路;主演一部《人猿泰山》那样的电影;驾驶飞行器起飞降落;读完莎士比亚、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著作;谱一部乐曲;写一本书;游览全世界的每一个国家;结婚生孩子……·他一共列了127个目标。之后,他就顽强地实现着这些目标。多少年来,经历了18次死里逃生,他终于实现了其中的106个。

他有一句气吞山河的誓言:“一有机会来临时,我总是‘准备完毕!”

25、成功不分先后

莫扎特3岁就熟练地弹奏钢琴,并能记住只听过一遍的乐段。

肖邦7岁创作了“G小调波罗乃兹舞曲”。

爱迪生10岁在他父亲的地下室里建立了一个实验室。

珍尼·奥斯汀21岁开始写她的第一部名著《傲慢与偏见》。

海伦·凯勒22岁出版了她的自传。

肯尼迪43岁当选美国最年轻的总统

玛格丽特·撒切尔53岁当选为英国第一任女首相。

丘吉尔65岁成为英国首相,开始与希特勒作划时代的斗争。

安娜·玛丽·罗伯逊75岁开始学画,80岁举办个人画展。

大提琴家帕布罗·卡萨尔斯89岁举行音乐会。

26、“耻辱戒指”

加拿大的一座钢架桥因工程师设计错误而倒塌,这位工程师的母校—某工程学院便出资买下了全部废钢材,用其中的一部分制成戒指,发给每位学生,名之为“耻辱戒指”。是的,桥的倒塌揭示了设计者的罪过,而这又何尝不是对其母校的极大玷污呢?然而,圣洁的殿堂终究没有选择对瑕疵的掩饰,而是通过一枚小小的戒指让所有后来者明白—前车之鉴,后事之师。这一枚枚“耻辱戒指”折射出的勇气的光辉是无限的,真正的成功者不会因为鲜花与掌声放弃崇高的追求,即使是面对暗淡,他也将坦然。

27、夏菊花绝技秘诀

夏菊花是我国现代著名杂技演员。她顶碗技艺高超,令人叹为观止。有位青年学生惊羡她的技艺,登门求教,很想知道她练成这手绝招的诀窍。夏菊花把这位学生领到自己的房间,指着床下成堆的碎碗说:“这就是。”碎碗,是她无数次失败的记录。从这里,人们可以领略失败是成功之母的道理。

28、艺术家的良心

大型电视连视剧《水浒传》中鲁智深的扮演者臧金比。为了把人物演得更加逼真而采取紧急增月巴的办法。“涮羊肉要最肥的,鸡蛋一天十几个,饭前一把乳酶生,饭后一把酵母片,睡觉之前灌啤酒…,…”就是这样,短短两个月里,他的体重硬是增加了23公斤,人家告诉他,这种非正常性增肥是要折寿的。可是他并不后悔,说:“一要对得起古人,老祖宗留下那么好的文化遗产;二要对得起‘上帝’,尊重观众得拿出实际行动;三要对得起艺术家的良心,这是咱自己的事业嘛。”

领导讲话稿中幽默例子(领导讲话实用素材大全)(1)

29、姜太公钓鱼

姜子牙,也就是姜太公,很有才华,以打鱼为生,在渭水河畔过着隐居生活。有一天,姜子牙照常坐在河边钓鱼,但是用的却是直钩。外出打猎的周文王的随从见了,奇怪地问:“你这样能钓到鱼吗?”姜子牙说

“我姜某钩的并不是鱼,而是天下的王和侯,愿者上钩啊!”那位随从立即报告周文王,周文王很惊奇,就亲自拜访他。姜子牙看见周文王来了提钓竿,得意地说:“大鱼终于上钩了!”周文王经过与姜子牙交谈,发现他确实是一位人才,就用车把他接回去,拜为军师。

30、史丰收喜欢口算

我国的史丰收被誉为口算最快的人。

他可以在几秒钟内完成多位数的加、减、乘、除、开方、乘方等口算,其运算速度可以同普通电子计算机相比。他从小对数学有着浓厚兴趣,在10岁时就一心琢磨从前往后的计算方法。他有空就算,有时用草在地上算,有时用粉笔在墙上算,经过多年摸索,创造出《快速运算法》,被破格录入中国科技大学。

31、耿弁有志事者竟成

据《汉书》记载,东汉时期的著名将领耿弁,幼年时见到操练兵马的场景,便立志从军,建立伟业。他加入了刘秀的军队之后,在南阳时就建议消灭占据青州十二郡的张步,刘秀当时以为他口气太大。过了一段时间,刘秀才派他去攻打张步。张步实力很强,在战斗中,耿弁受了伤。部将建议休战待援,耿弁严词拒绝,坚持战斗,终于打败了张步。刘秀来到军中慰劳,称赞耿弁功过韩信,并说:“从前你建议攻打张步,我认为难于成功,如今才知道,有志者事竟成啊!”

32、苏轼嘲笑短志人

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曾在《志林》中,以嘲笑的笔调写了两个读书人谈论志向的故事。

过去,有两个读书人,贫困而又志短。一天,他们谈起了各自的抱负。一个无限感慨地说:“吾平生不足,唯饭与睡耳,他日得志,当吃饱了便睡,睡醒了再吃。”另一个则显出高他一等的样子,说:“我则异于是,当吃了又吃,何暇睡也。”

人类自古就鄙视这种“猪栏”的理想,历史一贯嘲讽这种只知吃睡的庸人。

33、贫僧志坚选南海

清代彭端淑在《为学一首示子侄》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四川边远的地方有两个僧人。一个很穷,一个很富,有一次他们谈论去南海,两个人都有志要去。富僧看不起贫僧,说:“你靠什么去南海?”贫僧回答:“我一瓶一钵就够了。”富僧讥笑说:“我几年来,一直想雇船去,还没有成功,你凭什么能去!”到了第二年,贫僧居然从南海回来了,富僧见了他很觉惭愧。四川距南海不知道有多远,富僧不能达到,而贫僧却了,这说明只有志坚才可以成事。

34、李世民“以人为镜”

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很有作为的皇帝,他平时以人为镜,从谏如流,深受臣民敬爱。

魏征是唐太宗手下一名非常有名的“谏官”,经常劝唐太宗应以隋亡为教训,要太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并以“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这一警言相劝诫,劝其“任贤受谏”,他因此深受太宗的器重。

唐太宗平时虚怀若谷,有错就改。有一次,他很器重的大将党仁弘在做广州都督时贪污公款,他不仅包庇而且还把党仁弘的死罪改为流放,后来他发觉自己做错了,于是要亲自到京城的南郊去住草房,吃素食,向上天谢罪三日。

他对大臣们说:“我作为一国之君,应该严于律己,办事要按法度,但我不顾法度,一意孤行,我无法原谅自己啊!”

35、千金买邻

我国古代有一个“千金买邻”的故事,说的是南北朝时一个叫宋季雅,为了跟着著名学者吕僧珍做邻居,花了1100万钱,在吕僧珍的屋旁买了一栋房子。别人对他说,价钱太贵了。他却说:“不贵,不贵,100万是买房,1000万是买邻的。”看来,宋季雅懂得这样一个道理:与有学问的人交友,得到的教益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

36、梅兰芳虚心讨教

有一次,梅兰芳唱罢京剧《杀惜》之后,观众大声喝彩。只有一位衣着朴素的老头喊道:“不好,不好!”梅兰芳不待卸装,立即找到这位老人,恭恭敬敬地向他讨教说:“说吾孬者,是吾师也。先生言我不好,必有高见,请不吝赐教,学生决心亡羊补牢。”当这位老人指出他戏中台步有误时,梅兰芳面带喜色,连声称谢不止。

37、爱因斯坦虚怀若谷

爱因斯坦取得成绩越大,受到称誉越多,越感到自己无知。他曾谦虚地说:“用一个大圆圈代表我所学的知识,但是圆圈之外是那么多的空白,对我来说意味着无知,而且圆圈越大,它的圆周越长,它与外界空白接触面也越大。由此可见,我感到不懂的地方还多得很呢。”

38、让人三尺

清代著名书法家何绍基在京做官期间,为人豁达。一天收到家书封,说是家中为三尺屋场地基与邻居争执,闹得几动干戈,要他速归。何绍基一笑,提笔复函写道:“万里家书只为墙,让人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39、谢灵顿改过自新

英国著名的生理学家谢灵顿早年丧父,无人管教,年轻时期到处惹是生非,坏事做绝,被人们称为“文盲加流氓”式的人物。后来,他爱上了个农场挤奶女工,当他向她求婚时,却遭到断然拒绝。女工说:“你这样的人不务正业,无所事事,我宁愿跳到泰晤士河淹死,也不嫁给你!”姑娘的话深深震撼了他的心灵。从此,谢灵顿刻苦学习,发愤读书,后来终于成为神经生理学的创始人。

搜索关注深圳演讲口才新纪元

搜索关注深圳演讲口才新纪元

搜索关注深圳演讲口才新纪元

获取课程资料,学习更多演讲、说话、人际沟通技巧!更多惊喜内容等你来发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