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大类汉字(汉字解象87鄙夷)(1)

啚(bi),甲骨文字形,从囗(wéi)从㐭(lǐn)。

陈梦家认为,㐭像露天的谷堆之形,今天的北方农人在麦场上,作一圆形的低土台,上堆麦稈麦殻,顶上作一亭盖形,塗以泥土,谓之“花篮子”,与之相似。

㐭,《说文》谷所振入。宗庙粢(zī,祭祀用的谷物)盛,仓黄㐭而取之,故谓之㐭。从入,回象屋形,中有户牖。

㐭,从入从回,回是房屋,就是仓库,高举粮食倒入仓库,开有门窗,是用来散发粮食囤积蒸热的。其实甲骨文㐭是露天谷堆的整体形象,△是亭盖,许慎作入,是就小篆字形而言的,房屋、门窗也有点牵强,不过粮仓总体没错。

七大类汉字(汉字解象87鄙夷)(2)

摄影 杭承政

许慎把㐭、啚和啬联系起来,《说文》啬,爱濇也,从来从㐭。来者,㐭而藏之。来是麦子,㐭是仓库,把麦子放到仓库里。爱濇,爱惜粮食。

啚,《说文》啬也。从囗㐭。㐭,受也。段注:啬也。下文云:啬,爱濇也。水部曰:濇,不滑也。凡鄙吝字当作此。鄙行而啚废矣。论语鄙夫,周书鄙我周邦,皆当作此。从囗,音韦,囗犹聚也。从㐭,㐭,受也,㐭所以受榖(gǔ谷)。引伸之凡受皆曰㐭。聚而受之,爱濇之意也。

啚,囗是围城,㐭在囗外,粮仓在城外,小篆鄙字添加了义符邑(阝)来特别标明。鄙字流行了,啚字就废弃了,啚是鄙的初文。

陈梦家认为,鄙,当为都城之外居住的地区,聚若干小邑而成。所以鄙意指边远之地,引伸出粗俗、浅薄义。

七大类汉字(汉字解象87鄙夷)(3)

夷,甲骨文字形,由两个部件组成,一个是矢,也就是箭,箭杆上系拴着一条长长的绳子。夷的本义是带绳子的箭,射猎发出后可以用绳子把箭收回来。后来另造矰字替代了这个意思。

箭的形态后来讹变为大,缠绕的绳子变成弓,于是夷字构形被理解为:从大(为正立之人形)从弓,合起来表示人持弓。许慎未见过甲骨文,根据小篆字形解为从大从弓也情有可原,而且弓多少跟箭还有点关系,也实属不易。

古代东方部族多以弓箭为武器,因此“夷”又用来指东方部族,《说文·大部》夷,东方之人也。后泛指中原以外的各少数民族。

七大类汉字(汉字解象87鄙夷)(4)

摄影 金利达

鄙和夷都指非中心之边缘,又都有跟雅正相反的粗俗义,便合成一词:鄙夷。

韩愈《柳州罗池庙碑》柳侯为州,不鄙夷其民,动以礼治。这里的鄙夷,既可以解释为轻视,鄙薄;也可以直接解释为本义,不把民众看成远方的少数民族。鄙夷,又称为蛮夷。《书·舜典》柔远能迩,惇德允元,而难任人,蛮夷率服。讲的就是舜厚德怀远,周边的少数民族全都顺服,是落后向先进看齐。

鄙夷一词之所以产生蔑视、看不起的意思,正是缘于诸夏对周边少数民族的歧视。鄙夷两个字的解释,似乎已经不需要文献来印证,毋宁说汉字就是最重要的经典。面对如此强大的文化力量,难怪雍正要煞费苦心。

七大类汉字(汉字解象87鄙夷)(5)

摄影 阿寿

曾静因为反对雍正这个“蛮夷”皇帝,被定了谋反罪投入大狱,雍正颇有耐心地完成了对其的思想改造,这位头号思想犯居然说“圣人不必出于一地”,这个马屁拍得雍正爽歪歪,圣人也可以诞生于关外,分明是说做皇帝的也可以是蛮夷,此话出自思想转变者之口不就更有说服力?

《论语·子罕》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孔子想去九夷住,说明华夷之分并非判若鸿沟。关键问题是边远落后地区,去了会怎么样,孔子很有自信,可以使蛮夷之民转而成为诸夏之民。既然可以顺转,为何不可反转?这就为蛮夷当皇帝找到了理论依据。

为您链接

汉字解象(86)经典

汉字解象(43)吝啬

象思维(111)引经据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