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

一个城市的底蕴在于文化,一个城市的发展依靠文化,一个城市的人民幸福感与文化息息相关。

莱芜,齐鲁腹地一方古老又年轻的风水宝地,追溯历史、探寻文脉,在时间与历史的长河中寻找自己的身影,寻找滋养这方沃土百万人民的文化之魂。来,这场文化之旅,我们邀您同行。

莱芜有哪些文化习俗(从一场文化之旅开始)(1)

穿越千年这场文化之旅里听得鼓声阵阵、望得圣贤身影。

莱芜是一片古老的土地,拥有近5000年的文明史,是秦始皇嬴政祖先的繁衍生息之地,有“伯益封地、嬴秦祖里”之称。我国现存规模宏大、年代最久远的长城遗产——齐长城,比秦长城早400余年,从莱芜北部蜿蜒而过。

莱芜有哪些文化习俗(从一场文化之旅开始)(2)

▲齐长城锦阳关段

莱芜有哪些文化习俗(从一场文化之旅开始)(3)

▲齐长城锦阳关

今天的莱芜区,开始不叫莱芜,唐代贞观元年(627)以前称嬴邑、嬴县,77年后的武周长安四年(704),才在故嬴县(今羊里街道城子县村)复置已撤销81年的莱芜县(故址在淄川东南21.5里的莱芜谷,今临淄区太河镇西南的城子庄)。从此,以“莱芜”为名的县治才开始在境内存续,并一直延续至今。

莱芜有哪些文化习俗(从一场文化之旅开始)(4)

▲嬴城古都城子县

春秋战国时期,这里曾是齐鲁两国的交界处,也是兵家必争之地的军事要塞,见证了齐文化与鲁文化的相互激荡与融合。鲁国,道德文章甲天下,齐国富民强兵成霸业。长勺之战(公元前684年),在古战史上创造了“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 成语“一鼓作气”即源于此,对后世影响深远;夹谷会盟,在“国际关系”史上留下了“化干戈为玉帛”、“和为贵”的千古史话,是“和”文化重要发源地;“管鲍分金”,在商贸合作和交往中成为崇德尚实、诚信为本的传世美谈。

莱芜有哪些文化习俗(从一场文化之旅开始)(5)

在这片土地上,季札葬子于此,孔子前来观礼;孟子葬母返齐途中,在此“止嬴论葬”;雪蓑挥笔“玄之又玄”;名宦韩韶嘶马留驹,不带一根草去;廉吏范丹瓶中生尘,被奉为后世典范……留下了众多仁人雅士进行启蒙、授道、教化的身影;同时,也留存了黄巢、刘氏兄弟等勇士为反抗残酷统治和压迫而揭竿起义的足迹。

▲孔子观礼处

同样是在这片土地上,古人凭借丰厚的矿产资源,在采矿、冶炼、铸造方面技压群芳,领先中外,一时成为全国的冶炼中心和“特区”。可以说,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嬴牟大地一直闪烁着文明的火焰,播撒着文明的种子, 不断绽放着鲁中人文的绚丽芳华。为丰厚莱芜城市底蕴、展示莱芜形象、扩大莱芜影响力提供了宝藏级的财富。

对话百年这场文化之旅里吹得悠悠文风、寻得铮铮铁骨。

跨越千年,来到百年彼岸,这里文武兼备、著述甚丰的独葵轩主人朱童蒙,言皆有物、自成一家的文章宗匠潘绍烈,革故鼎新、倾心文学与教育的吴伯箫在此坐而论道、侃侃而谈,他们生于斯、长于斯,为莱芜人民留下了不朽的人文精神财富,这是莱芜之魂的延伸。这里还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传统戏剧莱芜梆子,独具特色的莱芜梆子剧团被称为”天下第一团”,至今活跃在舞台上。

莱芜有哪些文化习俗(从一场文化之旅开始)(6)

▲汪洋台

顺着历史长河缓缓而行,映入眼眸的是一部为“站起来”奋斗的红色文化史书。85年前,以刘仲莹为代表的莱芜共产党人,于血雨腥风中重建了山东省工委,承担起了我党在山东重新发展壮大的重任。73年前,莱芜人民破家支前,积极配合华东野战军抢抓战略机遇、英勇顽强作战,取得莱芜战役全面胜利,演绎了“抢抓机遇、敢打必胜”的战争奇迹。50年前,打赢“小三线”和“雪野水库”大会战,铸就莱芜版“红旗渠”精神。另外,汪洋台、莲花山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革命遗迹的“身份”矗立在这片沃土上,承载着不灭的红色记忆,诉说着不朽的红色传奇。这百年的文化形成了莱芜“一鼓作气、乘势而上”“不畏艰难、勇于担当”“抢抓机遇、敢打必胜”的城市精神,为城市软实力提供着精神内核。

莱芜有哪些文化习俗(从一场文化之旅开始)(7)

▲莱芜战役纪念馆

莱芜有哪些文化习俗(从一场文化之旅开始)(8)

▲雪野湖

驻足当下,这场文化之旅里见得创新奋进、炼得匠心精神。

穿过时光的洪流,新时代的莱芜人民为“富起来”而努力奋斗,一场有颜色的莱芜文旅互彰共赢的画卷徐徐展开。

近年来,莱芜深入挖掘当地红色历史资源,创新打造革命旧址 红色基地 文旅的发展模式,目前已形成以山东省工委旧址、709产业园等文化基地,吸引游客络绎不绝,红色的魅力正在愈加彰显。

莱芜有哪些文化习俗(从一场文化之旅开始)(9)

▲山东省工委旧址党性教育基地

在政府部门的大力引导下,以文化为引领、旅游为主体、康养为支撑的文旅康养迅速发展,文旅康养产业被纳入全区重点打造的“3 3”产业体系,2022年6月获评山东省文旅康养强县、山东全域旅游示范区,绿色生态正在持续“变现”。依托深厚的人文历史积淀,以文化“两创”为抓手,着力打造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新坐标,实施齐长城(锦阳关段)保护利用项目,打响齐长城世界遗产名片。投资建设中华嬴秦文化园大型文旅项目,把嬴秦文化打造成继儒家文化、泰山文化之后的山东文化第三极,“古色”底气正在不断厚植。

莱芜有哪些文化习俗(从一场文化之旅开始)(10)

▲齐长城青石关

这是一场有活力、厚底气、强自信的文化之旅,这是莱芜定位文化地位的文化之旅,在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中,莱芜区将继续启程,终日乾乾、与时偕行,以文化“强起来”为目标,以更明亮的文化地标、更深邃的文化内涵、更坚定的中华文化立场,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贡献莱芜力量。

莱芜的新时代文化之旅,邀您见证!

内容来源 ‖ 济南宣传、莱芜区委宣传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