釉里红以氧化铜为呈色剂,在瓷器上绘出纹样,上青白釉入窑烧制,通过高温使黑色的氧化铜还原为红色的氧化亚铜的一种瓷器釉下彩。釉里红瓷器创烧于元代中期景德镇窑,明清两代景德镇御窑厂皆有烧制,以清代复烧的水平最高,见图1-1。

清代蓝釉双狮耳四方尊价值(国家一级文物元代釉里红麒麟翼龙纹盘)(1)

图1-1:元明清三朝巅峰时期的釉里红瓷器

图左元釉里红开光花鸟纹大罐,高安博物馆馆藏来自于高安窖藏出土;图右上明洪武釉里红执壶,故宫博物院藏;右下清康熙釉里红云龙纹钵缸,故宫博物院藏。

用蓝颜色、红颜色装饰的陶瓷器最早出现在唐代,进入宋在钧窑瓷器上仍然可以见到,由于宋崇尚单一色调,除了钧窑,青花、铜红色在宋代并不流行,到了元代釉下青花由于各国王公贵族的喜欢和民间的的喜爱成为时尚,有了大量烧造,而且外赠、外贸出口居多,以至于成为后朝外贸交易除茶叶、丝绸之外的主要产品和经济来源因而长盛不衰。元代釉下青花的成功,自然地会让工匠们想到创烧釉下红彩,即釉里红。

清代蓝釉双狮耳四方尊价值(国家一级文物元代釉里红麒麟翼龙纹盘)(2)

图1-2:元代釉里红烧制工艺由拔白、涂绘到线绘的变化

组图右下江西高安窖藏出土,高安博物馆馆藏,其它由故宫博物院馆藏。

从现存的文物资料上看,釉里红的烧制并不容易,创烧阶段由于炉温的控制掌握的不易经历了烧飞、颜色变黑、变绿,工匠们也是下费苦心公关,由涂绘、拔白到最后终于达到能够线绘图案的水平,见图1-2。

清代蓝釉双狮耳四方尊价值(国家一级文物元代釉里红麒麟翼龙纹盘)(3)

图1-3:元釉里红涂绘与线绘的对比

图左元釉里红花卉纹玉壶春瓶(线绘手法)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图右元釉里红花卉纹玉壶春瓶(涂绘手法)首都博物馆藏,图片及文字信息来自于网络作者慎獨齋一古瓷的《元代釉里红瓷器赏析》。

呈色剂氧化铜高温极易挥发,温度过高容易烧飞,出现无色现象,所以早期元釉里红采用大面积的涂绘或拔白工艺。线绘釉里红创烧成功之不易,可以从图1-3两个玉壶春瓶的图案对比,可知一二。我们可以体会到元代工匠是如何从涂绘釉里红走到线绘釉里红的。要想达到完美表达画片内容,线绘是必要的手段和工艺技巧,这也是为什么要在烧造线绘釉里红下这么大的功夫。釉里红线绘能够在瓷器上圆满地表达成功,标志着烧造技术的突破,见图1-1元代釉里红开光花鸟纹大罐。

清代蓝釉双狮耳四方尊价值(国家一级文物元代釉里红麒麟翼龙纹盘)(4)

图1-4:明洪武釉里红岁寒三友纹梅瓶,南京博物院馆藏

釉里红工艺由宋代钧红釉的过渡,成功创烧于元代中期景德镇窑,元朝晚期社会动荡,工艺水平有所下降,明洪武改朝换代后偏爱釉里红,是对元代釉里红工艺最大的继承,明洪武的釉里红岁寒三友纹梅瓶达到了其工艺的最高水平。虽然在明洪武期间虽有大量烧造,但成功件数不多。由于烧造温度不易控制,成品率低,成本太高,以至于永乐宣德,都把兴趣和重点放到了青花上,甚至造成烧制工艺失传的地步,在康雍乾盛世的清朝又复烧成功,于是有了延续,工艺水平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由于釉里红瓷器烧造难度大,传世较少,尤其是元代釉里红,目前从全世界馆藏品来看,釉里红数量极少,元青花还有300多件,元代釉里红则凤毛麟角,30件都不到,且精品少见。我国故宫只有4件元代釉里红,1980年在江西高安有4件窖藏出土的元代釉里红,可见其十分珍贵程度。2021年11月份北京嘉德拍卖一件明永乐釉里红海水锥拱苍龙教子梅瓶竞投激烈,最后加佣金以 7,475万人民币成交。2011年明洪武釉里红岁寒三友玉壶春瓶北京匡时国际拍卖以27,600,000人民币成交,可以说古代的釉里红瓷器只要在市场上出现,都会高价成交。

自鉴:国家一级文物元釉里红麒麟翼龙纹盘

1、盘的外观特征

清代蓝釉双狮耳四方尊价值(国家一级文物元代釉里红麒麟翼龙纹盘)(5)

图2-1:元釉里红麒麟翼龙纹盘内侧面

清代蓝釉双狮耳四方尊价值(国家一级文物元代釉里红麒麟翼龙纹盘)(6)

图2-2:元釉里红麒麟翼龙纹盘的底及外侧

盘约高3-4厘米,口径19.5厘米,足径11厘米。盘折沿,浅弧壁,盘心坦平,平圈足,底有乳突。盘内外通体施青白釉,行至圈足则无釉,盘底裸胎无釉。盘的内外图案以釉里红呈色剂以线绘方式呈现,在盘心处绘以麒麟翼龙纹配以火珠纹等纹饰,折沿处绘以菱形锦纹,盘外侧线绘以火珠火焰纹饰。

2、盘的器型工艺

1)修足工艺

本盘足外墙底内斜旋削,然后旋削平足,足底旋削挖底,留一乳突及明显的跳刀痕。

清代蓝釉双狮耳四方尊价值(国家一级文物元代釉里红麒麟翼龙纹盘)(7)

图2-3:元代釉里红瓷器外足墙内斜旋削现象,三个元釉里红瓷器皆为故宫馆藏

元代瓷器外足墙底内斜旋削像是一个共同特征,如果足墙过厚也会有内足墙外斜旋削。在高安窖藏出土的釉里红瓷器中也可以看到一样的现象,在各国馆藏的元青花瓷器上也都能看到。

清代蓝釉双狮耳四方尊价值(国家一级文物元代釉里红麒麟翼龙纹盘)(8)

图2-4:元代瓷器底部上的旋削痕与乳突

图右下为本藏品盘,其它是伊朗国家博物馆馆藏的元青花瓷器,来自于网络作者石道手工艺的《难得一见的伊朗国家博物馆藏元青花高清图》。

本藏品底部跳刀痕和乳突明显。跳刀痕明及乳突在元代瓷器的底部多见,我们可以在伊朗国家博物馆馆藏的元青花瓷器中找到,本藏品有与之一样的特征。

2)胎质

我们知道自元代开始至明万历晚期的瓷器采用的是二元配方,即瓷土 高岭土。由于瓷土中加入了高岭土使瓷器更加坚挺,如烧大件瓷器底不下塌,是一个巨大的变革,使瓷器的造型和质量得到大大地提高。这种二元配方瓷器的胎质发白略黄,淘洗有一定的精细程度,外观油润,含杂质,在裸肽处常常可以看到黑色铁质的杂质。

清代蓝釉双狮耳四方尊价值(国家一级文物元代釉里红麒麟翼龙纹盘)(9)

图2-5:图的右下是本藏品,其它为故宫馆藏品

清代蓝釉双狮耳四方尊价值(国家一级文物元代釉里红麒麟翼龙纹盘)(10)

图2-6:裸胎处暴露出来的胎土里的杂质成分,此图是与图2-4相对应瓷器的底

从图2-6瓷器的露胎处可以看到都有黑色的杂质成分,胎土的精细程度差不太多,有一定的油润感,除右上那个玉壶春瓶的胎质颜色偏灰白,其它较为一致。

清代蓝釉双狮耳四方尊价值(国家一级文物元代釉里红麒麟翼龙纹盘)(11)

图2-7:瓷器露胎处胎里的空隙

图上二图来自于网络作者石道手工艺《难得一见的伊朗国家博物馆藏元青花高清图》,图左下是元青花麟凤纹盘,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图右下是本藏品。

二元配方在元代的瓷器的底部裸胎处往往会出现胎泥的空隙,是由那个时代对胎土加工技术决定的,在伊朗国家博物馆馆藏的元青花大盘及我国故宫馆藏的元青花大盘中均可看到,本藏品中也清晰地可见。

3、胎釉

清代蓝釉双狮耳四方尊价值(国家一级文物元代釉里红麒麟翼龙纹盘)(12)

图2-8:本藏品与北京故宫元釉里红釉质的对比

图左为故宫馆藏品元釉里红拔白龙纹扁壶,图右为本藏品。

元代瓷器除玉壶春瓶及执壶外,底足通常不施釉,采取浇釉或蘸釉的方式上釉,因而釉质肥厚,釉是碱性石灰釉,发色青白,也叫青白釉。

与北京故宫馆藏的元釉里红龙纹扁壶相比较,藏品釉质肥厚,釉色青白,具有元代瓷器釉的特征。

4、纹饰:颜色、文化特征

1)釉里红的发色

从图2-8中可以看到釉里红的发色色调,藏品与故宫馆藏品比较一致,见藏品的双圈装饰纹及故宫馆藏品扁壶的上部,其下部偏黑的颜色与藏品偏黑的地方也较为一致,是那个时代工艺水平的反映。

2)釉里红的纹饰

纹饰特征最能体现一个时代的风尚,在主题与边饰的纹饰上,本藏品与各国元代瓷器馆藏品的标准器高度一致。

清代蓝釉双狮耳四方尊价值(国家一级文物元代釉里红麒麟翼龙纹盘)(13)

图2-9:本藏品与元代瓷器纹饰的对比

图左来自大英博物馆馆藏品元青花龙纹扁壶,网络作者瓷器鉴定真知堂上古史的《首次公开!英国馆藏极品瓷器揭示未公开元青花密码 | 瓷器鉴定真知堂》,图右是本藏品。

两个瓷器的主题纹饰应该是一样的,四肢健硕、腿毛长,尾巴迎风上翘,威武霸气,反映一个时代的风尚。

清代蓝釉双狮耳四方尊价值(国家一级文物元代釉里红麒麟翼龙纹盘)(14)

图2-10:本藏品与元代折沿盘纹饰的对比

图上为伊朗博物馆馆藏元青花莲池纹圆口大盘,来自于网络作者域鉴的《伊朗国家博物馆:中国元青花第二大收藏国,馆藏品美让人心醉!》,图下为本藏品。

两个盘子折沿处线绘以菱形锦纹的装饰纹,可以认为二者是同一个时代的产物,反映那个时代的文化特征。

5、本藏品为什么不是明洪武的釉里红或现代仿品的釉里红瓷器?

釉里红瓷器创烧于元代,虽然也能烧制出鲜红欲滴的氧化亚铜的正颜色,但真正技术的成熟是对元代釉里红技术继承下来的明洪武时期。从原材料的萃取、绘画工艺等到烧制都有了突破,釉里红线绘纹饰增多,由于釉里红烧制的难度,对成本的消耗代价之大,釉里红在工艺上的进步无疑是由官窑来完成的。

元代的釉里红瓷器不是明洪武的釉里红可以在胎质、器型、修胎、釉质的釉色、感观、纹饰的布局、风格等诸多方面发现不同。与本藏品比较,仅以纹饰为例,一是明洪武时期的釉里红纹饰布局比较满,在线绘工艺的釉里红瓷器里没有大面积的留白的,元代釉里红留白现象多,而且留白面积较大,本藏品画片留白区域较大,与明洪武明显不同。二是在线绘题材纹饰风格不一样,元釉里红多以简单的纹饰为主题,而明洪武由于工艺水平的提高,纹饰内容变得繁复,见图2-11。

清代蓝釉双狮耳四方尊价值(国家一级文物元代釉里红麒麟翼龙纹盘)(15)

图2-11:明洪武釉里红的纹饰风格

图片来源于网络作者样子收藏的《从明代洪武釉里红瓷器烧造探索釉里红瓷器发色演变》一文中的图片。

从明洪武釉里红瓷器的图片上看以及明洪武釉里红瓷器的纹饰风格和布局都与元代釉里红瓷器上的迥然不同,明洪武的釉里红线绘纹饰繁复,画面没有留白,而元代釉里红正好相反,有留白且线绘图案简单,由此可知本藏品与明洪武截然不同。

清代蓝釉双狮耳四方尊价值(国家一级文物元代釉里红麒麟翼龙纹盘)(16)

图2-12:现代假冒伪劣仿元釉里红瓷器

清代瓷器使用的胎土与元代的是不同的,修胎方式也不一样的,二者之间比较好区别。现代后仿在工艺水平上与元代釉里红比较就是一眼假的东西,根据器型、釉色及釉里红发色不难判断,如涂绘、线绘死板、釉质薄、颜色不对等,就不一一指出,见图2-12。

6、国家一级文物

《文物藏品定级标准》(文化部2001年第19号令)规定:文物藏品分为珍贵文物和一般文物。珍贵文物分为一、二、三级。具有特别重要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代表性文物为一级文物;具有重要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为二级文物;具有比较重要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为三级文物。具有一定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为一般文物。元代釉里红瓷器从目前所掌握资料来看,器物的造型仅有罐、匜、高足杯、玉壶春瓶等,在国内外各大博物馆网上能够看到的公开信息上看,未见到元代釉里红的盘子,此元代釉里红麒麟翼龙纹盘目前只此一件。线绘工艺在元代釉里红瓷器中受烧制的难度限制,在当时一定是个高品级的瓷器。工艺上有一定的代表性,保存完好,有着特别重要的历史、艺术、科学的价值,参照高安窖藏出土的239件瓷器,其中有42件元代元代瓷器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此元代釉里红麒麟翼龙纹盘在工艺上可比拟高安窖藏出土的元釉里红瓷器,达到了国家一级文物的标准,可视为国家一级文物。

7、结论:国家一级文物元代釉里红麒麟翼龙纹盘

元釉里红瓷器的鉴定,由于存世数量少,通过观察总结出来的共性知识点不一定正确,不妨借鉴参考,但有一些内容是可以参考元青花瓷器的鉴定,如胎质、器型、修胎、胎釉、纹饰风格等。综上所述,可以得出本藏品断代结论为元代釉里红麒麟翼龙纹盘,国家一级文物。

8、致谢

致谢出现在本文里文章作者,是他们在网络上的奉献成全了此文。

欢迎转发、交流、质疑、指正。您的质疑、指正是本藏品是否到代以及去伪存真的保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