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90年代,猪病较单一,猪丹毒也曾是常见病之一,严重威胁养猪业。当时药品单一,用常规的青霉素就能得到控制,而后疫苗诞生,该病对猪业影响越来越小。然而,随着养殖环境恶化,猪病呈多样化,猪脆弱,一有风吹草动,一个小病也会让猪震颤。近几个月来,猪丹毒死灰复燃,似乎有卷土重来之势,先后在广东、广西、江西等地流行。

因如今猪病不再是单一病,而是以一种病为主,伴发几种病。猪丹毒主发,与蓝耳病、猪瘟、副猪嗜血杆菌病、圆环病毒病、喘气病等伴发,起初常误诊,或预防和治疗不积极,或治疗不愈,归咎为变异猪丹毒,从而拖延病程,加大发病死亡率,给部分猪场带来较大损失。因此,应重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重视。

猪病:猪用疫苗防控十要点,养猪新手猪病防控入门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炎热多雨的夏秋和梅雨季节多发。不同年龄、品种的猪都可感染发病,其中3月龄以上的架子猪发病死亡率最高。该病原体为革兰氏染色阳性丹毒丝菌,呈小杆状或长丝状,抵抗力很强,分许多血清型,各型的毒力差别很大,对常规消毒药敏感。病程多为急性败血型或亚急性的疹块型,转为慢性的多发生关节炎、心内膜炎。主要侵害架子猪。

猪丹毒

一、流行病学

本病主要发生于猪,其它动物、人也可感染,称为类丹毒,良性经过。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炎热多雨季节多发。病猪、带菌猪是本病的传染源。主要经消化道,损伤皮肤,吸血昆虫传播。

二、临床症状

本病可分为急性型(败血型)、亚急性型(疹块型)和慢性型。其中急性型常见,体温可升高至41℃以上,精神不振,鼻镜干燥,结膜充血,减食或停食、口渴、大便干燥,突然死亡;在前胸、耳根、腹部、背部、大腿上均出现形状、大小不一、界限明显、扁平肿胀的红色疹块,指压退色。

疹块型病较轻,常呈良性经过,1-2天在身体不同部位,尤其胸侧、背部、颈部至全身出现界限明显、圆形、四边形、有热感的疹块,俗称“打火印”,指压退色。疹块突出皮肤2毫米-3毫米,大小约1厘米至数厘米,从几个到几十个不等,干枯后形成棕色痂皮。伴随口渴、呕吐、便秘、体温高。病程约1周~2周,偶见症状恶化或转为败血型。

猪病:50种常见猪病中兽医治疗方案,妈妈再也不担心我养猪啦!

潜伏期短的1天,长的7天。

1、急性型

常见,精神不振、体温42℃-43℃不退,以突然爆发,死亡高。不食、呕吐,结膜充血,粪便干硬,附有粘液,小猪后期下痢。耳、颈、背皮肤潮红、发紫。临死前腋下、股内、腹内有不规则鲜红色斑块,指压退色后而融合一起。常于3-4天死亡。

2、亚急性型(疹块型)

病较轻,1-2天在身体不同部位,尤其胸侧、背部、颈部至全身出现界限明显,圆形、四边形,有热感的疹块,俗称“打火印”,指压退色。疹块突出皮肤2—3毫米,大小约1至数厘米,从几个到几十个不等,干枯后形成棕色痂皮。口渴、便秘、呕吐、体温高,也有不少病猪在发病过程中,症状恶化而转变为败血型而死。病程约1-2周。

3、慢性型

由急性型或亚急性型转变而来,也有原发性,常见关节炎,关节肿大、变形、疼痛、跛行、僵直。溃疡性或椰菜样疣状赘生性心内膜炎。心律不齐、呼吸困难、贫血。病程数周至数月。

猪丹毒的诊断及防治措施 猪丹毒的预防治疗(1)

猪丹毒

三、病理变化

急性型猪丹毒肠粘膜发生炎性水肿,胃底、幽门部严重,小肠、十二指肠、回肠粘膜上有小出血点,体表皮肤出现红斑,淋巴结肿大、充血,脾肿大呈樱桃红色或紫红色,质松软,包膜紧张,边缘纯圆,切面外翻,脾小梁和滤胞的结构模糊。肾脏表面、切面可见针尖状出血点,肿大。心包积水,心肌炎症变化,肝充血,红棕色。肺充血肿大。

1、疹块型:以皮肤疹块为特殊变化。

2、慢性型:溃疡性心内膜炎,增生,二尖瓣上有灰白色菜花赘生物,瓣膜变厚、肾梗塞、肺充血、关节肿大,变形。

养猪:母猪脾气暴躁如何调教?

四、诊断

可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尸体检查进行综合诊断,猪丹毒病应注意与其他疾病特别是与猪瘟、猪肺疫、猪流行性感冒、猪弓形虫病、李氏杆菌病作区别诊断。

必要时进行化验室诊断,常用方法:采血直接涂片镜检、分离培养、动物试验、全血平板凝集试验等。

猪丹毒的诊断及防治措施 猪丹毒的预防治疗(2)

猪丹毒

五、预防

1、猪丹毒其实并不可怕,只是复杂了,积极治疗,治愈率还是较高的。将个别发病只猪隔离,同群猪拌料用药。在发病后24小时-36小时内治疗,疗效理想。首选药物为青霉素类(阿莫西林)、头孢类(头孢噻呋钠)。对该细菌应一次性给予足够药量,以迅速达到有效血药浓度。发病猪只隔离,注射阿莫西林2克/50公斤体重 清开灵注射液20毫升/50公斤体重,每天一次,直至体温和食欲恢复正常后48小时,药量和疗程一定要足够,不宜停药过早,以防复发或转为慢性。同群猪用清开灵颗粒1公斤/吨料、70%水溶性阿莫西林800克/吨料,拌料治疗,连用3天-5天。

2、如果生长猪群不断发病,则有必要采取免疫接种,选用二联苗或三联苗,8周龄一次,10周龄-12周龄最好再来一次。防母源抗体干扰,一般8周以前不做免疫接种。

3、疫病流行期间,预防性投药,全群用清开灵颗粒1公斤/吨料、70%水溶性阿莫西林600克/吨料,均匀拌料,连用5天。

4、加强饲养管理,保持栏舍清洁卫生和通风干燥,避免高温高湿,加强定期消毒。

5、加强饲养管理,屠宰厂、交通运输、农贸市场检疫工作,对购入新猪隔离观察21天,对圈、用具定期消毒。发生疫情隔离治疗、消毒。未发病猪用青霉素注射,每日二次,3-4天为止,加强免疫。

6、预防免疫,种公、母猪每年春秋两次进行猪丹毒氢氧化铝甲醛苗免疫。育肥猪60日龄时进行一次猪丹毒氢氧化铝甲醛苗或猪三联苗免疫一次即可。

养猪:母猪高产日常管理三要点,从品种到分娩,PSY提升还需科学管理

六、治疗

对发病猪抢时间治疗。

1、青霉素每千克体重1万单位静注或四环素每千克体重5000-10000单位或康迪注射液0.1-0.2ml/千克体重,1日2次。

2、氨苄青霉素静注或用链霉素或复方磺胺嘧啶钠或洁霉素、泰乐菌素等治疗。

对养殖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养殖农联,天天都有精彩的养殖资讯、技术文章分享。投稿邮箱:yzydtcom@126.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