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自学二胡的朋友,特别是一些老年朋友,在拉二胡时,总是喜欢拉一些自己熟悉和喜欢的歌曲,而不喜欢拉那些二胡独奏曲。

二胡拉老曲(应该有这个自信)(1)

对于这种现象,许多老年朋友会产生自卑心理,总认为自己不会拉二胡独奏曲,在层次上总不如人,与那些会拉独奏曲的朋友比,气场上先自输了几分。

同行中,有些人还有相轻现象,认为只有能拉二胡独奏曲的人才算是二胡达人,因而瞧不起那些只会拉歌曲的二胡朋友。

其实这是一种偏见,二胡水平的高低,并不在于拉什么曲子,最主要的还是要看对曲子的情感表达的如何。情感表达的正确,只会拉歌曲,也能证明水平的存在;如果情感表达的不好,尽管会拉许多独奏曲,也不能证明你就是二胡高手。从这个角度讲,仅喜欢拉歌曲的朋友完全可以不必有自卑感,能够把一首歌曲拉得很好,尽管不会拉独奏曲,也无所谓,对自己的二胡应理直气壮的充满自信。

二胡拉老曲(应该有这个自信)(2)

一些老年朋友在拉二胡时,为什么只喜欢拉歌曲而不喜欢拉独奏曲呢?这是因为,拉歌曲更宜于情感的表达。因为对于歌曲,老年朋友不仅熟悉它的旋律,更熟悉它的歌词,而用二胡表达一首熟悉的歌曲,会感到得心应手,在理解和表达上不存在任何的障碍。

相对而言,在二胡曲的表达和理解上,老年人在接受方面的困难相对就要多些。一方面,是对曲子的旋律不够熟悉,需要重新了解和把握。另一方面,独奏曲没有歌词作为参照,受旋律音乐语言的局限,对乐曲情感的表达,在理解上就不够深刻。因此,拉出的曲子会存在情感表达不到位的现象。这是老年朋友不喜欢拉独奏曲的一个最主要的原因。

二胡拉老曲(应该有这个自信)(3)

二胡拉得好不好听,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标准就是所拉曲子要具有歌唱性。而歌曲本身就是歌唱的产物,它的情感表达通过旋律的变化、强弱的对比及节奏的变化等形式在人的头脑中已形成深刻的印象,人在用二胡拉歌曲时,就是这种声音的描摹与再现。

而独奏曲的这种再现形式就比较复杂了,它需要演奏者在演奏的过程中对所要表达的情感有个理解和再现的过程。这个再现过程相当于乐曲的二次创作,这必然会给演奏者增加了难度。一些老年朋友不喜欢拉独奏曲的理论上的原因。

二胡拉老曲(应该有这个自信)(4)

一些人不喜欢拉独奏曲,还有个重要原因是独奏曲的技巧构成比较复杂,这些技巧的运用难度要比拉歌曲的难度要大些。因此,一些人才对拉歌曲产生偏爱。

其实,喜欢拉歌曲也没啥不好的,歌曲拉好了同样能悦己和悅人。特别是在二胡喜爱者不断增多的当下,许多专家己把大众喜爱的歌曲改编成二胡演奏曲,专门为这些曲子做了弓法和指法的修订。用二胡拉歌曲,完全也能使自己的技巧得到提高。而且,用二胡拉歌曲正在成为一种时尚,越来越受到更多人的喜欢。

二胡拉老曲(应该有这个自信)(5)

喜欢的事尽管做下去,更不必有自卑心理,用二胡拉歌曲,不但是一条正路,而且还渐成时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