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背书,读过的全忘;一到演讲,上台就忘词;一到考试,记忆不够用。还记得当年的记忆秘诀是重复记忆,重复多遍后虽然能记住,可过程让人很难受。

前段时间我看了世界脑力锦标赛,那些参赛选手都很厉害,以前只听说过体育类比赛,第一次看到记忆力的比赛,其中让我最佩服的一个人是英国的多米尼克·奥布赖恩,连续8次夺得世界脑力锦标赛冠军,被誉为“记忆大师”,而我最近在看的《逢考必过:世界记忆冠军的终极记忆法》正是他的书。

如何训练肌肉记忆(锻炼记忆肌肉)(1)

他独创了自己的记忆法,并毫不吝啬的教给大家,他认为只要学会如何学习,加强“记忆肌肉”的锻炼,记忆力是可以培养的,书中的这几个方法,我想对于我们平时的工作、学习都是有帮助的。

1 思维导图,释放你的无限想象

小时候做笔记都是把老师的话尽可能全记下来,生怕错过一句,结果复习的时候找不到重点,我们习惯了这样的线性笔记,虽然没有不好,但我们可以拥有更好的记录方式。

思维导图就是更好的方式,它让我们不再单一的思考问题,而是多维度、发散性的进行思考,让我们的想象力、空间感、表达力、逻辑性等全部动起来,为我们的学习和记忆服务。

说回之前我的笔记,如果我想找到重点,必须重新通读一遍,才能提炼出重点,也有可能无法提炼,而思维导图直接把重点放在了人第一眼会看到的中心C位。

比如现在看一本书,在阅读完前言和目录后,在纸上把确定的主题写在正中间,然后根据内容开始设置分支,可以从前言和目录中选取重要事实作为分支关键词,如同一棵树的枝丫一般朝外延伸,一但是每行只用一个关键词,因此用词一定要精准。

如何训练肌肉记忆(锻炼记忆肌肉)(2)

思维导图没有局限,只需要无穷的想象力,可以无限分支到把这本书的重点都写完为止。我觉得这个方法很适合学习、演讲、讨论、发言等场景,如果思维导图运用很熟练,甚至适合运用在听课时,既能充分把握老师的讲课重点,更适合课后复习。

我个人认为,当我们熟练运用思维导图后,不仅记忆力能得到提升,我们的思维发散、布局规划、思维整合、捕捉关键信息等能力也能得到锻炼。

2 记忆三法,锻炼你的“记忆肌肉

想象力

奥布赖恩认为想象力对于辅助提升记忆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回忆一下我们平时怎么获取知识信息,是不是通过最常用的五感——触觉、味觉、嗅觉、视觉和听觉,通过五感汇聚到大脑中,这时发挥作用的其实就是我们的想象力,想象力破解了五感传送的信息,转化为图像,随后再进行信息的处理。

这也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的,人的灵魂也就是大脑,在思考前必须创造一副心理图像,随后知识和信息通过五感进入大脑。比如,闻到一阵花香,我们脑海中会出现花的画面,这其实就是想象力发挥了作用。

也就是说,我们需要不断地在大脑中为世界创建心理模型,并分门别类的归类好,我小时候在房间,听到脚步声我能辨别出是家里谁的脚步声,这其实就是从建好的心理模型里调出的记忆。

在孩童时期每个人都是很有想象力的,可随着年岁增长, 各种告诫随之而来,“你不能这样不能那样”,最后我们走入外界和自己设定的界限中,思想也慢慢的局限其中。现在要做的是打开思想的枷锁,让自己的思路不再受到拘束,让它肆意的自由流动、探索遨游。

可视化

当我们需要背诵一些毫无关联的信息时,就需要用到想象关联法,这时尽可能的利用五感去想象出一个夸张的故事,一定要记住,想象联想的落脚点一定是画面可视化,不能漂浮在虚空中,无法看见画面,因为那样仍然什么都记不住。

书中提到一个例子,毫无关联的一组词:钻石、大脑、梳子、火......奥布赖恩描绘的心理图像故事是“首先想象你正在用一块锋利的巨大钻石解剖大脑。切开大脑之后,你发现在大脑深处埋藏着一把五彩缤纷的梳子。你把梳子拿开,注意到梳子上的一些鬃毛疑似被火烧焦......”他夸大情节、富有动感,让心理图像脱颖而出,增强了记忆。

虽然听起来比较容易,但如果不加强锻炼,会出现创作的心理图像故事中没有比较明确、独特的背景设定等问题,不容易与其他的故事区分,从而无法深刻记忆,这时我们要做的是想象出熟悉的背景,用记忆中本就有的背景,才能更好地调动这个记忆。

旅程记忆

我们每天都会有固定的上学或上班路线,如果把熟悉的路线运用到记忆锻炼中,是不是事半功倍呢?奥布赖恩提出了旅程记忆法,也就是在脑海中把需要记忆的词语放置在自己熟悉的每个站点对面。

先想象一条心理路线,最好是自己熟悉的比较典型的路线,把具有意义或比较难忘的地标作为站点,这条路线一定要是符合逻辑,然后开始你的记忆之旅吧。

奥布赖恩举了一个例子,站点依次是前门、大门、街角小店......,记忆词依次是钟、培根、埃菲尔铁塔......那就“想象看到一口巨大的钟拦在门口台阶上,不让你出门;来到第2站,你看到长条状的培根挂在你家大门口,闻到空气中飘荡的肉香——真是非常奇怪的景象;接着,在街角小店外面,埃菲尔铁塔的独特形状映入你的眼帘,虽说只是个模型,但它为什么会在这里......”

像奥布赖恩这样给自己要记忆的词汇注入生命,不仅更有利于记忆,也让自己轻松享受。当然这也需要经过大量的练习,才不会出现回忆到某个站点,突然大脑一片空白,不记得之前的内容,这不是记忆方法失效,也不是自己的记忆存在缺项,而是这个场景的画面可能冲击力不够,没有夸张独特到易于记忆。

“记忆肌肉”也如身体其他肌肉一样,只要勤加练习,也会越来越强壮,奥布赖恩就是最好的证明,因为他也是通过练习才成为“记忆大师”,毕竟“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相信自己,选择科学的记忆方法,勤学苦练,我们也能成为“记忆达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