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诗词那么牛,但为什么后面一代不如一代了呢?因为唐代写诗是科举要考的,对于每个寒窗苦读之人而言都是必修课,所以必然会花费大量时间去努力,其中出现一些天才人物,写出点朝纲的千古名句,那也就是顺理成章了。而之后的科举考试就不考了,诗词变成了选修课,大家放在上面的精力就少了,出现人才的概率也就直线下降了。那么古代历代的科举都考哪些科目呢?

古代科举到底考什么内容(历代科举都考的什么)(1)

我们都知道科举时从隋朝开始的,因为才出现这种全新的选拔制度,所以隋代的科举内容非常混乱,大家族的推荐制和为中下层出仕的科考制并存。考试内容以论语、孝经、孟子这些儒家经典为主。隋文帝刚开始的时候也是为了兼顾大家族和普通人的利益,本想慢慢改变,可惜杨广败得太快,所以隋代的科举也就是一路模糊不清到了最后。

古代科举到底考什么内容(历代科举都考的什么)(2)

唐代是科举真正成型的阶段,但依然科目繁多,甚至可以用庞杂两个字来形容。有秀才科、明经科、俊士科、进士科、明法科、明书科、明算科、一史科、三史科、开元礼、道举科、童子科等等,这还没算上对习武之人的那一条支线。

古代科举到底考什么内容(历代科举都考的什么)(3)

就以我们最熟悉的进士科来说,根据《通典》记载,进士科考试分为五步,先考大经和尔雅,唐代的大经指的就是礼记、左传等,尔雅是诗经里的一种。考完这两个,接下来需要考文章和诗词,即写一篇文章和一首诗。你看诗这就是必考内容,是读书人绕不过的坎。写完诗文以后是最后一步的策论,也就是怕你是个书呆子,所以要考一下考生对于社会、民生、吏治等方面的看法。这个就是进士科,其他科的考试可以用五花八门来形容。所以唐代文化方面的繁盛和考试种类的繁多是脱不开干系的。

古代科举到底考什么内容(历代科举都考的什么)(4)

到了大宋,一开始科举的种类和唐代并没有特别大的变化,但相较于其他的十几科,宋代大大加强了对进士科的重视程度。到了宋代中期,基本就只剩进士科了,成为了最主要的选官方式。值得一提的是,宋代重文轻武的风气,导致在武举考试里都要写文章,所以要在宋代当一个莽夫也是挺不容易的事情。

古代科举到底考什么内容(历代科举都考的什么)(5)

元代对于科举并不非常的友好,几经废除,对考试科目也做了非常大的简化,被后世诟病的厉害的程朱理学是在这个时候被大力推崇的。科举考试内容被限定在四书五经范围内,而且必须以朱熹、程颢、程颐的注解为标准答案,所以朱熹被后世喷也挺冤的,毕竟他也没想到自己去世后,一辈子写的那么多注解居然成为了科举考试的唯一标准答案。

古代科举到底考什么内容(历代科举都考的什么)(6)

科举的鼎盛时期毫无疑问就是明朝了,层级分为府试、乡试、会试、殿试,但科目就非常精简的了,只剩下三种:文科、武科、宗科。宗科就是宗室考试,也就是老朱家给自己子弟设的一个内部小考。在明代武科基本是不受重视的,剩下的就只剩文科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科举盛势就这么到来了。

古代科举到底考什么内容(历代科举都考的什么)(7)

考试内容继续沿用了元代四书五经只考朱熹的注解,策论还是有的,另外还增加了昭告表和判语,开始重视考生公文的写作水平,文体方面就是我们熟悉的八股文了。早期弄八股文的初心其实挺好的,是为了公平。因为在八股文的框架下,大家的文体都是一样的,既然文体一样,那内容就显得至关重要了。而在八股文之前,考试的文体是非常多的,为了有效避免考官因为对于不同文体的好恶,从而影响打分的情况发生,八股文就应运而生了。

古代科举到底考什么内容(历代科举都考的什么)(8)

但是八股文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变成了一种非常僵化的玩意,从而也导致了明代开始诗词这块比唐宋有了非常大的退步。清代的科举基本照搬明朝,多了八旗科和翻译科,内容方面进一步的约束八股文,有了范文的出现,导致文人集体更加趋于僵化,直到最终科举制度废除。

古代科举到底考什么内容(历代科举都考的什么)(9)

总结一下,科举前期考试科目繁多,内容广泛;到了中期宋元开始,科目僵化,内容单一;明清的后科举时代,形式进一步守旧,逐渐与社会发展的需求相背离。

高考985、211的考生,在古代科举考试中算啥水平?

古代哪些人不能参加科举?诗鬼李贺曾因此英年早逝

古代外国人可以参加中国科举考试吗?大唐文化影响力有他们的功劳

古代的大学生是怎么毕业的?毕业季之后,他们又何去何从呢?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一起看古代毕业季有多繁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