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乾坤湾之悬崖栈道(西滩孤峰山后土祠)(1)

引言—名字由来

《元和郡县志》:“县东谷中有井泉百余区,因名万泉。”唐武德三年(620年)割稷山、安邑、猗氏、汾阴、龙门五县置万泉县,万泉以城临山涧、地多涌泉得名。北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置荣河县,1954年万泉、荣河二县并为万荣县,治今解店镇,属运城专区。由二县各取首字为名。

今万荣县隶属于山西省运城市管辖。

黄河图

黄河乾坤湾之悬崖栈道(西滩孤峰山后土祠)(2)

黄河沿县境内西边南下,山西母亲河汾河在万荣县境内汇入黄河。

西滩

滚滚黄河,夹岸携谷,倾壶口、劈龙门,一路狂奔,直泻千里,在古老的万荣大地与山西的母亲河汾水交汇,在这广袤而肥美的黄汾间,形成了黄河中段近百万亩的一方滩涂,成为闻名中外的中国黄河湿地奇观。“立马风陵望汉关,三峰高出白云间,西来一曲昆仑水,划断中条太华山”。

黄河乾坤湾之悬崖栈道(西滩孤峰山后土祠)(3)

这里河谷宽阔,地势平坦,河漫滩地,分布着大片的沼泽和茂密的芦荡,栖息着上百种珍禽水鸟。这里地理位置得天独厚,自然景观奇特迷人,是一处集阳光、沙滩、湖岸、芦荡、湿地、温泉于一身;融露宿、野趣、烧烤、观鸟、漂流、采莲为一体的时尚旅游新景点。黄河神韵、湿地风光、自然生态,奇趣妙想,彰显着西滩独特的神奇和魅力。

孤峰山

孤峰山因拔地而起,孤傲不群而得名,因为此山不与它山相接,是唯一一座伟岸孤傲形山体,所以它也被称为亚洲的“金字塔”,又因此山从四面看形状如一,没有“横看成岭侧成峰”的感觉,所以又获“方山”之称这就是此山的特别之处,正向万荣县委书记卫孺牛所讲的“神州山岳千百处,惟有此山敢称孤”。这个“孤”字历朝历代,只有最高统治者才能用,可见此山地位的不同凡响。

黄河乾坤湾之悬崖栈道(西滩孤峰山后土祠)(4)

孤峰山四季景色变化无常,融融春日,山花烂漫,五彩斑斓;春夏之交,杏蕊梨花,如锦似霞,三伏盛夏,松涛蝉鸣,似瑟似琴,浓荫蔽日,凉爽宜人;仲秋前后,千峰竞秀,层林飞染;三九严寒,白雪皑皑,冰花玉枝,银装素裹,宛如仙界。历史上的“双泉流碧”“唐寨秋风”“柏林晚照”“桃洞春情”“雕岩齐雪”“法云远眺”“范台月夜”等万泉八景尽藏其中。

后土祠

万荣后土庙,俗称后土祠,位于山西省万荣县城西南40公里黄河东畔。汉武帝时庙在汾阴,据碑刻记载,这里历史上曾属于著名的“汾阴睢地”,自汉武帝时,汾阴后土庙已成为历代帝王祭祀地神,祈福育民的胜地。

黄河乾坤湾之悬崖栈道(西滩孤峰山后土祠)(5)

汉文帝后元七年(公元前163年)建汾阴庙,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6年)建后土祠。此后,东汉、唐、宋各代屡次兴建,至北宋大中祥符四年(1012年)祠庙规模宏阔,祀势极盛。后来屡遭黄河水患,后土庙被淹没。清同治九年(1874年)易地重建于今址。现存建筑以晚清所建居多,但山门仍为元建,秋风楼为明代遗构,上存有汉武帝《秋风辞》元代碑刻。

阎景李家大院

晋南独一无二的巨商豪宅李家大院,位于运城市以北38公里处的万荣县阎景村。西临209国道,东靠桃花谷,北依奇峰突兀的孤峰山,南眺百里盐湖,堪称风水宝地。

黄河乾坤湾之悬崖栈道(西滩孤峰山后土祠)(6)

李家大院创建于清道光年间,距今近200年。原有院落20组,现存院落11组,另有祠堂、花园等。整个建筑为竖井式聚财型四合院,同时又吸纳了徽式建筑风格,融合了中国南北两大建筑特色。古院落群布列有序,层次分明;体量宏阔,用材肥硕;结构严谨,坚固耐用;通风透光,守备森严;装饰考究,古朴典雅。

东岳庙

万荣东岳庙的始建年代不详,唐代贞观时已经存在,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至大德元年(1297年)重新修建。

黄河乾坤湾之悬崖栈道(西滩孤峰山后土祠)(7)

万荣东岳庙坐北向南,现存主要建筑有飞云楼、午门、献殿、享亭、东岳大帝殿、阎王殿等,按中国早期寺庙的布局规制,楼塔设置在中轴线前面。飞云楼是清代重建的,其余的大多是元代建造、明代修葺的。

旱泉塔

槛泉塔,俗称“旱泉塔”,位于万荣县高村乡孤山西麓。塔方形十一级密檐式砖塔。高三十一点二米。塔基为须弥座束腰塔座。一层南面辟拱门,一至四层塔檐下,仿木构砖雕斗栱,五层以上迭涩出檐。各级设有半园拱门。

黄河乾坤湾之悬崖栈道(西滩孤峰山后土祠)(8)

塔前有柏树两株,枝叶翠绿,塔柏相映,挺拔秀丽。槛泉塔是孤山槛泉寺建筑之一。该寺宋宣和二年(1120)创建,塔与寺同建。现槛泉寺已成瓦砾,仅留塔。塔东侧原有长七十厘米,高三十七厘米一块石碑,系重修白衣堂兔刨泉碑记。该碑文使用明末李自成所建立的“大顺国永昌元年”政权年号。

非遗文化—万荣笑话

万荣笑话是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荣河镇土生土长的地方民间口头文学,它生动有趣,机智幽默,来源于人们生活中的谐趣言行,是万荣及河东地区群众的口头创作,广泛地流传于山西及全国的许多省市。笑一笑,品一品,万荣乡土上这一道独特的“ceng”味,美得太太哩。使其万荣人这独有的“ceng”“憨”表现的淋漓尽致!

黄河乾坤湾之悬崖栈道(西滩孤峰山后土祠)(9)

万荣笑话是中国汉族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但长期以来在学术界却未得到应有的关注。从语言学的角度看,万荣笑话幽默产生的机制在于其对语言、叙述策略、对象、情景、逻辑机制和框架对立这几个语言知识资源灵活处理运用。

地方特产—三白瓜

西瓜原产于非洲,相传为五代时期由商人传入我国,历史悠久。它品系多种,其瓤或红或白,其皮其籽也呈多样,其中有一则皮、瓤、籽均为白色,独具特点,后来人们便渐渐依据它的这一特点称其为“三白瓜”。

黄河乾坤湾之悬崖栈道(西滩孤峰山后土祠)(10)

《本草纲目》记载:其瓜瓤甘、淡、寒、无毒,消烦止渴,解暑热,疗喉痹,宽中下气,利小水。皮:甘、凉、无毒,主治口、舌、唇内生疮。所以它既是人们消夏止渴的上乘佳品,又常常被人们用来作药引用。据史载,三白西瓜自唐五代以来就有栽培,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它以皮如玉,瓤如脂,籽如珠而冠名“三白”。三白西瓜自七月上市,丹桂中秋,长幼相聚,品瓜赏月,其乐无比,岁寒虚燥,溴痹舌痛,以瓜汁佐以白糖、蜂蜜、清凉甘美,消烦润肠,如醍醐灌顶,甘露洒心。古医书载云:三白瓜瓤亦称“白虎汤”,除暑热,治血痢,解酒毒,治口疮;其皮曰“翠衣”,亦有生津解烦之奇效;其籽甘寒,清肺润肠,补中宜人,主治肠痛。据说当年太后长安之行,路途奔波,虚火上升,口燥便赤,一臣供三白瓜食之,顿觉目明无恙,大加赞赏,传旨为贡。

后序

万荣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史书有“皇天后土”的记载:自轩辕黄帝“扫地为坛祭后土”至宋真宗皇帝,先后有8位皇帝共24次在后土祠祭祀,其中汉武帝祭祀后土7次并留下了千古绝唱《秋风辞》。

大美山西、大美运城、大美万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