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我个人而言,这七篇填词都算偶然。毕竟近几年都没怎么往古诗词这方面落笔。

关于没了当年热血的诗词(从灯红尘细到)(1)

说来话不长,第一篇《千秋岁·鸿渐》产生的原因,是为了给当时正在写的网络小说里的人物角色代笔,写的是古代衡阳城庙会的情景。

当然在小说里的原稿和后面我改定的版本,已经并不太一样,副标题也由“鸿雁”改为“鸿渐”,含义也有了较大区别。

可惜那部小说,发到二十来万字的时候,因为遭到举报被屏蔽,然后又由于本人拒绝修改内容,基本上等于给封掉了。

对于那小说,本来做了不少的准备工作,没想到就这样浅尝辄止,也是相当可笑了。

下面附上这篇改后的《千秋岁·鸿渐》:

关于没了当年热血的诗词(从灯红尘细到)(2)

千秋岁·鸿渐

(词林正韵第三部)

灯红尘细,陌路人来避。

清夜里,烟花起,

湘江波影荡,萍迹青峰外。

轩窗翠,征鸿远引临蒸水。

·

尺素由谁寄,风雨同君意。

石鼓院,书香替,

孤飞归碧落,莫问谁联袂。

深宵永,霜寒露冷终无悔。

关于没了当年热血的诗词(从灯红尘细到)(3)

如上,虽然把原本庙会的背景做了些更改,甚至将远引的孤鸿作为该词第一主角,但原本的一些词汇或词汇营构的意境仍然没有完全替换。

只是,对比用在小说正文里的那一版,它的完成度更为圆满。

之后是《千秋岁引·年华》。可能是因为写了一篇《千秋岁》,于是心里总不免跃跃欲试,想再来一个《千秋岁引》。所以酝酿了大约两天后,就将它也写了出来。

兹将这《千秋岁引·年华》定稿附录于下:

关于没了当年热血的诗词(从灯红尘细到)(4)

千秋岁引·年华

(词林正韵第十六部)

楚水忽寒,霜枫醉灼。

旧梦依稀锁眉角。

休休素书随缘渡,

遥遥雁字秋风柝。

曲未断,酒先空,意漂泊。

·

世事总归虚妄错,

而况浮生真寥落。

长啸青眼终无着。

手挥五弦潇湘去,

归鸿目送春衫薄。

天易老,红颜脆,痴难觉。

关于没了当年热血的诗词(从灯红尘细到)(5)

因为当时气温突然下降,很自然就在开篇就写到了“楚水忽寒。”

但接下来的四个字“霜枫醉灼”,可能会让人感觉有点拗口,并且难于理解,到底“霜枫醉灼”是怎么个情况?

霜枫,很好理解,就是经霜以后的枫叶。经过严霜染色的枫叶,往往比从前红得尤为鲜艳,其华灼灼。在我看来,就好像不胜酒力被酒灌醉后脸上的那种酡颜的红。

这词的上半片写即时的情景,下半片用了竹林七贤阮籍和嵇康的典故,表达的意思,也就是那么回事。

关于没了当年热血的诗词(从灯红尘细到)(6)

接下来的是《剑器近·湘灵》。《剑器近》,是个非常冷僻的词牌。《钦定词谱》里面,只收录了袁去华的一篇孤例,所以在平仄字韵方面被限定得厉害,没有任何可平可仄的字词。

由于我当时正在设计故事角色,查阅关于九嶷山和潇湘洞庭的资料,很自然地就将大舜和湘妃的故事与此联系了起来,所以开头就点明了主题“九嶷露,泪染竹”。

后面的凤来仪,听韶乐飞舞,都是和舜有关的典故。

这里也将《剑器近·湘灵》附录于此:

关于没了当年热血的诗词(从灯红尘细到)(7)

剑器近·湘灵

(词林正韵第四部)

九嶷露,泪染竹。

来仪飞舞,

奏韶乐箫声处。

倩谁顾,向谁诉?

听鼓瑟,潇湘夜渡。

孤身月明江渚,

静如许。

·

归去,落花纷似雨。

人间底事,又乍起,

苦恨千千缕?

前尘清梦复悠悠,

问烟霞旧俦,

几回曾解分数?

六朝风度,四海萧骚,

笑尽生平胜负,

武陵洞外栽桃树。

关于没了当年热血的诗词(从灯红尘细到)(8)

上半片写的就是主人公在潇湘夜渡追思大舜和湘妃的传说,第二片写的则是他因此而阐发的一些思绪。

这个主人公并不是我,而是我所构思的一个人物。

关于没了当年热血的诗词(从灯红尘细到)(9)

后面的《沁园春·创生之柱》,是我看完本年度科学界最新发布的“创生之柱”星系图像之后,所产生的一系列想象。

诗词大意大抵就是感觉星空浩瀚,浮生渺茫之类的遐思而已。

这篇词作,也有两个版本。两个版本中,上半片改动不多,下半片几乎推倒重写。

尽管第一版和第二版有较大出入,但这里也只将修改后的版本附录于后:

关于没了当年热血的诗词(从灯红尘细到)(10)

沁园春·创生之柱

(词林正韵第六部)

亿万斯年,弹指一空,

岁月同尘。

看创生之柱,吐吞黑洞。

参差河汉,渐灭无痕。

所谓丰功,触蛮蜗角,

百代喧嚣岂足云?

惊回首,

此身终暂寄,微末孤魂。

·

神游寰宇乾坤

竟放任,

渺茫梦续存。

叹皇图霸业,些需慰藉。

山盟海誓,片刻欢欣。

载道传灯,枕中薪火,

芥纳须弥孰幻真?

感伤处,

恐永恒乌有,奇点沉沦。

关于没了当年热血的诗词(从灯红尘细到)(11)

说实话,改完后的这个版本,并不能完全表述我内心中的所思所想。一些比较重要的想法,反而在第一个版本里表达得比较充分,所保留的,也相对比较多点。

但从用字用词的工整度上看,修改后的更为贴合,没有多音字的读音导致出格的地方。

关于没了当年热血的诗词(从灯红尘细到)(12)

再后面是《水调歌头·乱码》。可能因为这篇里面用词可能有些激烈,所以不被允许展现。在这里,当然也同样无法展示。只是姑且记录这么一笔,表示本人曾写过这么一篇词作。

其实,这篇《水调歌头·乱码》,得算今年这七篇词作里头,相对较为出色的一篇,里面有几处句子,是我自己比较喜欢。

关于没了当年热血的诗词(从灯红尘细到)(13)

而在《水调歌头·乱码》之后写的,就是《喝火令·随缘》。

因为《水调歌头·乱码》被掐,个人情绪比较郁闷,所以第二天就下了这一篇词作。本词里面的下半片中,有所谓“袖手”“随缘”等字眼,就是当时心情烦躁、气哼哼的反映。

另外的话也无需多讲,这里也将《喝火令·随缘》附录如下:

关于没了当年热血的诗词(从灯红尘细到)(14)

喝火令·随缘

(词林正韵第四部)

冷雪侵寒夜,凉风探暖炉。

怪清霜倒挂冰桴。

梅蕊几曾开落?花下是蜗居。

·

袖手冬观景,随缘晚画图。

管他平淡与繁芜。

就此松涛,就此竹扶疏,

就此数行留白,为有暗香徐。

关于没了当年热血的诗词(从灯红尘细到)(15)

尽管书写的时候情怀不畅,心有不爽,但写完之后回读,我自己对这篇《喝火令·随缘》的感觉还过得去。虽有愤懑,可词作里面的意境和用词,都还算清丽可喜。

关于没了当年热血的诗词(从灯红尘细到)(16)

再接下来,就是《念奴娇·剑仙》。这是这两天刚写完的一首最近的词作,和之前的《千秋岁》《剑器近》等类似,都是为了小说人物剧情而进行的尝试。

该词的主人公剑仙,可能糅合了我设计中的三个人物的影子。

一个是建安年间,用绳索系颈羌乱头人渠魁的游侠,一个是熙和前后饮马北地飘浪江海的剑客。

另一个,是鏖战云梦幻境以后,候人不至独钓雁城风雪的少年。

这三个角色,和另外三个更为重要的角色,是我酝酿多年的构想。

只是直到目前,他们都还只暂时出现在我脑海里,没有被落笔于纸墨。唯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够如愿以偿,将他们的传奇故事完好地呈现出来。

在这里,也且将这篇《念奴娇·剑仙》也摘录在这里:

关于没了当年热血的诗词(从灯红尘细到)(17)

念奴娇·剑仙(修改版)

(词林正韵第十一部)

关山渐度,正西风断雁,击柱惭影。

此剑难消多少恨?块垒十年交迸。

梦华东京,清明河上,千里江湖冷。

洞箫声起,逝鸿飞入绝顶。

·

总想快意生平,三杯然诺,五岳轻闲等。

饮马流觞同笑语,信义共相钦敬。

岂欲乘龙?几番伏虎,尝系单于颈。

法参天地,谈何青史名姓。

关于没了当年热血的诗词(从灯红尘细到)(18)

如上所列,就是本人在2022年下半年所填的七篇古词。全部都严格遵守原词牌的格律韵脚,声部则按照《词林正韵》的区划。

在遵循体例的前提下,各词的意境也还得到了较好的体现,算是本人在填词上较为出色的发挥,所以特意为它们记述一笔。

除此而外,别无他意。如上。

关于没了当年热血的诗词(从灯红尘细到)(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