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元辛丑读书録之四:

“永登”这个名字1700年了,知道它来历的人,真不多!

从兰州往西,翻越乌鞘岭,进入河西走廊,永登是国道高速上的必经之地。在两千多年前,这里就是汉武帝控制河西走廊的桥头堡。而“永登”这个名字,也有1700年的历史了。

1.改变西北的远征

“永登”一名的含义,人们多认为是:永远五谷丰登。从汉武帝控制河西走廊的桥头堡,到永远五谷丰登之地。2000多年的岁月中,永登经历了很多的故事。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永登”的来历:

甘肃兰州永登的文化特色(甘肃永登永登)(1)

永登的历史非常久远,至少在六七千年前,这块地方,就有人类在生存繁衍。那时,远古先民多选择,河谷边向阳的台地上定居。庄浪河、大通河等河谷两岸都曾有原始先民的遗址。这些年,人们在永登境内发现了四五十处古遗址,同时出土了陶器等文物。

在这些陶器中,最为耀眼的就是彩陶鼓。这是五千年前,先民们在祭祀天地鬼神的时候使用的一种乐器。古书上把这种彩陶鼓称作土鼓。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它是彩陶泥土做成的,跟好多地方的铜鼓、木鼓是不一样的。

西汉元狩二年,也就是公元前121年。这一年,对西北来说,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年份。这一年,发生了重大事件,改变了西北乃至中亚格局。这就是霍去病远征河西走廊的匈奴。

甘肃兰州永登的文化特色(甘肃永登永登)(2)

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春夏,霍去病两次出击匈奴,获得空前大胜。《史记• 大宛列传》中曾这样记述:而金城,河西西并南山之盐泽,空无匈奴。霍去病的两次出击,基本上将匈奴势力驱逐出黄河以西的河西走廊,直到罗布泊一线,故而才说空无匈奴。霍去病在返回的路上,派大行李息(大行为礼宾官,汉初称之为典客)在黄河南岸今西固城一带修筑城堡,设置了金城县(位置在今天兰州西固区西固城一带)。

2.神秘的令居塞

由此,河西走廊遂纳入正式中央王朝的版图。汉王朝开始经营河西走廊。为了控制所占据的河西走廊。汉政府开始有计划,有目的往河西走廊迁移人口,设置郡县。除了,在黄河边设立金城县外,还在今永登县境建立令居塞。

武帝元鼎二年(前115年),汉王朝又在在今永登县境设令居县。

甘肃兰州永登的文化特色(甘肃永登永登)(3)

《汉书 西域传》说“骠骑将军击破匈奴右地,降浑邪、休屠王,遂空其地,始筑令居(今永登附近)以西”;《汉书 张骞传》说:“汉始筑令居以西,初置酒泉郡”,对这段记载注释说:“令居,县名,属金城,筑塞西至酒泉也。”

对于令居塞,人们有多种说法,大部分人认为,在今天永登附近的一个村子。 永登县城不远处有个叫罗城滩的村子。这是一个安静祥和的地方,多少有些世外桃源的感觉。在大片农田的包围下,村子里没有鸡鸣狗叫,安静得让人有些感到意外。

可是,人们不会想到这里曾经有座繁华热闹的城——令居塞。令居塞是汉武帝时在黄河以西,修筑的第一个要塞,汉长城就从这里起步。西汉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汉武帝遣骠骑将军霍去病两次在河西反击匈奴。随即,在先零羌的游牧地修筑了令居塞。

甘肃兰州永登的文化特色(甘肃永登永登)(4)

今天的罗城滩村,就是当年的令居塞遗址。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这里还有一个将近1公里见方的古城。然而,在后来的平田整地中,这座年代久远的古城,也最终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

著名历史学家谭其骧认为,罗城滩周围的地形地貌和《史记》中描述的基本一致,而且“罗”一词的发音同“落”,辞海中落有一种解释,其意是:下降、下落。在永登方言中含有掉落的意思。也可以这样说,罗城就是一个城墙掉落了的古城。实际上告诉人们,在遥远的过去,这里曾经有一座充满辉煌的城市。

元鼎六年(前111年),汉王朝在河西开设田官,令塞卒戍田,筑令居至酒

泉边塞。至此,永登的战略价值凸显。

3.汉代就是粮食主产区

永登地处黄河以西,为通往河西走廊必经之地,也是起着分割西羌和匈奴联系的作用。

汉昭帝始元六年(前81年),汉王朝置金城郡,领属13县,其中在今永登县境内的有浩亹、令居、枝阳、允街4县。这些县,基本上沿着庄浪河谷等分布,实际上就是控制今天的庄浪河地区。因为这条河谷的战略地位非常重要,在分割青藏高原的羌人和这个蒙古高原的匈奴人的同时,也守护者为河西走廊乃至西域的汉军后路。令居塞也成为当时的一个规模庞大的军事基地,汉军远征蒙古高原匈奴,有时候,就从永登出发。

甘肃兰州永登的文化特色(甘肃永登永登)(5)

在汉王朝的筹划下,汉王朝对金城地区进行了大规模开发,除了建设城池,修建码头外,还修建了从河口咸水河到永登(令居塞),翻越乌鞘岭的长城。这是,黄河以西,首次修建汉长城。

同时,汉王朝大规模移民实边,展开大规模屯田。据记载,汉王朝自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就在金城一带,开始了大规模屯田。可见,当时朝廷对开发金城一带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为经营永登,大批移民迁移此地,其中就有汉代名将赵充国一家。赵充国家从今甘肃清水迁移到令居落籍。

当时,汉王朝驱逐匈奴后,在黄河以西到令居一线,驻守屯田吏卒,达五六万人。据考证,当年金城附近屯田地,主要集中在庒浪河和小咸水河的河谷地带。这里苦水、红城等城镇,今天依旧是农业发达地区。

甘肃兰州永登的文化特色(甘肃永登永登)(6)

经过长时间开发,到公元前81年,金城郡设立,这是兰州历史上第一个大规模开发时期。金城一带已经成为重要的粮食产区,令居塞的存粮不仅能支持,赵破奴万余骑,出击匈奴。到了赵充国经略河湟时,金城郡有了大量存粮,金城、湟中一斛粮食仅八钱,而居延地区的粮食则在百钱左右。一斛斗为一石,汉代一石大约是十三至十四公斤左右。

当时,从金城一带一次就购买两百万斛粮食。两百万斛粮食,相当于两千八百万公斤。可见,金城郡粮食产量之大。研究表明,到西汉元康年间,金城郡每年的粮食产量达五千万公斤。

4“永登”一词,诞生在西晋末年

东汉末年,曹魏统一中国北方后,仍由金城郡辖,废枝阳县,令居、允街、浩亹3县依旧。西晋末,凉州刺史张张寔复设枝阳县,并在建兴四年(316年),分金城之令居、枝阳二县,又立永登县,合三县立广武郡。这是“永登”名称在历史上首次出现,取永远五谷丰登之意。

甘肃兰州永登的文化特色(甘肃永登永登)(7)

元代称庄浪县。明代将庄浪县先后改称庄浪卫和庄浪守御千户所。清雍正初改庄浪卫为平番县。民国16年(1927年),平番县更名为永登县。解放后,继续沿用永登县名至今。

永登物产丰富,地处交通要道,商业繁荣,明代就有茶马交易,清代有”钱平番"之称。各地客商在永登的县城、连城、红城设有会馆,从事百货、棉布、钱庄、茶叶等生意,生意繁荣兴盛。

至今,"永登"一词,已经有1700多年的历史了。人们最初取“永登”的目的是,应该是盼望结束战乱,恢复大汉王朝时的荣耀,实现五谷丰登。

甘肃兰州永登的文化特色(甘肃永登永登)(8)

甘肃兰州永登的文化特色(甘肃永登永登)(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