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原标题:划定实习管理“红线” 教育部回应以实习名义组织学生到企业生产“流水线”务工的现象,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有关实习管理的最新规定?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有关实习管理的最新规定(划定实习管理红线)

有关实习管理的最新规定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原标题:划定实习管理“红线”! 教育部回应以实习名义组织学生到企业生产“流水线”务工的现象

在教育部今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相关负责人表示,实习问题是热点问题,是实践教育的重点环节,由于实习涉及主体多、工作链条长,加之疫情影响,出现了一些单位和个人以实习名义组织学生到企业生产“流水线”务工的现象,影响恶劣。对此,教育部高度重视,深入调研分析,一方面,指导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全面排查,建立工作台账,督促指导核查整改;另一方面,联合人社部、工信部等八部门对2016年出台的《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进行了修订。与原《规定》相比,新《规定》进一步明确了实习参与各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规范了实习各环节过程的基本要求,有几个重大突破:

一是进一步强调学生实习的本质是教学活动,将“跟岗实习”“顶岗实习”统一叫“岗位实习”,对符合条件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厂中校、校中厂、虚拟仿真实训基地等,都作为实习单位,丰富了实习的形态,重在强化实习效果和实习安全。

二是聚焦职业学校实习治理水平提出了一系列措施。要求实习单位必须经校党组织审议并对外公开;实习中如果遇有突发事件或重大风险,要按照属地管理要求做好分类管控;支持结合学徒制培养、中高职贯通培养等合作模式探索实践性教学改革。

三是推动优先选择与学校有稳定合作关系的单位作为实习单位,同时鼓励和引导相关单位等按岗位总量的一定比例,设立实习岗位并对外发布岗位信息。加快推进学生实习保险全覆盖。

四是加强部门和地方协同配合。教育部门会同有关部门鼓励支持学校和实习单位开展学生实习,同时对违规行为严肃追责问责;要求跨省实习须事先经学校主管部门同意,按程序报省级主管部门。

五是划定了实习管理的“红线”,并有针对性地明确了处理规定,切实保障实习学生的合法权益。首次配发了《实习协议示范文本》,明确了必须由职业学校、实习单位、学生三方签署协议后方可实习。

同时,教育部还向社会公布了教育部和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实习管理监督咨询电话,也要求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职业院校要进一步畅通信息渠道,只要遇到实习有关问题,就可以直接向学校、所在省厅或教育部反映。教育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定期组织自查、加强日常监管,深入开展实习专项排查,对违规行为严肃追责问责。指导各地教育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制定实施工作方案,指导实习各方规范签署和履行《实习协议》,提高实习管理信息化水平。

(总台央视记者 高晨源 魏帮军)

责任编辑:迟语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