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就开始调集部队,包围和蚕食中原解放区,企图消灭中原解放区部队,打通向华东、华北、东北的进军道路。1946年5月,国共双方代表虽然专门就中原地区停止武装冲突签订了《汉口协定》,但国民党军拒不执行,不断的进攻中原解放区压缩到宣化店为中心纵横不足百里的狭小地区。至6月下旬,蒋介石用于包围中原军区部队和全面进攻解放区的兵力增至约30万人,其认为时机已经成熟,开始命令各部队合围消灭中原解放军部队。
中原突围
为了保存中原解放军主力,部队开始准备向西进行突围,而为了保障主力部队的顺利突围,就需要一支部队作为诱饵吸引和误导国民党部队,实施这样行动的部队可以说是九死一生。而接下这一任务的就是中原解放军1纵第1旅,也就是皮旅。为了确保主力部队向西突围的意图不被国民党军察觉,皮旅开始营造主力部队向东突围的假象,命令下属各部队向东,东南,东北方向移动,摆出与敌决战开路突围的假象。国民党军队果然中计,合围部队主力向东移动,大大降低了向西突围的主力部队的压力,为主力部队的顺利突围奠定了基础。
25日,中原军区的主力部队开始突围,并向西疾行。为了掩护主力撤退,皮旅坚守阵地,抗击国民党军的进攻至26日中午,并于26傍晚,迅速收拢部队于白雀园结集,开始先西行进准备突围。意识到被耍了的国民党军队也开始向西行进,意图消灭皮旅。然而,皮旅却和国民党军队玩起了捉迷藏,在向西疾行10多里后转向东行进,在刘家冲藏了起了,而国民党军队一路向西追就是看不到皮旅的踪影。接下来就是皮旅的神操作三转突围。28日,皮旅开始先西南疾行军,避开国民党新十三旅的防线,进攻九龙山,抵达易家田铺,完成了第一转。29日,皮旅突然90度大转向,开始向东南突围,使得国民党军在西进路线的上的合围计划落空,从而实现了二转。国民党军发现皮旅突围方向改变立刻派军尾随追击,此时皮旅再次转向,开始向东疾行,突破黄土岗的国民党第十四旅的防线,智取了旗杆店,完成了第三次转向。
而三转之后就是三恶战了,6月30日,皮旅在瓦西坪遭到国民党军队的袭击,如未能杀开血路,其他国民党军队围过来就前功尽弃,难逃被围歼的命运。于是安排一团强攻瓦西坪,以掩护主力部队通过大牛山。全旅最终在7月1日晚全部通过大牛山,突破国民党军的包围圈刷掉了尾随在后的追兵。这也就是第一次恶战。7月10日,皮旅在青枫岭一带遭到了国民党挺近纵队二团的堵击。青枫岭地势陡峭,易受难攻,是个难啃的骨头。皮旅必须尽快消灭正面之敌,否则有被合围的危险,于是采用实施正面佯攻,侧后迂回攻击的方式,最终攻占了青枫岭,打通了通往淠河之路。这就是第二次恶战。皮旅在度过淠河时,滩头部队遭到了国民党军队第四十八师一部的堵击,浮桥被毁,险些被堵在在了淠河边上,皮旅立即实施强渡增援滩头部队,利用了夜间和大雨的掩护,寻找到水位较浅地段,最终全旅涉水度过淠河,化险为夷,到达了东山坡。
第三关 突破津浦线
之后闯三关了,第一关就是毛坦厂。皮旅离开东山坡先是向东南方向机动,在得知前有堵截部队后转向北进,突破大别山东麓出口处毛坦厂,甩掉了堵截部队。第二关就是奇袭吴山庙,全旅轻装前进,以每昼夜50多公里的行军,奇袭吴山庙,打开了通往津浦线的道路。而这第三关就是津浦线,就在皮旅赶到津浦线时,国民党的装甲列车也赶过来堵截了,藏身在津浦线沿线的碉堡中的国民党军也用轻重机枪进行疯狂扫射堵击,沿线的国民党守军也分五路出动意在合围皮旅。皮旅下属二团、三团阻击合围之敌,一团对正面进行强行突破,最终击溃正面之敌,于7月20日全旅通过津浦线,抵达苏皖解放区。
皮旅在中原突围中灵活机动,利用三转造成了国民党军合围部队的部署混乱,找到了包围圈上的薄弱点。三恶战则是击败薄弱点上的守军,使得出现一线生机。闯三关,则是将一线生机彻底的转化为生机,最终使得部队得以全身而退。纵观世界战史,在被重兵包围下能够主力全身而退的战例寥寥无几。皮旅在突围战中充分的展示出了战术灵活多变,情报的获取,顽强的战斗意志,对于一支军队的重要性,而这是国民党军队所不具备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