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租界景点(曾经的广州租界)(1)

广州作为中国的四大超级都市之一,既有繁华的商贸中心,也有颇具人文历史的小巷街区。但在广州的众多旅游景点中,最具历史意义的可能还是位于西南部的小岛-由珠江水冲积形成的沙面岛。

历史上,沙面岛并不是一个小岛,而是珠江水奔流向海时冲积形成的和陆地仍有连接的荒凉沙洲,取名为拾翠洲。

广州租界景点(曾经的广州租界)(2)

拾翠洲不大,面积仅为0.3平方公里,但这里自古以来就是广州重要的商贸中心。宋元明清时期起,拾翠洲就和附近的“上下九”一起组成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货物交易中心,无数的货物在这里实现兑换和转运,承担起广州的贸易重担。明朝还在这里设立了华节亭,专门管理外商货物的进出。由此可见,当时的拾翠洲有多繁华。

但鸦片战争打响后,一切都发生了改变。1859年,英法两国盯上了这片进可攻退可守白鹅潭的风水宝地,他们派出英国官方代表“伯克”,出面跟清朝政府交涉,强迫清政府在拾翠洲北面开挖了一条宽40米,长1200多米的小涌(沙基涌),使其成为一个小岛,叫做沙面岛。随后又强迫清政府签订《沙面租界条约》,强势掠夺沙面岛的使用权,迫使沙面岛就成了租界。

广州租界景点(曾经的广州租界)(3)

广州租界景点(曾经的广州租界)(4)

广州租界景点(曾经的广州租界)(5)

广州租界景点(曾经的广州租界)(6)

随后,他们开始在上面修建了大量的西式建筑,包括教堂、学校、邮局、医院、俱乐部等供岛内的人员使用。在签订租借条约后几十年内,沙面岛上的公共设施逐渐完善,还吸引了大量的洋行进驻,包括太古洋行、三菱洋行、汇丰银行、渣打银行等。

由于那时候除了英法两国外,还有荷兰领事馆、苏联领事馆、美国领事馆等,所以岛上的建筑千奇百怪,各式各样涵盖了欧洲各国的风格。既有新巴洛克式的新潮建筑,也有仿哥特式的古典建筑,还有入乡随俗的券廊式建筑等等,不过,总体来说里面的建筑基本以英式和法式建筑为主,属于典型的西方古典建筑群。

特色如此鲜明和集中的西式建筑群,在历史上的30多个租界区中绝无仅有。就连天津的意大利风情街、上海的外滩、青岛的八大关建筑风格都没沙面的建筑典型。因此,沙面也被誉为露天的欧洲博物馆。建议喜欢欧式建筑的小伙伴们一定要来看看,这里样式繁多的欧式建筑一定能大饱眼福。

广州租界景点(曾经的广州租界)(7)

广州租界景点(曾经的广州租界)(8)

广州租界景点(曾经的广州租界)(9)

广州租界景点(曾经的广州租界)(10)

后来,经历了岁月变迁后,沙面岛上的欧式建筑也呈现出一副老态。辩驳的墙壁,脱落的墙体,还有疯长的老树都在无声的诉说着这被人遗忘的历史。曾经,沙面岛作为英法租界,确实是见证了清朝时期的衰败史,但是如今已经成为国家重点历史文物保护区。这些见证了历史的风格各异的欧式建筑,又以新的方式焕发了活力,成为了一处著名的旅游目的地。

去年,广州斥资3.5亿,历时4个月,重新修缮改造了这座小岛上的建筑。新修的路面增宽了不少,还填上了绿植,重新修缮了墙体,以及一些建筑的内部。还在路边新增不少公共设施,方便游客休息,有着数百年历史的沙面岛焕然一新,变得更美了。

沙面岛共有150余座不同风格的欧洲建筑,每座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特色,最适合闲逛打卡。这片风情异域的片区也是婚纱照出片率最高的场所,一到周末或者节假日,拍照打卡的游客熙熙攘攘,给沙面注入了一股新鲜的活力,成为广州市的网红景点。

广州租界景点(曾经的广州租界)(11)

广州租界景点(曾经的广州租界)(12)

古老的欧式建筑,爬满青苔的老树在来往的人流中重新焕发新生,但来到这里后,你依然能从这些斑驳的阳光中找到宁静,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昔日的旧时光。

沙面岛虽然不像其它景区一样,有大量的商店可以逛,但在外围也增加了不少网红店。例如,被夸作广州的最美星巴克,外表刷上了一层亮眼的Tiffany绿,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打卡拍照。来这里点上一杯咖啡,选个靠窗的位置发发呆,实在是安逸的很。

广州租界景点(曾经的广州租界)(13)

就连向来热闹的麦当劳在进驻沙面后,也一改往日的风格,变身欧式复古风。巨大的黄色logo嵌在纯白色的外墙上,低调中带点活泼,妥妥的ins风,绝对是出大片的宝藏小店。

沙面岛曾经是鸦片战争屈辱的见证者,历经了百年的外租,但在新中国强大之后,又摇身变成我们回望历史的证物,时刻鞭笞着我们往前走。而如今,见证了150多年历史变迁的沙面,已经成为一处妥妥的拍照圣地,成为一处休闲放松的好去处。

下一个150年的巨变,沙面依然会见证,只不过是以另外一种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