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东西”为什么不说“买南北”?

古往今来,“买东西”这个词已经成为人们约定俗成的习惯用语。

一说到需要购置物品,我们随口都会说要去“买东西”。

就连骂人的时候,我们也会说某某人“不是东西”。

“东西”好像成了一个万能的词语代表,那么有没有人想过,我们为什么不说“买南北”呢?


人花钱买的东西(买东西的真正来源)(1)


其中一种说法是,用 “东西”指代物件源自唐朝都会长安城的贸易区——“东市”和“西市”。当时长安是世界首屈一指的繁华都市,世界各地的商品汇集于此。因此人们说“买东西”,就是说可以在西市、东市买到你想要的任何物品。

在长安城中,“东市”在上流住宅区,“四方珍奇,皆所积集”(《长安志•东市》)主要服务于达官贵人等上层社会,而“西市”则是CBD中心商圈,不仅是提供生活用品的大众平民市场,更是包含大量西域、日本、韩国等国际客商在内的超级市场,可以称得上是海外购的集散中心。

人花钱买的东西(买东西的真正来源)(2)


简单的说东市就是奢侈品市场,西市就是世界贸易市场。“东市”主要服务于达官贵人等上层社会,而“西市”不仅是大众平民市场,更是包含大量西域、日本、韩国等国际客商在内的国际性大市场。唐代“西市”占地1600多亩,建筑面积100万平方米,有220多个行业,固定商铺4万多家,被誉为“金市”,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商贸中心。

据《长安志》载:“万年县户口,减于长安。又公卿以下居止,多在朱雀街东,第宅所占勋贵。由是商贾所凑,多归西京……自此之外,繁杂稍劣于西市矣。”而西市商业较东市繁荣,是长安城的主要工商业区和经济活动中心,因此又被称之为“金市”。

人花钱买的东西(买东西的真正来源)(3)

西市包括了超过两百个行业和四万家商铺,被誉为“金市”,所谓“买东西”的泛指也正是由东西市而起,除了药铺,茶肆,布匹和骡马,长安的食物也特别出名,各种花样层出不穷的米、面等为主的主食,唐朝“世重饼啖”,还加入了外来的胡饼。白居易的诗中便提到胡饼名店辅兴坊,《寄胡麻饼与杨万洲》“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炉。寄予饥谗杨大使,尝看得似辅兴。”如此可见,在唐朝已经出现了所谓的网红店。

有笔行、铁器铺、肉店、赁驴子的、造胡琴琵琶的、印刷书本的、卖绫罗绸缎的,当然还有酒肆、饭馆……据说有二百二十个行当。

这里的商行和货物却要比东市丰富,吃穿用,行行都有,要尝美食,有酒肆、茶楼、饭馆、饼团子铺、果子行、鱼行,要穿新衣,有绢行、帛肆、绸行、大衣行、帽行,要装点形容,有首饰行、珠宝行,日用杂物,有秤行、油靛行、炭行、灯烛行、磨行,求医问药,有药行、饮子行,一句话,西市,啥都有!


人花钱买的东西(买东西的真正来源)(4)


而作为生活在唐长安城的居民,更为幸福的是,不出城门就可以享受到海外购!这与唐朝胡风盛行有关。

店铺也多种多样,有药铺、面点店、肉铺、果菜店、服装店、等等。这些商号卖的都是我们常见的东西,也是生活必需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