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关重地德济门 | 傅恩凤

泉州最珍贵的遗址(南关重地德济门)(1)

德济门遗址航拍图(郑文桂/摄影)

泉州德济门遗址位于泉州城南,为元、明、清各代泉州城的南门遗址,坐北面南,北对天后宫,南临晋江,面积近2000平方米,由花岗岩条石、废旧石建筑构件等砌筑而成,局部以白灰灌浆加固。德济门初始于宋,修建于1352年,明代重建并增建瓮城,清代重修加固,沿用至20世纪中期,1948年毁于大火并坍塌。它作为进入城市南部商业区的交通要道,是泉州经晋江开展海上贸易的主要出入口,正所谓:“一城要地,莫盛于南关,四海舶商、诸蕃琛贡,皆于是乎集”是城市南部商业性城区的重要地标。2001年对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完整揭露出13世纪以来多次营建迹象。

唐久视元年(700),在今鲤城区设置武荣州州治,唐景云二年(711)改名泉州,之后陆续建有衙城、子城、罗城等,统称为泉州城,然城墙始建年代文献记载不明,经研究只能推论出泉州城城墙早在唐贞元元年(785)之前已有。据乾隆版《晋江县志》卷2《规则志》记载:“泉州郡城旧名桐城,晋江附郡,郡城即晋城也,内为衙城,外为子城,又外为罗城。衙城即州治。垣墙留从效筑。为开府建牙之地。宋淳祐中,旧址尚存。至洪武元年始废为卫。子城筑于唐贞元以前,年月莫考。……罗城周围二十里,为门七:东曰仁风(俗呼东门)、西曰义成(俗呼西门)、南曰镇南(俗呼南门桥头)、北曰朝天(俗呼北门)、东南曰通淮(俗呼涂门)、西南曰临漳(俗呼新门)、曰通津(在傅府前,今废)。南唐保大中,留从效所筑也,……绍兴三年,守游九功始筑瓮城,复于南城外筑翼城,东起浯浦、西抵甘棠桥(即临漳门外第一桥),沿江为蔽。元至正十二年,监郡偰玉立始废罗城之镇南门,拓就翼城,周三十里,高二丈一尺,城东西北基各广二丈四尺,外甃以石,南基广二丈,内外皆石,为门七:东西南北暨东南西南门皆仍旧名,改南门曰德济,废通津门,而于临漳、德济之间建门曰南熏(俗呼水门),皆统为罗城焉。明洪武初,指挥李山复增高五尺,基广二丈四尺,凡内外皆甃,以石建月城六,惟南熏无月城,门各有楼,……嘉靖三年(1524),门楼窝铺多坏,守高越同知李缉大修之,……是年(嘉靖三十七年),德济门灾,守熊汝达重建之,……国朝顺治十五年(1658),总督李率泰檄各府城依关东式改造,时提督马得功、兴泉道叶灼棠、知府陈秉直改筑,……十七年(即1678年)海寇围城,德济门一带颇多坍塌,知府张仲举、知县沈朝聘重修。”地方文献清楚地表明了泉州城的建造和修缮过程,表明了德济门该地首先于宋代建有翼城,元代时“监郡偰玉立始拓南罗城以就翼城”,始建德济门作为泉州城的南门以取代原南门镇南门,此后德济门作为泉州城的南城门一直沿用至近代,直至1948年毁于大火。

泉州最珍贵的遗址(南关重地德济门)(2)

发掘现场

2001年福建省博物院考古研究所联合泉州市文物部门组成考古队对德济门遗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揭露出残存的城墙、城门墙基、濠沟、桥梁等遗迹,出土了元代印度教石刻、元代基督教石刻、南宋修城官砖、明代“盘诘奸细”石碑以及明清时代的铁炮、铁弹丸、钱币等器物,还有丰富的瓦当、陶瓷残件等遗物。德济门遗址发掘面积约2000平方米,揭露出来的遗迹有宋、元、明、清各时期的城墙、门道、月城城墙及城门、濠沟等,分布在南北长36.5米、东西宽49.1米的面积上。根据遗迹之间的叠压关系和建筑结构等,可将之分为年代早晚关系的三期。

第一期,早期城墙遗迹,位于遗址的北部,呈弧状东西向延伸,西端开始北折,东端向东北方向延伸,方向282度,长度31.5米,宽7.2-7.6米,城墙内外侧用条石砌筑,中间大部填土,少量填以石并稍加夯筑而成。其南侧被第二期的城墙遗迹叠压,结合文献记载,该城墙遗迹当为南宋绍定三年(1230)郡守游九功所筑的翼城城墙残存。同属该时期的还有在早期城墙南侧条石彻筑的濠沟及沟上石桥遗迹。

泉州最珍贵的遗址(南关重地德济门)(3)

德济门城墙

第二期,濠沟及沟上石桥等遗迹,位于遗址的中部,紧贴第一期城墙墙体南侧。沟东西走向,方向95度,揭露出来的部分长47.2米,沟口宽1.93-2.88米,沟底宽1.45-2.74米。沟中段被晚期的门道和门道两侧墩台所覆盖,东端稍北折向东延伸,方向76度,西端上有石桥,沟穿桥西出。沟两壁及底均为石构,沟壁以规整条石呈丁字纵横间隔砌长,壁竖直、规整,条石露明面打制平整,石缝间以白灰灌浆加固,灰缝抹平;残高2.5-2.75米。该期遗迹多被第三期遗迹叠压,形制不明。然该期已显现出来的遗迹用料精致,条石齐整,砌法讲究,特别是沟南壁根据已揭露出来的部分或可推定它就是最早的德济门城墙,其上为第三期的城墙,其东段继续沿晚期城墙走向向东延伸,其西端以桥北折与早期的翼城的南墙相连。该段的城墙宽度、位置、用料等正符合文献中“元至正十二年,监郡偰玉立始拓南罗城以就翼城”“南基广二丈,内外皆石”“改南门曰德济”等相关记载,可以推定该期遗迹当为元代的遗存。

泉州最珍贵的遗址(南关重地德济门)(4)

明代“盘诘奸细”石碑

第三期,明清时期的建筑遗存,包括罗城城墙、德济门门道、月城门道及城墙、门墩等遗迹。位于遗址的中部、南部,是德济门遗址现存可见的主体遗迹,形成较完整的城门形制。此期被清理出来的罗城城墙长43.1米、基宽4.8-5.45米、残高0.5-1米,东西方向,墙体内外侧均为条石呈丁字纵横砌筑,壁面竖直,条石石缝间以白灰浆加固,墙基以圆石柱、瓜棱柱、丁石、伊斯兰教墓盖石等横铺砌筑,墙体中间亦条石或石块、石质建筑构件等砌筑,与上文的“凡内外皆甃”相符,直接叠压在第二期的城墙上,北侧紧邻濠沟。

泉州最珍贵的遗址(南关重地德济门)(5)

元代濠沟及城墙

德济门城门位于遗址的中北部,其门道内侧平面大体呈“凸”字形,南窄北宽,残长13.25米,方向193度;南半部分为城墙的残存墩台,宽2.62米,东、西两壁向北延伸3.58米后各往外折0.73米,用长方形、方形及不规则石板铺设成路面;北半部分两侧为门墩所在,宽4.08米、残长9.67米,跨濠处铺架5根长石桥板当路面,过濠后仍用各类石板铺设为路面;石板上均凿有防滑凹槽。从坍塌于门道上的残留部分条石推测,门洞上部应为石券结构,门洞壁面平整,残高0.31-1.07米,以条石丁字纵横间隔垒砌,白灰浆加固,两侧门壁中部均置有闸板掏口,掏口宽0.16米、进深0.18米。门道中段两壁外折处北侧各设一门臼,凿于路面石板,直径0.14米、深0.12-0.13米,两门臼间距2.74米。

泉州最珍贵的遗址(南关重地德济门)(6)

石建筑构件

门墩,位于城门北部两侧。从现状判断,两侧墩台应为方形,其东西向外包边墙紧贴城门城墙,而北包边墙基体大部分无存。东侧墩台南北残长10.33米、东西宽7.16-7.9米,北段残存2.26米,墙体厚0.62-1.65米、残高0.38-0.42米,条石丁字纵横砌筑。墩台内部残存高0.5米的红色夯土。西侧墩台南北残长10.52米、东西宽6.88-7.4米,北段残存0.26米,外包边墙墙体残高0.12-0.44米,条石丁字纵横砌筑,石缝间以白灰粘合。墩台内部残存高0.3米的红色夯土。

泉州最珍贵的遗址(南关重地德济门)(7)

宗教石刻及建筑构件

月城,又称“瓮城”,位于罗城城墙南侧,平面呈方形,外侧东西长41.1-43.6米、南北宽22.4米,内侧东西长33.8-35.8米、南北宽18.6米,城墙以德济门门道为中心往南环绕呈半圆弧状,残高0.65-0.9米,基宽4.2-4.4米,厚3.7-3.86米,基础用长条石或圆柱石等建筑构件砌筑,基上墙体退进0.22-0.35米,条石丁顺砌筑。

泉州最珍贵的遗址(南关重地德济门)(8)

闸板掏口及门道铺石

月城门道,位于月城西侧的月城城墙与罗城城墙交接处,东西向,方向94度,平面亦呈“凸”字形,东宽西窄,门道全长5.6米,东段宽3.08米,向西1.1米后,两壁内折收0.4米后,门道宽2.28米。门两壁竖直,残高0.13-0.9米,条石丁字纵横砌筑,条石规整,石缝间以白灰加固。在西部两壁中间各置有一闸板掏口,掏口宽0.17米、进深0.14米,南北壁掏口底部分分别低于地面0.04米、0.12米。门道两壁折收处各置有一门臼,凿于路面石板,径0.14米,南北门臼分别深0.05米、0.02米,底部均铺垫铁块。门道路面铺以用长方形、方形及不规则石板,石板上均凿有防滑凹槽。

泉州最珍贵的遗址(南关重地德济门)(9)

德济门门道

月城内侧加宽加固城墙遗迹,当为清代加固或改建的城墙。位于月城城墙的内侧,紧靠明代的月城城墙。向城内拓宽墙体1.92-1.97米,用双层条石丁字砌基,高0.45米,基上墙体条石砌筑,残高0.12-0.72米,加固石墙与月城城墙之间无规则地填砌石块或条石。

泉州最珍贵的遗址(南关重地德济门)(10)

德济门月城

德济门是泉州古城的南门,也是沟通城内外、特别是沟通城内与沿晋江分布的码头之间进出泉州城的主要通道。其遗址历史信息丰富,宋、元、明、清各时期遗存叠压打破关系较清晰,体现出完整的泉州古城的发展演变,展现了宋元以来泉州城南一带在江岸线变迁和海外商贸活动的共同作用下形成泉州城发展轨迹,记录了宋元泉州城市向南部拓展的历史。遗址中明代的遗迹中出土和发现了较多的元代基督教、印度教、伊斯兰教等宗教石构件,印证了宋元时期泉州繁荣的中外文化交流和宗教活动,使得泉州成为“宗教博物馆”,也正是“缠头赤脚半蕃商,大舶高樯多海宝”这一情景的反应。

泉州最珍贵的遗址(南关重地德济门)(11)

德济门遗址

(图文转自泉州学研究所,作者系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研究馆员,本文图片除署名外均由成冬冬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