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濑粉有四个发源地——佛山高明、东莞厚街、中山三乡和广州西关。其中有相传濑粉的制作工艺是明代时候,由居住在高明的瑶人传授给汉人,起源已有数百年历史。

我很少吃濑粉,但前段时间去高明某景区玩时,发现周边都是清一色的濑粉小摊,于是点了一碗,津津有味地吃起来。

在吃的时候,我想起了鹤山有个地方也跟濑粉有关,它就是宅梧镇。

广州哪里有正宗的濑粉吃(让很多鹤山宅梧人念念不忘)(1)

关于宅梧濑粉的历史渊源,几乎没什么资料有记载。偶然看到一篇关于宅梧文化习俗的文章,里面有一小段文字,提到了濑粉。

解放前,宅梧民间节日,一年之中,共有二十多个,但解放后,由于有的节日习俗迷信色彩很浓,故废止。改革开放后,有十多个节日习俗保留下来,并具有一定的含义。

"田了"节(农历七月中的一天),原又称烧衣节。所谓"烧衣",是指太公婆母烧农舍饭,向已故的亲人,祈求保佑祈福。不过,随之时代进步,文化发展,人们对神力的迷信也逐渐淡化,进而讲究饮食和娱乐。

所谓"田了",就是人们经过夏收一个多月的艰苦农活,洗脚上田了,应庆贺一下,故称做"田了"节。宅梧人过田了节,最具特色的是制作濑粉过节,宅梧人制作的濑粉,手工精细,细韧嫩滑,加上配料,美味可口,独具一格。

另外,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宅梧人早上也会吃上一餐濑粉。

——宅梧乡土

广州哪里有正宗的濑粉吃(让很多鹤山宅梧人念念不忘)(2)

每个地方的调粉配方、汤底、配料不尽相同,各具风味。而唯一相同的,是“濑”粉必须靠“濑”。

在宅梧的大街小巷,濑粉店不少。有些濑粉店店面不大,全靠店主一人制作和售卖,然而一开就是数十年。有些濑粉店几经搬迁,位置偏远,闻讯而来的老顾客仍旧每日光顾,感受那一碗最暖人心。

“那一碗最温暖人心”

凌晨,天还没有亮,开早餐店的巢姨已经起身,等待着顾客的到来,准备制作宅梧人家喻户晓的食材:濑粉。

广州哪里有正宗的濑粉吃(让很多鹤山宅梧人念念不忘)(3)

优质的大米是农民的辛劳成果,也是上天的恩赐,巢姨将准备好的大米放在椿里磨粉,看似简单重复的机械劳动,已经好少人用这种传统的方法制作濑粉。

经过75分钟的重复动作,稻米得到充分的研磨,正因为有这样复杂的工序,才能让米浆顺滑不含粒,濑出又长又韧又爽又滑的粉条。

广州哪里有正宗的濑粉吃(让很多鹤山宅梧人念念不忘)(4)

濑粉成型的关键也要看时机,不能太早不能太迟,准备一个大锅烧水,水要保持65-70度 ,将打好糊装进成型器中,在热水上来回挤压,濑粉便可成型。

将成型的濑粉捞起,放进冷水里“过冷河”,捞起即可。时机对了,步骤对了,凡事都有可能。

广州哪里有正宗的濑粉吃(让很多鹤山宅梧人念念不忘)(5)

配上姜葱花生等配料,再淋上黄豆猪骨汤,一份温和暖心的濑粉就做成了。

一切看似不经意,一切其实早已将浓浓的真情融汇于美味佳肴之中,这样来之不易的食材,配合朴素直接的食用方法,使得这份食物显得更加深入人心。

广州哪里有正宗的濑粉吃(让很多鹤山宅梧人念念不忘)(6)

一份简单而温暖的濑粉,让人没需要考虑得太多,让人的思想也变得单纯,美味的东西就是美味,这不就够了吗?细细地咀嚼,感受那份细致,爽口且绵长。

(备注:文中记录“巢姨早餐店”的时间是在2017年)

“人世间,流浪人归,亦若回流川”

濑粉在宅梧人的心目中仿佛就是那位熟悉的朋友,它有可能是你上学途中熟悉的早餐,也可能是你喜庆日子里餐桌上的必备,亦有可能是加班后疲惫不堪被沉重的工作压得透不过气希望在深夜食堂里寻找安慰的心灵鸡汤。

此刻,身在远方的宅梧游子,你是否也希望吃上一碗濑粉,寻找那种熟悉的味道,让人心满意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