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吹枯叶落,落叶生肥土,肥土丰香果,孜孜不倦,不紧不慢。--《人生果实》


《人生果实》是由日本导演伏原健之执导,由日本影后树木希林担任旁白的一部生活类纪录片。导演伏原健之也是三顾茅庐后,用四封信的真诚打动了津端修一与津端英子夫妇二人,才获得二人的协助开始拍摄这部纪录片。该片在2018年度获得豆瓣纪录片9.6的最高评分,观看之后的确实至名归,三刷之后,依旧让我充满了感动,沉浸其中回味电影中的美好。

影片的剧情很简单,讲述的是有着90岁高龄的津端修一和87岁的津端英子夫妇隐居山林的生活故事。剧情呈现的过程中其实没有任何波澜起伏的情节,只是很平淡的纪录日常而已,但是却给无数观影者的心灵产生了撞击,带来了思想上的迪。

这部纪录电影所呈现出来的电影美学能够在众多生活纪录片中脱颖而出,自然有其独特的魅力所在。下面我将从物哀美学、拍摄艺术、叙事内涵三个方面来剖析这部有着“日本陶渊明”美誉的影片。

人生哲言短句爱情(相濡以沫爱情的背后)(1)

01:回归于日常生活中的物哀美学,顺应自然,追求极致的人文关怀

①日本物哀美学的生活维度

物哀、幽玄、侘寂等都属于日本传统美学的范畴, 物哀源自日本本土的一种审美情趣,在日本文化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物”即客观存在的物体,“哀”即看到物之后流露出的积极或消极情感。物哀即对于不同类型的物与事的感知。

日本国学大师本居宣长说: “字典里将‘感’字注释为‘动也’。只要心有所动,那么无论是好事还是不好的事,都可以用‘哀’加以表现,是因为‘哀’最适合表达这种感受。

影片中津端夫妇二人加起来177岁了,但是依然充满了活力与热情,在津端夫妇的眼中,他们对待自然界的生命,对待每天的生活琐事充满了感情。他们对待平凡的生活从来不会麻木,即使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生活的仪式感永远在于自己,就如物哀美学的审美情趣一样物哀在客体与本体,微观与宏观,对立与本一之间搭建了一座桥梁——最后回归到一切本源 “我” ,生活的情趣从来不在于金钱的多少,而是由自己的思想所决定。

他们懂得欣赏自然之美、劳作之美、生活之美,对于生活中的花草树木、瓜果蔬菜会产生欣赏与敬畏之情,对小鸟会产生关爱之情,对卖菜商户也充满了感恩之情。我们从影片中津端夫妇二人的衣食住行可以看出时刻体现着物哀美学的细节

日本人擅长将物哀美学融合于生活中,这也体现了他们认真对待生活的态度,即使平凡的活着却变成诗意的栖居,从日常生活展现出的美感是最动人的,而对于任何平凡之事或物的审美,也提高着人们的审美敏感性和感受力。

人生哲言短句爱情(相濡以沫爱情的背后)(2)

②日本物哀美学的道德维度

日本传统美学除了将日常生活融入美学实践之中,还喜欢将道德融入其中,这也是日本传统美学的一个很大的特点。

对自然界的任何生命,不仅限于人类的生命,都会尊重和关心,他们总是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这些都体现了日本物哀美学的道德维度。物哀,并不颓废,它的实质是倡导人要爱惜万物有灵,善于感受和欣赏美。

影片中津端夫妇二人会用有着四十年历史的水缸给小鸟喝水,他们尊重万物生灵。英子奶奶会因为台风过后院子里折断的树木影响别人,特地请人清理庞大的树枝,而修一爷爷则每次吃完美食后都会给店员寄去自己亲手写的感谢信,称赞食物的美味。他和妻子收获院子里四季的果蔬后,由英子烹饪成各种美味的食品,亲手包装好,分享给朋友。

津端夫妇二人懂得尊重、关心、体贴他人,这种体现在审美情趣中的生活态度,非常有助于促进道德生活的发展。他们给予别人的善意,也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别人,而这正是道德发展不可或缺的。

人生哲言短句爱情(相濡以沫爱情的背后)(3)

02 :平淡舒缓的节奏,景深镜头和长镜头的运用,极具生活气息,忠实于人物本身的现实生活常态

景深镜头和长镜头:在《人生果实》中,运用了大量较深的景深镜头,没有明显的清晰区和模糊区的界限,前景和后景同样清楚,以几乎全部实焦的画面来展现津端夫妇二人的日常生活,不论是室内吃饭,还是室外劳作,这样的拍摄方式增强了画面的真实感,有利于突出夫妇二人的生活环境。

对于影片中出现的美好事物,大多运用了长镜头来进行特写,例如拧檬果的特写,樱桃酱的制作,修一先生去世的白色帽子的画面,这些镜头采用长镜头的方式拍摄,不仅展示了物象之美,也是承载着夫妇二人的真情实感。

固定与跟拍镜头:在影片中,固定镜头多用在拍摄老两口坐在桌前吃饭、聊天、休息等场景,给人宁静闲寂之感,而跟拍镜头主要用以展示买菜、出行、劳作的场景,忠实于生活常态,将功利性的色彩感进行抛离,给人以真实与亲切之感

层次性和后期剪辑:导演在表现夫妇二人的日常生活中,并没有记录流水账的感觉,这是由于对生活类纪录片的层次性把握的很精妙,导演并不是按照按照一天生活这样单纯记录下来,而是在突出衣食住行同时,再结合津端夫妇二人真实的生活方式,导演在这几个方面都做了精彩画面的刻画,充分的强化艺术效果

精彩的画面除了拍摄的精妙外,还离不开独特的剪辑。影片中剪辑非常自然流畅,没有任何突兀。镜头的组接也平滑自然,没有因特意表现某些场景而使用跳切等非常规的剪辑方式,符合叙事性剪辑的手法。这样流畅自然的剪辑和拼接,让影片的节奏比较舒缓,贴近老年人真实的生活状态,但是津端夫妇二人慢节奏的田园生活没有让观众觉得无聊单调,反而让人心灵随着镜头放松起来。

人生哲言短句爱情(相濡以沫爱情的背后)(4)

03:相濡以沫的爱情,朴实的田园生活,对生命常怀敬畏和感恩之心,找寻生活的本意

《人生果实》不仅只是单纯的展现津端夫妇二人的日常生活,导演想传达的精神内涵就如这这四个字背后深刻的含义。津端夫妇二人追寻自己的本心,认真辛勤的劳作,把平凡的生活活成了我们理想的样子,撷取了他们人生丰富的果实,我就影片带给我的个人哲思谈谈影片传递给我们的精神价值

第一,回归自然,找寻慢节奏的生活本质,活出生命的真谛

津端夫妇二人慢节奏的生活状态表现得不单单只是表层速度的快慢,而是蕴含着他们从容的生命态度和对回归自然的向往追求。在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他们忘却物欲,顺应自然,追求本心。

我国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其思想主张核心二字“无为”,与津端夫妇的回归自然的慢节奏生活不谋而合。无为不是无所作为,也不是做事拖拉,更不是消极厌世,而是对自我生命状态的一种反思,一种生命态度的从容把握,是一种理念和信仰的体现

慢节奏的生活本质上就是老子天道和人道的思想融合一方面是人与自然界的和谐相处,另一方面则是人与人的和谐相处。津端夫妇辛勤地耕种着自己的果园,感恩与尊重着他人,认真友爱地对待着自然界的物与人,将天人合一的思想发挥到极致。

而处于快节奏生活的许多现代人,他们逐渐被世界的物欲束缚,被生活牵着鼻子走,无法把握自己的生活节奏,一旦遇到一点阻力,总是方寸大乱。要么做事拖拉,要么通宵达旦,不分黑夜的工作。

慢节奏的生活是让我们做事踏踏实实,兢兢业业,工作时间不要带其他杂念,找到自己的工作节奏。慢节奏的生活是让我们顺应自然规律,不以牺牲身体的健康为代价取工作,戒骄戒躁,沉淀自己的心灵,知晓欲速则不达的真谛

人生哲言短句爱情(相濡以沫爱情的背后)(5)

第二,以感恩作为处世哲学,净化这污浊的世界

影片中津端英子总是会找熟悉的商户买菜,烹饪好菜肴与丈夫一起品尝完后,津端修一先生总是会亲自写下带有简笔画的感谢信,毫不吝啬地夸赞他们的菜很美味,要继续加油。

这里的小细节每次看完都会让我感动不已,不做作浮夸的夸赞之词就像是大道至简的心灵物语,洗涤着我们被尘埃蒙蔽已久的心灵。平凡之事带给我们的感动总是最震撼人心的,津端夫妇以感恩作为处世哲学,构建心灵上的道德坐标,向世界传递着善意

万千世界,芸芸众生,我们可以在得到别人的帮助时说一句“谢谢”,我们可以在接到外卖小哥的外卖时说一句“辛苦了”,我们可以在吃完饭店的美味佳肴后说一句“这味道美极了,要继续加油哦”,一句简单的话语,也能回馈给这世界感恩的善意。

第三,相濡以沫的爱情,大抵就是平淡也是一种美好

影片中除了让我启迪的处世哲学,还有津端夫妇两人相濡以沫的爱情,修一先生曾说:她于我而言,是最棒的女朋友!听到这句话,我泪流不止,美好的爱情大概就是如此,尽管他们已经结婚65年了,他还是用“女朋友”这样的词汇,仿佛说的是一位17岁的少女,爱情在他们的心中从来不会彼此厌倦。

英子总是支持修一做他喜欢的事情,修一的爱好时帆船,在还没有很多积蓄时,修一想买游艇,英子女士听到后只说了句“这样啊”,然后为了支持他当掉自己心爱的和服。

日本人一向含蓄,不会直接表露爱意,但是在他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就觉得这是爱情最理想的样子。爱情总会慢慢褪去光环,归于平淡,真正的爱情大抵就是平淡也是一种美好

总结:

《人生果实》这部影片,就是我们曾经所羡慕的田园诗人陶渊明中的理想状态。影片从黑白胶片回顾两人年轻时候的相识到相爱,再用彩色拍摄夫妇两人老年之时相濡以沫的生活点滴,一个半小时的影片,仿佛让我们看到津端夫妇二人的一生,平淡而又美好,让人觉得余味无穷。希望所有人像津端夫妇二人一样认真生活,充实自己,找到自己人生的果实,活出自己理想的样子。谢谢关注@番茄味小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