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高洋是高澄同母兄弟,高澄继承老高家杂交优势的基因,长得一表人才,而高洋却丑陋不堪,全身牛皮癣,大脚丫。高澄根本瞧不上这个亲弟弟,从小就是欺负的对象。

可其父高欢却不这么看,史书上记载了两件事让高欢都对小时候的高洋刮目相看:

一是高欢交给几个小孩每人一条缠在一起的乱麻,让他们理清,其他人都在手忙脚乱的整理,唯独高洋抽头断丝丝自开,说,乱者当斩。这也是快刀斩乱麻的由来。

二是高欢让大将军彭乐扮敌人和几个孩子玩打战游戏,高洋不仅气势汹汹,即便彭乐抛下武器说不玩了,高洋依然把彭乐抓住献给高欢才算结束。

高欢夸奖道,这个儿子以后比我强。

还有很多关于高洋的传奇故事,比如晋阳有个疯和尚,見其他几个孩子都摇头傻笑,见到高欢马上举手指天,神色敬重。

高澄非常不服气,说,这样的人若能大贵,相法就太扯淡,没法信了。

2

长大后高洋像变了个人,木纳近乎呆傻,甚至鼻涕常流。成了高澄的取笑对象。甚至高澄连高洋的老婆都不放过。

史书记载高洋虽然丑,但找的老婆不仅大家闺秀,而且漂亮赛网红,李祖娥,也是在南北朝历史上留下大名的人。

即使被高澄戴了绿帽,高洋依旧,对大哥高澄依旧。

在家里要么一言不发静坐,要么像个疯子一样乱跑。

他越是这样,高澄也是牛人呀,也怀疑高洋是在装傻。

有次让他的心腹崔暹试探高洋。崔暹故意用自己的竹板打高洋,高洋不但不生气,反而用自己的玉板交换。

三人成虎,既然大家都认为高洋傻,那他就是真傻了。高澄也就信了。

几年后高洋当了北齐的皇帝,问崔暹,这段旧帐你忘了吗,我今天要和你算算。

崔暹说,好啊,算算也好,你还倒欠我人情呢,若没有我向高澄汇报你真的傻,你不一定能有今天,你感谢我还来不及啊。

高洋哈哈一笑,后来崔暹得罪人太多,高洋为拢络人心先把他贬到远方为官,后来还是调到邺城,最后做到中书监,相当于丞相。

东巍天平二年,535年,高洋十八岁,高澄让孝静帝授其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左光禄大夫、大原郡开国公。

武定元年,加侍中。

武定五年,授尚书令、中书监和京畿大都督。

高洋从小因貌丑而自卑,压抑个性伪装十几年,一旦暴发绝对是魔鬼。这也是人性使然。

北齐稳定下来,高洋也经常赤身裸体酗酒在大街上跑,或者对蹉跎岁月的追忆,或者他真的就有间歇性精神病,最其码心智不健全。

要么是神,能力超强,天生影帝,伪装骗过所有人;要么是魔,身体本身就住着魔鬼,压抑不住就会间歇性暴发。

3

高澄刚死,高洋的另一面就显献出来。

由于高澄被害在仓促之间,大家都懵了。而此时的高洋神色镇定,指挥平乱,亲手杀凶手数人,安排好邺城人事调整。

由于军事大本营在晋阳,急忙赶回晋阳争取军队的支持。

任何时候都是枪杆子出政权。

晋阳勋贵见到此时的高洋,指挥若定、神采熠熠、言辞敏捷,也都很吃惊,大家纷纷表示支持。

大局搞定。

属于高洋的历史舞台大幕徐徐拉开。

据说刚听到高澄死讯,东魏孝静帝还窍喜,与亲信讲,大将军今死,似是天意,属于我的春天是否也来了!

很快梦醒,高洋去晋阳辞行,带兵八千,威风凛凛,在台阶下大声讲,臣有家事,须诣晋阳。

再拜而出。

孝静帝从头凉到脚,低声念道,此人更不好惹,朕不知死在哪天呀。

孝静帝不幸言中。

很快高洋准备孝静帝禅让。

支持者和反对者都很多。

尤其母亲娄太后坚决反对,还说的很难听,

你爹是龙,你哥是虎,尚且不敢觊觎大位,终身为臣,你算老几,敢学舜、禹禅让之事。

而大臣徐之才却说,

正因为不如父兄,才更上一层楼当皇帝呢。

高洋很纠结,毕竟改朝换代是件大事。

既然自己做不了决定,那就由神的超人力量来决定。在当时神的意志还是起决定作用的。

特别流行的做法就是铸造自己的铜像,若像成则事可为,反之不吉。当年尔朱荣也准备让北魏孝庄帝禅让,就是多次铸像不成而作罢。

高洋一铸即成,信心倍增。

斛律金、司马子如、高隆之等元老重臣反对。尤其长史杜弼说,若禅让,西边的宇文泰攻打我们正好师出有名。

而徐之才说,宇文泰何尝不也想着禅让,只是不敢为天下先,如果齐王禅让,他马上就会效仿。

又请许多星命大师都来卜卦,都是大吉。

宋景业用周易推演出乾鼎之卦,意思五月当立新君。

也有人说,五月禅让不吉利,可能会终老于任上。

宋景业反问道,齐王既为天子,当然一辈子了。天子还有退休的吗!

既然万能神的意志如此,高洋不再犹豫。高洋决定了,其他反对的人声音当然就越来越小。

公元550年五月,高洋在邺城接受孝静帝禅让,登上帝位,国号齐,史称北齐,改年号天保。

4

北齐初建,高洋励精为治。从各方面提升帝国实力。

  • 人事上,
  • 知人善任,把众多名臣放到合适的位置上,如右丞相斛律金,太保贺拔仁,司空王演,大将军侯莫陈相,主管军事;

    左仆射杨愔,风流倜傥,能说会道,选才喜欢浮华的,而辛术比较务实,不看名气,以能力取才,所以任吏部尚书;

    右仆射崔暹,不怕得罪人,公正不阿,从贬地召回重用,等等,人尽其才,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 法治建设上,
  • 四朝元老赵道徳有事求黎阳太守房超,房超不仅不理,直接让侍卫把使者棒死。

    高洋知道不但不怪罪,还很欣赏,命太守都准备木棒效仿,今后凡是有行私送礼的,都棒杀之。

    中郎宋轨上奏说,请吃行贿就棒死,如果犯更严重的罪,应该如何惩罚?

    高洋听后便取消。马上要求右仆射薛琡等相关人员对《魏麟趾格》讨论修订,制定《北齐律》,也是后来隋唐法律的雏形。

  • 从军事上,
  • 为了提高战斗力,从卫戌军队中抽调精干力量组成百保鲜卑禁军,一人可敌百人,临陈必死之决心。同时从汉人中也挑选勇力绝伦者,称为勇士,选派到边防野战部队。

  • 从税赋上,
  • 把百姓家分为三六九等,户分上中下三等,每等再细分上中下三级,共九等。根据富裕等级交税,交不起税贫困户出劳力。

  • 从行政上,
  • 合并小的州郡县,提高行政效率,减少地方官史,减轻百姓负担。

  • 从边防上,
  • 据史书记载,西魏宇文泰听说高洋废掉孝静帝自立,借此机会准备带兵攻打北齐,占些便宜。两军尚末接触,看北齐军井然有序,感叹道,不知者还以为高欢在呢。遂即撤军。

    从此宇文泰高洋有生之年两位大咖再也沒有交过手。西魏开始向富饶的南梁发展,占据包括益州荆州在内的近梁朝三分之一强地方,变得越来越强大,为后续灭齐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而北齐开始对北方少数民族的边患进行彻底的清除。

    北方边境的柔然、突厥等少数民族一直搔扰,为了王朝的稳定发展,高洋决定先把边患给消除掉,登基后亲自带队,马上开始展开对北方边患的打击清除行动。同时也表现出来自已强大的军事才能。可以说无往不摧,彻底平息边患。

    5

    公元554年夏天,柔然进攻北齐肆州(今山西忻州),高洋亲自从晋阳出发征讨,大军刚到恒州(今大同东南),柔然就散去。

    高洋只带二千多骑兵夜宿小镇,柔然几万骑兵悄悄围困,高洋一点也不在乎,安睡一夜,天亮方起,依据地形,找到柔然薄弱之处,集中兵力出击,冲出包围圈,柔然怕有援兵,不敢恋战撤退,高洋奋力追之,死尸遍地,俘获柔然首领菴罗辰的夫人在内三万多人。

    高洋又命都督阿那肱率领几千人堵截柔然残部上万人,阿那肱担心兵力不足请求支持。

    高洋不仅不增加,反而又减少一半,并告诉他,失败了就别回来了。

    阿那肱惧怕高洋的威严,不敢多言,知道除了死战没有退路,奋力出击,大破敌军,仅阿那肱单骑逃走。

    这就是高洋的强悍之处,不只是靠赏赐大家才会拼命,而是个人的军事能力和魅力。

    但也开始表现出自已残暴的一面。

    公元554年,高洋从离石、斛律金从顯州、弟高演从晋州三路夹击位于山西陕西之间石楼的少数民族山胡政权,大获全胜,把山胡族里十三以上的男子全部处死,女人和孩子分赏给部下。

    这个地方凭接地势险要,自公元526年独立以来就称霸一方,无奈其何。这次几乎全部歼灭,周围的其他少数民族跟着都臣服于北齐。

    在这场战役中,应该打的非常残烈,北齐军队也损失很大,其中一个高欢非常重视的高级将领受伤严重。

    有个叫路晖礼的十人小队长见其危难之际而不救,高洋非常生气,让人把他的五藏六肺掏出来,让他的手下九个人把五藏六肺及里面的脏东西全部吃完。大家都惊呆万分,而高洋却很享受其中。

    从此以后,高洋另一张面孔又暴露出来。

    6

    经历过五年多的奋发图强,国内形势稳定,北方边患消除,西边是北周宇文泰,南方是战争牛人陈霸先,互相谁也吃不掉,三足鼎立。

    高洋也开始自已几乎前无故人的放荡人生。也许高洋又在通过演绎疯癫达到自己的人生高度。

    高洋仰天四望,孤独求败,周边能解决的问题都解决,不能解决的也无可奈何。开始沉迷于酒色,要么正在喝酒淫荡,要么在酒色路上。高洋绝对玩出了新高度,可以说空前绝后了。即便北齐后面的几个继任者也都荒淫残暴,比起高洋就不在一个数量级了。

    经常身穿胡服或奇装异服,披头散发,或者涂脂抹粉后裸奔,或者骑驴牛驼象,或者让崔季舒、刘桃枝背着自己打着手鼓游街。

    大热天做在太阳下曝晒,大冬天光身奔走于大街,随从都不好意思,而高洋非常享受这种过程。

    邺城三台高耸入云,工匠干活尚系安全绳,而高洋在上面跳舞翻跟斗。

    有次在路上问一妇人,问,天子如何?

    回答说,疯疯癫癫,成何样子。

    高洋马上杀之。

    不管白天黑夜看到谁家有漂亮女人就进去施暴。即使本家女人,只要是看上的,都难逃其手,玩够了再送给左右随从玩。就是皇亲国戚也不放过。

    魏敬宗皇后朱尔氏被高洋看上不从,亲手杀之。

    皇后的妹妹,被高洋多次临幸尚不过瘾,还想纳为昭仪。就把她丈夫原东魏皇戚元昂招来,让人用响箭射之而死。

    专门制作大锤、长锯、剉、锥子等放在堂前,每次喝醉就要动手杀人,杀完后再肢解,要么用火烧掉,要么扔到水里,乐享其中。

    丞相杨愔专门提前准备死囚,以备高洋随时使用,若三月不死就可以赦免掉。

    关于高洋的疯狂事例太多太多,真假难辨,

    从通鉴上找几段了解一下。

    高欢的远房兄弟高归彦从小父母双亡,就让他跟着堂弟高岳生活,而高岳刻薄寡恩,从小对归彦极差,归彦长大后一直记恨高岳。

    高岳盖新房时可能有点奢华,他就跑到高洋那诬告,說高岳有僭越之举。

    高洋心里就有点不舒服。

    高洋喜欢当时一个叫薛嫔的名优,高岳和她姐姐关系暧昧。

    有次高洋又到薛嫔家去,她姐提出可否让其父亲做司徒。

    高洋非常生气,后果真的很严重。

    高洋先是把姐姐吊起来,让高岳当众奸之,高岳不同意,我俩是真心相爱,怎么能这样污辱人。

    高洋更加生气,后果更严重。

    先是用锯子把薜嫔姐姐杀死。又让归彦把高岳毒死。

    但死后高岳葬礼又给办的风风光光。这也许就是高洋的人和魔结合体吧。

    不要觉得薛嫔跟着高洋耳鬓厮磨,幸福久长。

    很平常的一天。高洋突然想薛嫔和高岳是否也有一腿。越想越气,随即抽刀就把其人头砍下,放入怀中。然后召集大臣们一起喝酒,酒过三巡,突然把人头扔在案上,又让人把尸体肢解,取出髀骨当琵琶弹,嘴里喊着,佳人难再得!

    众人皆惊。

    又让人用车子拉着尸体出去,高洋披头散发在后跟随,边走边哭。

    高洋的弟弟高浚和高涣因劝谏得罪高洋,被关到地牢里。

    过段时间,高洋又想念他俩,去地牢里看他们,并和他俩一起唱歌。

    唱着唱着,忆往昔高浚既难过又担忧,不知不觉声音就哽咽悲凉。

    高洋触景生情,不觉也沧然涕下,就准备放了兄弟俩。

    而陪同来的弟弟高湛和高浚一直不和,就提醒说,怎能放虎归山!

    帝听后半天沉默。

    高洋也深知哥俩都有英才大略,担心放虎归山,今后恐为所害。

    亲自抽刀刺之,并让侍卫拿槊乱刺,哥俩哭喊着用手抵挡。

    高洋又让放火烧,然后用土石填埋。

    后来挖开一看,烧的只剩下炭化的骨头。

    残不忍视,众皆伤感。

    天保十年,公元559年五月日食。

    太史奏报根据天象示警要除旧革新。

    高洋就问后魏皇亲元韶,

    汉光武帝为何能中兴呀?

    没过脑子的元韶张嘴就来,

    因为王葬没有把刘姓后裔杀尽。

    元韶虽然是前朝遗老,还是高家女婿,而且平时性格温和,博古通今,又无甚追求,颇受高洋好感。

    一句没过脑的话点醒高洋,此时此刻高氏代魏和王葬篡汉历史惊人相似,元韶也没想自己处何位置。

    高洋立即下诏杀尽元姓后人。

    先抓起来包括元韶在内邺城魏元后裔七十多口。

    到晋阳后又下诏,无论王爷之后,或者自身显贵,只要姓元全部处斩。婴儿抛空中用茅刺死。

    前后杀死721人。然后全部弃尸漳水。

    打鱼者经常在鱼肚里发现人的指甲。很久邺城人不再吃鱼。

    还让一些关在牢里的元勋骑纸鹤从三台飞下,大都摔死。只有后废帝元朗之子元黄头落到路上却没事,无意中成就了中国及世界自由飞行第一人。依然被杀之。

    元韶被关地牢,饿得吃衣袖而死。

    这样的事例仅通鉴中就好多。

    7

    太子高殷,字正道,性格温顺,礼士好学。但高洋却嫌弃性格不似他。为了培养孩子的狼性,高洋让太子亲手处死死囚,太子害怕,连试三次都没能杀死。高洋很生气,用鞭子抽打,太子从此更加胆小气短,说话结巴。

    高洋也想换掉太子,由于大臣反对而作罢。

    公元559年,高洋由于长期酗酒而吃不下饭,知道自己不久于人世,对皇后李祖娥讲,人生必有死,何足致惜!只是担心太子太小,皇位会不保呀。

    据说太子刚出生不久,高洋让大文豪邢邵给取名字,名殷字正道,高洋担忧说,殷家弟及,正字一止,我死后儿很难继位。邵提出改名。高洋说,天意也。

    所以临死前对兄弟高演讲,皇帝当不当随你,请不要杀太子!

    前有车后有辙,怎么可能会有其他玩法。不久高演夺位,想尽办法杀掉了高殷。

    很快高洋殂于晋阳,谥号文襄皇帝,庙号显祖,葬于磁县武宁陵。

    1958年磁县湾漳村修路,把村旁一个大土丘几乎挖平,无意中出现一个大洞,发现里面很多积水,大家以为是口井,然后修一个简易井台,与其共同生活28年。1986年考古队无意发现里面的壁画,千年大墓才露出真面目。里面的壁画现存河北博物院,号称镇馆之宝。经考证此墓就是高洋的武宁陵。

    高洋神经病皇帝(从神童弱智明君到精神分裂症患者)(1)

    北齐鲜卑服武士

    高洋神经病皇帝(从神童弱智明君到精神分裂症患者)(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