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收入陷阱通俗解释(中等收入陷阱)(1)

世界银行《东亚经济发展报告(2006)》提出了“中等收入陷阱”(Middle IncomeTrap)的概念,指一些国家在经历经济发展达到中等收入水平之后往往陷入了经济增长的停滞期,既无法在工资方面与低收入国家竞争,又无法在尖端技术研制方面与富裕国家竞争。这些国家长期在中等收入水平徘徊,迟迟不能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

拉美地区和东南亚一些国家是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典型代表。一些国家收入水平长期停滞不前,如菲律宾、马来西亚、阿根廷、墨西哥都在达到中等收入,甚至是中等偏上收入水平后停滞不前。这之外的许多国家都有类似的经历,经过了二三十年的努力,几经反复,但一直没能跨过15000美元的发达国家的门槛。

在讨论中等收入陷阱问题时,人们总结了以下的一些原因。

技术创新能力不足

一国在进入中等收入阶段后,原有的低成本优势逐步丧失,而创新能力不足则无法在中高端市场于高收入国家展开竞争,导致经济发展停滞。

发展模式选择失误

阿根廷等国家在初期实施进口替代战略后,没有及时调整发展模式,而是继续维持“举债发展”的模式,使得经济发展不能获得新的突破。

本国市场规模狭小

一些国家在发展初期通过外向型经济方式快速提高人均GDP水平,但是由于自身市场规模狭小,导致其发展长期以来国外市场,经济波动较大,难以获得进一步发展。

对发展中的公平重视不够

贫富分化引发社会动荡。

在各种各样的原因中,创新能力不足其实是最根本的原因,其他的因素都是生产禀赋水平不能持续提升情况下的外在表现,可以认为那些都是结果而不是原因。

不同的发展模式类似于下棋当中不同的棋风,没有什么模式是一定比其他模式好的,实力才是左右发展结果的决定因素。拉美的举债发展导致危机,但是不举债他们同样也无法发展,举债只是将平静的停滞变成了波动的停滞。

自身市场规模狭小也不是经济发展必然的障碍,瑞士、新加坡都没有庞大的自身市场,但凭借独特的优势他们都获得了好的发展。认为内需可以拉动经济是一种不太经受得起推敲的想法,关于这一点可以借鉴自给自足条件下的经济发展状况。

公平发展同样不能保证经济的持续发展。大体上说,公平与效率相当程度上确实存在冲突。当然,严重的不公平会使得名义效率受损,在公平和效率之间一定存在某个最优的配置,而这种最优配置取决于宣传引导、文化传统、内外部状态等因素。

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大多实现了产业结构提升,然而产业结构提升其实是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结果,而不是经济学家设计的结果,这种意义上说,经济学大致没有办法对经济发展提供多少真实有效的动力。经济发展的两个基础性动力分别是有效分工和自身生产禀赋提升,其中有效分工应该可以在经济学范畴内进行设计和实施,而生产禀赋提升则可能更多依靠某些天才的灵光闪现。

有效分工可以帮助一个国家通过开放快速追赶世界经济的中等水平,其中哪些禀赋条件更好的国家也可能仅仅通过有效分工就成为高收入国家。这样的情况可能源于自然资源禀赋的先天优势,比如中东产油国以及澳大利亚这样具有矿产资源优势的国家。还有一种情况是地理位置及交通条件的先天优势,也可以带来高的收入。就个体来说典型的情况就是做同样的低技术工作,在发达国家的收入远远高于发展中国家同样技能、同样勤奋的劳动者。

中等收入陷阱的原因就在于通过开放获得分工收益后,资源条件、地理位置都不足以驱动经济进入高收入阶段,而具有技术创新天赋的引领者又没有出现,或者是不够多。

中等收入陷阱通俗解释(中等收入陷阱)(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