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派新闻特约评论员 王石川

近期,青麦被毁事件频发。一起是,“五一”假期前,河北省石家庄市元氏县某开发商利用夜色出动铲车把已经抽穗结粒的麦子铲毁。另一起是,“中原粮仓”河南的一些农民提前收割青麦,称是用作饲料,一亩地可卖1500元,甚至超过2000元。

当前小麦已进入灌浆期,正是增粒重保产量的关键期。成熟在望,毁于一旦,着实可惜。如果说农民割掉青麦卖作饲料尚属再利用,那么铲毁已经抽穗结粒的麦子,实属暴殄天物。

后续报道显示,石家庄市元氏县已责令涉事开发商停止施工,并依法追究相关责任;同时,责任部门、镇村干部面对面与涉及农户沟通,协商赔偿事宜。河南毁麦用于青贮饲料也被叫停,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在全省范围内下发“特急”内部明电要求,从现在开始到麦收结束,任何地方、任何单位、任何人员不得以任何理由毁麦或将小麦用于青贮饲料。

两起事件之所以引发轩然大波,一是挑战了大众的朴素认知,毁麦不只是面临简单的道义负担,比如在古代,“大小将校,凡过麦田,但有践踏者,并皆斩首。”二是挑战了粮食安全这一“国之大者”。

仓廪实,天下安。保障粮食安全是天大的事,容不得半点麻木,也容不得半点麻痹。尽管从量上看,铲毁麦田和收割青麦都不算惊人,但让人心理不适,乃至忧心忡忡。对我们这样一个有着14亿多人口的大国来说,农业基础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和削弱,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稳定耕地面积、稳定粮食产量,保障粮食安全,才能端牢中国饭碗。

季节不留闲,土地不留空。中央已明确,今后主产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都有责任保面积、保产量,主产区要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主销区要切实稳定和提高粮食自给率,产销平衡区要确保粮食基本自给。在这种背景中,哪怕毁掉一垄麦田、损坏一株青麦都让人心痛。

回到两起毁麦事件上,应探究这些事件何以发生?有报道称,一些农民收割青麦卖作饲料,超过麦子成熟后再卖掉的收成,前者一亩地可卖1500元,后者一亩地可卖1200元。如果此说属实,则不正常,此事应彻查,弄清来龙去脉,寻求源头治理,而不是一味地叫停和查处。

至于开发商利用夜色出动铲车铲毁已经抽穗结粒的麦子,则需依法严惩。无论开发商有什么背景,无论开发商打着什么旗号,这种公然毁麦行为都是恶劣的。事实上,近年来一些开发商毁田现象并不少见,对法律的蔑视,对世道人心的无视,都已到了令人无法容忍的地步。

“五谷者,万民之命,国之重宝。”自古以来,中华民族都有敬畏粮食的传统,今天我们敬畏粮食,不只是为了填饱肚子,还有涵养现代文明的含义。动辄浪费食物、肆意糟蹋粮食,不可能赢得尊重,也不可能闪耀文明气质。

曾强调,“在吃饭问题上不能得健忘症,不能好了伤疤忘了疼”。总体看,我国粮食安全基础仍不稳固,粮食安全形势依然严峻,什么时候都不能轻言粮食过关了。提高政治站位,守护粮食安全,我们每个人都要加把劲。

毁青麦事件制止没有(青麦被毁事件频发)(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