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说,东晋强而南燕弱,刘裕率军北伐自然是水到渠成。可问题是:通过战争,权臣的势力必然会大增。
关于这一点,历史上有过明证:当初司马懿去世的时候,司马师和司马昭兄弟俩几乎面临着整个曹魏朝堂的挑战。可等到司马昭灭蜀之后,这些反对势力几乎都烟消云散了,司马昭遂独霸朝堂。
如果不对刘裕加以限制,放任他北伐南燕。以刘裕的军事才能和东晋的强大,灭掉南燕应该是不成问题的。这样一来,刘裕的力量必然会成倍增长。届时,东晋的豪门士族又拿什么来制约刘裕呢?
正是基于对刘裕扩张权势的恐惧,刘裕北伐的决定始终受到阻挠。这种阻挠倒不是公开反对,而是在背后嘟嘟囔囔。在这种背景下出师北伐,总有一种“被诅咒”的不吉利气氛。一旦战事不顺,东晋国内很有可能就会借机生事。所以刘裕一直在等,等人发言支持他北伐。
就在这个时候,一位大家都意想不到的人站了出来,公开支持刘裕北伐,这个人就是孟昶。孟昶发声之后,谢氏的重要人物谢裕也站出来支持刘裕北伐。
三月,刘裕抗表伐南燕,朝议皆以为不可,惟左仆射孟昶、车骑司马谢裕、参军臧熹以为必克,劝裕行。——《资治通鉴》·晋纪三十七
在我写刘裕成为执政官的文章时,曾写过这样一个细节:执政官王谧去世之后,豪门士族最初的计划是刘裕成为扬州刺史,朝廷内务由孟昶处理。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刘裕得其名,孟昶得其实。可见在豪门士族最初的规划中,孟昶就是用来制约刘裕的,而且豪门士族相信孟昶有这个能力。
刘毅等不欲刘裕入辅政,议以中领军谢混为扬州刺史,或欲令裕于丹徒领扬州,以内事付孟昶。——《资治通鉴》·晋纪三十六
可随着事态的发展,豪门士族或许是认为:单凭孟昶的地位和影响力,根本不足以制约刘裕。于是豪门士族果断地放弃了孟昶,转而支持同为北府高层的刘毅。在这种背景下,刘毅才获得了开府的资格。
这个做法有错吗?很难说。因为单凭孟昶,的确难以制衡刘裕。可如果我们站在孟昶的角度来看问题,得出的结论自然只有一个:豪门士族背信弃义,自己成为了弃子。
孟昶也是豪门士族的一员,但豪门士族并不是一个紧密团结的整体,而是众多没有隶属关系的个体联合。换而言之,他们对彼此之间缺乏有效的制约手段。
如果豪门士族可以完全掌控孟昶的命运,那孟昶也只能乖乖认命。可由于豪门士族缺乏完全掌控孟昶的实力,孟昶自然会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寻找机会。在这种背景下,孟昶决定支持刘裕,以期获得晋升的机会。
再退一步说,就算刘裕没有获得孟昶的支持,豪门士族也没有办法阻挠刘裕北伐。因为刘裕从来没有公然凌驾于豪门士族之上的做法,反而一直很尊重豪门士族的既得利益。在这种背景下,刘裕自然有机会拉拢分化豪门士族,因为他们之间的矛盾并非不可调和。
比如说谢裕,他公开表示支持刘裕北伐,理由当然是大公无私光复中原那一套。可实际上,这表明以谢裕为代表的谢氏看好刘裕,或者说谢裕这一支看好刘裕,希望能够与刘裕进行一定地利益捆绑。
大家可以看看之前的刘牢之,就没有哪个豪门士族愿意跟他进行利益捆绑。从这个角度来看,刘裕获得了比刘牢之更为广阔的舞台,进退转圜的余地也更大。
单看孟昶和谢裕的做法,其实他们都违背了豪门士族的潜规则玩法,那就是绝不能真心实意地支持寒人。
可在寒人逐渐走上政治舞台的时代背景下,缺乏约束力和组织力的豪门士族自然会出现分化,这也没有什么可奇怪的。
应该说,这个时代的豪门士族,缺乏一位类似于王导和谢安这样的领袖。如果他们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进行融合,刘裕北伐估计也会像桓温北伐一样虎头蛇尾。
如果我们从刘裕的角度来看待问题,会发现刘裕做事也必须得小心翼翼的。
做为东晋的执政官,如果刘裕想驯服豪门士族,就必须得小心翼翼,时刻避免他们实现默契与合作,并且集体将矛头指向自己。如果真出现了这种局面,刘裕肯定要暂避锋芒,否则死都不知道是怎么死的。
这种小心翼翼,其实就是我们所说的“领袖才能”。这是一种极其复杂的能力,其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它总能在关键时刻,让领袖获得大多数人的支持。
当两个具备“领袖才能”的人进行角逐的时候,决定他们胜负的,就是看谁能争取到更多的支持。
刘裕显然是具备“领袖才能”的人,而北府势力的二把手刘毅同样如此。一山不容二虎,刘裕和刘毅虽然五百年前是本家,但双方此刻必须分出胜负。
由于刘裕不按规矩出牌,强争执政官的位置。所以豪门士族纷纷支持刘毅,刘毅获得了与刘裕打擂台的机会。从这个角度来看,虽然刘裕可使用的筹码略多于刘毅,但双方的竞争应该是比较公平的,不存在一方压制另一方的情况。
谁能在接下来的行动中争取到更多的支持者,谁就有机会获得最终的胜利。
据说,当刘毅对刘裕步步紧逼的时候,刘裕的心腹刘穆之曾教他如何写好毛笔字。刘穆之对刘裕说:写大字,就有气势,也能遮丑。所以刘裕给人写信,一封信恐怕就得有半斤重,因为刘裕一张纸,就写六七个字。
高祖书素拙,穆之曰“此虽小事,然宣彼四远,愿公小复留意”高祖既不能厝意,又禀分有在。穆之乃曰“便纵笔为大字,一字径尺,无嫌。大既足有所包,且其势亦美”高祖从之,一纸不过六七字便满。——《宋书》·卷四十二·列传第二·刘穆之王弘
从表面上看,这个故事既离奇又夸张,简直是可笑至极。如果我的字写得不好看,我就绝不会出什么幺蛾子。写一封信就要三五十张纸,恐怕谁都会嘲笑我。
按照刘穆之这种教法,不就是在教刘裕如何出丑吗?
但如果我们深入思考就会发现:刘穆之教刘裕的方法,就像从前吴质教曹丕的方法一样,那就是“大巧不工”。不要刻意遮掩自己的缺点,只要努力发挥自己的优点即可。
论文采,曹丕拍马也难赶上曹植。既然如此,曹丕又何必与曹植在文学上一较高下呢?所以每当曹操准备出征的时候,曹植总在曹操临行前展现自己的文采,而曹丕则总在曹操临行前表达自己对父亲的担心。时间一长,无论是曹操还是曹操周围的人,都认为曹丕值得信赖,而曹植只会玩虚的。
魏王尝出征,世子及临淄侯植并送路侧。植称颂功德,发言有章,左右属目,王亦悦焉。世子怅然自失,吴质耳曰:‘王当行,流涕可也。’及行,世子泣而拜,王及左右皆歔欷,于是皆以植辞多华,而诚心不及也。——《三国志·魏志·吴质传》裴松之注引《魏略》
我们再具体到刘裕写信这件事上面来,要论文化知识,刘裕肯定比不上刘毅。因为刘裕就是一个大老粗,文化水平极低,刘毅在这一点上比刘裕强太多了。
我想请大家设身处地地想一想:如果你是豪门士族的某位代表人物,有一天突然收到了刘裕的一封信,每张纸就六七个字,明明一张纸就能写完的信,刘裕偏偏写了三五十张纸,你会是什么感觉呢?
最初的反应当然是觉得可笑:刘裕这个丘八,难道还想冒充文化人吗?可在笑过之后,只要你对刘裕没有太大的偏见,就一定会被刘裕的做法打动。
虽然刘裕的文化水平极低,但他的身份却不低。刘裕不仅是帝国的执政官,更是手握重兵的北府领袖,举手投足就能令天地变色的大人物。
这样一个大人物,如果想要给你写信,完全可以让秘书代劳。可由于刘裕对你过于重视,所以他不怕自曝其丑,决定亲自给你写信。又由于刘裕文化水平极低,所以他只能写出这样一封可笑的信。
透过这封可笑的信,你仿佛看到了一个糙汉子憨厚地朝你微笑。念及于此,只要你对刘裕没有太大的偏见,又怎么可能不感动呢?
其实大家的心里都明白,刘裕的这种做法也是出于权术。但就算如此,刘裕能够如此上心,也足以让收到这封信的人感动不已了。
因为豪门士族喜欢有文化的人,刘裕希望向豪门士族积极靠拢。虽然他的做法比较可笑,但他的态度是很诚恳的,简而言之一句话——孺子可教也。
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问题,我觉得刘穆之教刘裕练字的故事应该是真的。
孟昶和谢裕有没有收到过刘裕“真情流露”的信?我们不敢肯定。但是他们会站在刘裕一边,支持刘裕北伐,这种受到重视的感觉必然也是砝码之一。
虽然还有人不断地说:现在北伐南燕的时机不成熟。但刘裕已经把舆论造得沸沸扬扬,北伐光复中原又是东晋的政治正确,所以反对派也只能嘟嘟囔囔地发牢骚,却不敢公然顶撞刘裕。否则刘裕几顶大帽子扣下来,孟昶和谢裕等人在一旁摇旗呐喊,其他豪门士族再跳出来几个落井下石,这事又该怎么收场呢?
千万别高估政治家的节操,他们为了达到政治目的,为了追求既得利益,连父母和子女都是敢算计的。
再者,这场战争的导火索虽然未必是南燕引发的,但南燕与东晋有边境摩擦却是不争的事实。如果刘裕抓住“南燕浪子野心”这一点大做文章,其他人还能怎么反驳呢?
在北伐势在必行的大背景下,刘毅还曾想取代刘裕,由自己率军北伐。他对刘裕说:“当初符坚率军入侵时,宰相谢安也没有亲自率军迎战,而是由谢玄代劳的。现在南燕入侵,做为宰相的您也用不着亲自率军迎战。” 言外之意就是:你刘裕饰演谢安的角色,坐镇中枢;我刘毅饰演谢玄的角色,率军北伐。
刘毅时镇姑孰,固止高祖,以为:“苻坚侵境,谢太傅犹不自行。宰相远出,倾动根本。”——《宋书》·卷五十二·列传第十二·庾悦等
可刘裕被困在中枢动弹不得,就指望北伐破局,怎么可能把率军北伐的机会让给刘毅呢?于是双方又在大军统帅的选择上进行竞争。
最后的结果当然是刘裕胜出,因为刘裕的实力略强于刘毅,只要没有豪门士族从中作梗,刘毅想争取这个大军统帅的位置还是比较困难的。
在双方争夺大军统帅这件事上,支持刘毅的豪门士族几乎没有表态。
原因还是之前说的那些,刘裕并没有侵犯他们的既得利益,他们扶持刘毅对抗刘裕,只是为了制约刘裕,而不是为了反对刘裕。
可在北伐势在必行的大背景下,让刘裕领军北伐,自然有可能会让刘裕尾大不掉;可如果让刘毅领军北伐,同样也会出现这种危险,因为刘毅同样不是什么善男信女。从这一点来看:无论是刘裕领军还是刘毅领军,对于豪门士族而言都不会有太大的区别。
在这种背景下,刘裕才最终取得了北伐的领导权。
往期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刘裕率军杀入都城,剿灭桓氏实力大增
刘裕终成执政官,挥师北伐谋破局
慕容超能力出众,刘寄奴强攻南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