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会成本和机遇成本(机会成本和比较优势)(1)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做人就要拎得清!

这是全生发展的第374篇文章

机会成本和比较优势都是经济学里的重要概念。

简单点说,机会成本是指为干某件事而放弃另一件事的机会。

比如,你去A公司上班,基本上就无法去B公司上班,无法去B公司上班就是你的机会成本。

或者你只有100万,买了一套房,就没钱去买一辆车,而你买一辆车可能给你带来其它收益,比如你有了这辆车,做成了一个大生意,挣了一个亿,这1个亿的收益就可以看成是你的机会成本。

或者你当年找了阳光帅气的对象A,放弃了马云,没想到后来马云成了首富,你可能肠子都悔青了,这就是你的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的背后其实是资源的占用,这些资源可能是时间、空间、金钱或者其它机会等等。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如何让资源更有效率,就涉及到如何选择、如何决策。

比较优势的概念稍微复杂一些。

既然是比较,那就要看谁跟谁比。一个人可以跟自己比,也可以跟其他人比。

比如,郭德纲相声说得好,但和说相声相比,可能做菜就差一些。或者说,如果郭德纲比较说相声所获得的收入和他做厨师所获得的收入,可能说相声就比做厨师挣得多。这就是说,就说相声和做菜相比,郭德纲在说相声方面具有比较优势。

郭德纲还可以跟他太太比,也许他相声比他太太说得好,但做的菜就没太太做的好吃。从这个角度来说,在说相声方面,和他太太相比,郭德纲具有比较优势;而在做菜方面,和郭德纲相比,他太太具有比较优势。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就是郭德纲无论是说相声还是做菜,都比他太太强。这就是一种绝对优势。

但由于说相声比做菜挣得更多,那么郭德纲宁愿去说相声,而不是去做厨师,这样对他来说,是一种利益最大化。

假设用金钱来衡量,郭德纲说相声一小时挣十万,做菜一小时挣一万;他太太说相声挣一千,做菜挣五千。无论是说相声,还是做菜,郭德纲都比他太太挣得多。

郭德纲选择去说相声,一小时挣十万,就放弃了做菜一小时挣一万的机会成本,但获得了比较优势。

虽然郭德纲比他太太,无论是说相声还是做菜都具有绝对优势,但由于时间精力有限,他宁愿选择去利用自己的比较优势,选择说相声,这样挣得更多。

而他太太,虽然在说相声和做菜方面,和郭德纲相比都不具有优势,但她去做厨师,就能比说相声相对挣得更多,这样她也获得了比较优势。如果仅从挣钱的角度来衡量,从家庭决策方面看,这种选择能让他们家一小时挣十万零五千。

相反,如果郭德纲选择做菜,那他去说相声能够获得更高收益就是他的机会成本;他太太选择说相声而不是做菜,那他们家一小时一万一千元,这种选择显然收益就非常低。

不仅个人与家庭如此,企业和国家也是如此,每个企业、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资源禀赋,需要根据自己的比较优势,衡量机会成本,去做出有利于自己的决策。

机会成本和机遇成本(机会成本和比较优势)(2)

更多文章请点击:历史文章 合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