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是人类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一脉相传,而《易经》则是中华文明中最古老的典籍之一。伏羲氏“一画开天”即是“易”文化的根源也是中华文明的肇始,可以说,中华文明与“易”是同时产生的,二者“同出而异名”。“易”者上日下月,代表着日月交替,与时俱进,并且随着社会状态的不同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形式。


正如孔子在他的“读书笔记”系辞中说道,“易”“百姓日用而不知”。中国人一直在“易”中生活而没有知觉,如同鱼在海中遨游而不知水为何物。《易经》中有三句话非常重要,对国人产生非常大的影响,今天笔者试着和大家一起来分享这三句话,读懂方能成就大格局,大事业。


一、无平不颇,无往不复


出自《周易·泰卦》,意思是世上没有平坦的事物是不倾斜的,没有存在方向性的行为是不朝着起点行进的。


有的人看到这句话就觉得疑惑,“这不是自相矛盾嘛!”没错,但是这个世界就是如此,而这些人心中的所谓“平衡”与“逻辑”才是迷信。


让我们再看这句话,世上没有平坦的事物是不倾斜的。当我们坐在海边,看着笔直的海平面会发出这片海“真平坦啊”的感叹吧,但是事实是这样吗?事实是这个地球是圆的,所以没有一寸海面是平的。


易经人生五大铁律 易经中最重要的三句话(1)

图片来源于网络


让我们拿一个看起来最直最直的格尺画一条直线,它是直的吗?它不是。这个地球就是这样,我们人类眼中的真相往往不是事实。


再看下一句,没有存在方向性的行为是不朝着起点行进的,什么意思?我们从家中启程到单位的行程,难道客观上不是向着家出发吗?同样,我们一早起来睁开眼睛难道不是朝着再一次沉睡前进吗?我们饿了吃饭难道不是朝着再一次饥饿前进吗?我们出生难道不是朝着死亡前进吗?


让我们把眼光再放大一点,将这句话放到历史中去看。秦汉唐宋元明清,任何统一的王朝都是在走向分裂,任何分裂的状态都是在走向统一。所谓“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无平不颇,无往不复。这就是事实,看清这个事实对于我们来说其实非常重要,可以使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变得心胸宽广。


“狂心即歇,歇即菩提”但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怎么办?易经接下来告诉我们:艰贞无咎,艰苦朴素就会心安理得。秦皇汉武,唐宗宋祖难道不也是救黎民于水火的伟人吗?人间正道是沧桑,如果读易经读成了混蛋,那就再等而下之了。


易经人生五大铁律 易经中最重要的三句话(2)

图片丨@空谷寻芳 摄



二、君子以独立不惧,遯[dùn]世无闷


《周易·大过》:泽灭木,大过。君子以独立不惧,遁世无闷。这句话是大过卦的大象,描述了一个可怕的情形,泽灭木。大水湮没了木头,所谓灭顶之灾也。古谚“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就是脱胎于大过卦的大象。


茫茫大海上的一艘游轮,船上歌舞升平,水下波涛汹涌,直到大水马上要打翻了船,人们才从歌舞升平的状态变得手足无措,而只有君子因为不上那艘船,所以没有什么恐惧的,就算没有人认识他,他的心中也没有丝毫烦闷,因为船上那些虚荣都是假的。


这是否代表着这位君子麻木不仁呢,不是的。


孔子在《乾卦·文言》中说道“龙德而隐者也……潜龙也。”危机即是转机,君子即是潜龙。


因为秦始皇的暴虐,张良看到了秦朝的摇摇欲坠。《素书》中说道,“贤人君子,明于盛衰之道,通乎成败之数,审乎治乱之势,达乎去就之理。故潜居抱道,以待其时。时至而行,则能极人臣之位;得机而动,则能成绝代之功。如其不遇,没身而已。”张良审时度势,终于辅佐刘邦重整山河,建立汉朝。


元末刘伯温弃官归隐青田,做《郁离子》以明志,其辞曰“吾忧夫航沧溟者之无船工也,夫沧溟波涛之所积也,风雨之所出也,旦夕有动,余将安所?”并且以老童与太冥的故事自比,喻其非是麻木不仁,而是“大厦将倾,非一木可支”。


易经人生五大铁律 易经中最重要的三句话(3)

图片丨@空谷寻芳 摄


三、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周易·贲卦》: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贲卦的彖辞,“文化”一词即脱胎于此。易经里这句话为什么重要?化成天下这么大的事,关我们老百姓什么关系呢?实际上这句话是《易经》得以成书的原因。


《易经》中《贲》与《观》是相通的,《观》:“观天之神道,而四时不忒,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观》的彖辞就解释了《贲》的彖辞,同时告诉了我们《易经》的成书过程和原因,圣人观察自然演化之道,适应当时社会上的文化环境,为了化成天下使天下服,而作易经。


《周易》是周文王以神道设教的产物,商朝的文化环境重鬼神,周初仍然如此,真正的征服是人心的征服,所以易经中很多描述涉及鬼神。


而自周公制礼以来,周朝的文化环境重内在修养与礼数,所以春秋时期孔子作的《易传》之中涉及鬼神之处就显得寥寥无几了,我们只有从这个角度去看《易经》才能理解其中许多当代看似迷信的地方,并且真正从《易经》中汲取营养和获得智慧。


作者:帅宇,京博国学外聘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