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致生(1943-2021),发表于2011-06-25】,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宇宙和事物?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宇宙和事物(宇宙与世界)

宇宙和事物

【作者:赵致生(1943-2021),发表于2011-06-25】

宇为(无边无际),宙为(无始无终)。世为(有始有终),界为(有边有际)。

所以,宇可以称为无界,宙可以称为无世。

虽然宇宙可以称为无世无界。但是,中国人却习惯用世宙来对二者的统一性作出一个比较完整的表达。

那么,为什么不用界宇来表达宇宙与世界的关联关系而非要用世宙来表达世界与宇宙之间的关联关系呢?

原因也非常简单,就是世与宙之间存在一种可连续性认识的链接:即(有始有终)的周而复始的连续链接不仅可以链接未来也可以链接过去。

者一生也,可以数计,者虽可清晰形分,但难于数计。

所以,宙则可以世之数可数之性,一世为一生,二世为二代,三世为祖孙三代,或者过去,现在,未来的历史变迁……

这样,人类生命与自然关联关系就可以进入一个数字表达的(新认识)阶段。宇宙虽然不能描述,但是世宙之间的关联关系可以通过对世世的累世之数,链接未来,链接过去。这样,宙之(无始无终)就可以通过世之(有始有终)之数向过去与未来两个方向的相对表达,则有永世为宙的最原始自然数概念产生。

世宙一词在现代已经很少有人用了。但是,在辞海中仍然可以查到,解释只有四个字,宇宙,世界。表达的是宇宙与世界之间的关联关系。自然数的产生在中国文化史上应该是描述世界与宇宙的数字关联性所产生的一个体系。所以,中国古代文化中自然数也称为天数

(商周文化断档)后,易经对自然数的产生作了重新解释:阳一阴二阳三阴四……用自然数的奇偶性遮掩了自然数产生于世宙关联关系的内容。所以,世宙的自然数概念就淡出了天数的产生源头。

易经炫泫之绝对化已成为了易数产生的本源。所以,易经后称自然数为易数

只有天子神权天授的占卜仪式中,天子推测的结论才能称为天数

所以,天数变成了天子独霸的一种天子授命于天的特殊形式,为巫术与占卜更增添了几分神秘的特色。

世宙关联关系中表达的世通常以三十为一世,取自(五运六气)的一个变化周期,雌雄两个周期为一个甲子。中国的(黄道历法)中的甲子之学是产生于生命与自然的世宙认识论。

显然,从东西方数字的产生源头来讲,一个是产生于对物质的物量的高度抽象。一个是来源于生命与自然之间关联关系的可数性表达。

两种文化在数字形成之初就形成了量值关联关系与数数关联关系之间的不同。

表达物质存在的量只能是由一个一个〖孤物独识〗的结果构成的体系。

用生命过程的一世表达的自然数则是世宙关联关系表达出来的(有始有终)与(无始无终)之间的结构性。

显然,在生命与自然的关联关系中,我们首先要认识的应该是自然。那么,自然是什么呢?自然就是世界,简称为自然世界。自然世界不是宇宙。

宇为(无边无际),宙为(无始无终)。世为(有始有终),界为(有边有际)。

生命为一生一世,一命一界。这一个人的生命,只是生命世界中的一世一界。生命世界,是由每个生命都是一生一世,一命一界构成的自然数列。

所以,中国的自然数是从一生一世,一命一界的四象之数开始的,它展示出来的数字可数性是活生生的生命集合,而不是〖孤物独识〗的万物。自然数是用来描述自然的,它描述的内容则是一生一世,一命一界。

所以,以自然对应而产生的科学理论体系,首先是(一生二,二生三)的三生观与三世观,而后则是三焦三命论,九命一界的九宫之数:九九归一。

显然,中国数字科学是建立在一个描述自然为己任的主导思想上发展起来的数字科学理论体系。它与现代西方数字科学有着本源上的起始不同,结构不同,(认识方法)与(认识程序)上的诸多不同。

所以,中国的数字科学并没有正数与负数的变异,更不需要有理数与无理数,实数与虚数等改革。不需要笛卡坐标体系来表达数字的结构性,它只需要来源于自然,描述自然与表达自然的一致性。

所以,一生一世,一命一界的自然一,在由〖孤物独识〗进入〖格物致知〗的时候,就是一生二,两个一生一世的生命,在二命一界的家庭中,第一个遇到的急需表达的问题就是性,性的雌雄是中国自然数中的二,所以,两个一生一世的终身结合为二,为一个家庭的诞生。

这与我们前面文章中讲到的二为性之始的起源是完全吻合的。二生三,三生万物,其实是易经后老子对自然数的认识了,其实它的本源表达应该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代。

生命谱系的诞生,就是由三开始的。所以,雌雄之合为其宗,乃〖太极阴阳〗的原始之理也。

自然数中的自然是数字表达的人类对世界的认识。所以,我们也可以说自然数表达的内容是整个自然界。指无穷无尽,多种多样一切存在,与宇宙,世界等词汇具有等范畴的同义与不等范畴的差异。在对人类一生一世,一命一界的连续与持续的表达中,从雌雄性关联关系的起始逐渐进入多人生人世,多命一界构成的人类社会性。所以,自然数也可以作为一种社会的结构性来研究人世中人生人世哲学的数学工具。

随着人类对世界认识的范畴扩大,自然数的应用从生命世界扩展应用到非生命世界,即(现代科学)中所说的物质世界,而在中国远古时候则称为:天地人体系,天地人物体系。一个是三焦论,一个是四象论。

今天我们就先讲到这里了,明天继续讲自然与生命。

自然与生命【2011-06-26】

通过我们上一节讲的宇宙与世界的(钟鼎文化)时代认识,为大家讲解了中国古代文化对宇宙,世界,自然三个事物的不同认识。

宇宙。是通过边际与始终无限性来认识的。宇为(无边无际),宙为(无始无终)。世界,是通过边际与始终有限性来认识的。世为(有始有终),界为(有边有际)。自然,是通过生命与世界的数字结构来认识的。

一生一世为生命的始终。一命一界为生命的边际。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代,是大自然的三焦论,同时也是自然数的生成法则。

自然数是表达自然的数字形式,是生命与生命关联关系的大成。自然数是由一生一世的个体,一命一界的具体,汇集成的一个庞大生命体系。

所以,我们可以说自然是生命世界,也可以说自然是所有生命的总体。

在自然生命总体中,我们可以分析为一个全体,一个整体。全体是一生一世个体的全部集合。整体是一命一界具体的整体合一。

显然,自然数中的一,表达的就是一生一世个体生命的存在。自然数的全体集合,表达的则是多生多世的一个全体生命集团。

所以,我们完全有理由说自然世界就是生命,而且是一个硕大的无比的生命。

这也正是中国(钟鼎文化)以来,无论什么分科的道学都把大自然作为有生命的整体来认识的最根本原因。数字是用来表达生命的一生一世个体生命的,自然数整体就是硕大的生命体。

这个硕大的生命体相对宇宙来讲,是(有始有终)的世与(有边有际)的界构成的无穷链接。相对个体生命的一生一世与具体生命的一命一界,又是“无穷之生,无限之世,无穷之命,无限之界”的一个总体

显然,自然生命集团与宇宙的关联关系出现了无穷无限的再无穷再无限,呈现了混沌认识的探索领域。

那么,我们怎么样来认识生命过程中的时间与空间概念呢?中国远古时代对于时间的体系认识来源于世宙学说,就是用世之有始有终来衡量宙之无始无终。

这种度量方法,称为世法。用一生一世的(有始有终)为度量单位周而复始的对(无始无终)进行度量,得到的数字表达结果就是自然数。

尽管自然数也是一个(有始无终)的数列。但是,却形成了一个人类可持续认识与递进认识的可靠方法。

因为生命的一生一世存在长程与短程的不同。所以,这种度量从数字形成的规律形式上虽然是相同的,但是也存在着长程度量与短程度量的结论不同。

如我们以太阳(东升西落)为一世来表达世宙之间的关系就得到命在旦夕的一天之识。以旦始夕终为一世,称为昼。以夕始旦终为一世,称为夜。所以,昼夜之识为人类第一个时间概念,昼者,以旦为尺而(有始有终)之度量结果也,夜者,以夕入衣中而不能见但也(有始有终),故称为夜。

昼夜之分,为中国远古人类通过生命,自然,世界,宇宙四种事物之间的关联关系,认识自然,认识生命,认识世宙时间系统的开始。然后,逐步走进了月,年,甲子的完善历法时间表达体系的。

中国历法是在一生一世一命一界的生命周期链接度量法则下产生的一种自然生命性规律为表达内容的时间表达系统。这种时间系统具有与生命生长变化规律的一致性,具有反映生命事物(运动抑扬,更相动薄)的一致性。所以,世宙时间系统应该说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计算方法了,也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早且最先进的时间体系。

正是在这个最科学的时间体系的发现后,中国的神农耕作体系才如鱼得水一样蓬勃的发展了起来,造就了繁荣的(钟鼎文化)时代。神农耕作的最有力得保障是对人生一世与草木一秋认识的准确性与精确性的统一。各种农作物的一生一世有多长,什么时候起始生长,什么时候成熟都通过世宙时间系统表达的精准无误。大家遵守季节规律按时耕种,按时收获,自然就丰衣足食。

显然,(属性数学)中的(太极,阴阳,三焦,四象,五行,六气,七阶,八卦,九宫)都是世宙时间体系中的(认识方法)与具体的不同短程,长程之一生一世一命一界的度量方法。所以,在世宙度量体系中也被称为九命

易经后,天子神权天授理论把九命社会地位化,把官爵分为九个等级,称九命。上公九命为伯,王之三公八命,侯伯七命,王之卿六命,子男五命,王之大夫、公之孤四命,公、侯伯之卿三命,公、侯、伯之大夫,子男之卿再命(即二命)。公、侯伯之士,子男之大夫一命。子男之士不命。老百姓的命并不在社会化的地位结构之中了。

因为一生一世一命一界的度量世宙时间体系被天子神权天授应用在社会地位化之后,(商周文化断档)的最本质问题则应该是中国历法体系的失传。到现代为止,甚至中国古代历法的知识体系是什么知识的人都非常少了。

今天,我们就先讲到这里了,明天继续。

世宙观与中医【2011-06-27】

世宙观,我们在前面的文章中已经讲到了,就是链接宇宙与世界两种事物认识的一种关联关系。世宙观作为一个观念被固定下来则是人类对〖周天历度〗认识过程中产生了明确的时间概念之后的一种度量方法。

世,指生世,泛指活在世上的一切生命,也特指一个生命的一辈子,即一生一世。在古代对世有一个固定数值的定义,就是一世为三十年,通常表达一个时代。在(属性数学)我们用(有始有终)来表达它一生一世的属性存在。

宙,指古往今来所有的时间,在(属性数学)中用(无始无终)来表示它的无限性属性存在。

世宙观,是人类对时间问题认识的总观念,它包括认识论与方法论两个部分。

世宙观的认识论是建立在宇宙无穷无尽与世界是有世有界的有穷有尽认识基础上的一种理论。它包括宇宙与世界的四象认识:宇为(无边无际),宙为(无始无终)。世为(有始有终),界为(有边有际)。也包括宇宙与世界的关联关系认识,就是在无穷无尽的宇宙中有无数个有世有界的世界,

世宙观的方法论

1、包括用一生一世的度量衡对另外一个一生一世事物的度量。

2、包括用一个一生一世的度量衡对多个一生一世事物的统一度量。

3、也包括两个相对的一生一世的度量衡,相对度量得到的相对认识。

4、包括多个一生一世的度量衡对一个一生一世事物的多度量结果的认识。

就时间的内容表达来讲,有数字范畴的绝对时间,有性范畴的相对时间,有形范畴的混沌时间。

绝对时间与空间并不存在关联关系,它是纯粹的概念性时间表达,如(时刻),(时辰)。

相对时间具有性表达的特殊性,它可以既表达时间,也表达空间的形貌特征。如春夏秋冬,二十四节气等。

有形范畴的混沌时间,是与宇,界的(无边无际),(有边有际)的空间变化混沌一体的一种时间表达方法。它表达的具体内容是际与边的相互(运动抑扬,更相动薄)。即有形貌在相,象层面上的世宙计量也有宇界计算的统一性。中国原始文化的〖河图洛书〗图腾所表达出来的〖天圆地方〗属性与〖周天历度〗的精确计算性都是应用的这样一个世宙观体系。

显然,世宙观不仅是一种认识世界与宇宙的认识论。它的方法论完全是建立在具体度量衡可度量基础上的一个(属性数学)认识论与方法论。通过世宙观所展示的认识论与方法论。我们可以得到一个一生一世一命一界,二生二世二命二界,三生三世三命三界,……,多生多世多命多界,……,构成的一个世宙结构体系。

我们把这个体系,就称为自然世界。

显然,自然世界是由无数生命的(有始有终)过程构成的巨大体系,是由无数生命与生命关联关系构成的有世有界的巨大关系网。在这个巨大的关系网中展示出来的形貌与性貌都与一生一世一命一界的数字连续递进呈长程或短程变化不一的统一结构性。那么,作为人类的具体性命存在来说,它也同样是自然界的一生一世一命一界。

讲到这里,大家对宇宙,世界,自然,生命四个层面上的不同认识已经有了一个系统性的了解,而且通过始终,边际,生命及其关联关系体系,认识到了对一世时间的多种度量衡方法与内容。

应该说,大家已经掌握了世宙观与现代世界观相比一个是严谨的数学,一个是哲学的推理与说教。

世宙观是实实在在的时间表达体系,世界观是对哲学问题回答答案的选择。

那么,东西方文化壁垒的根源在哪里呢?

就在于中国的世宙观是表达时间的数学理论体系而现代世界观仅仅是两种哲学答案选择不同引起的二元不可调和。

讲到这里,大家也明白了,中医的基础理论与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法都是建立在世宙观理论基础上的科学理论。不仅不是迷信,而且是比(现代科学)的世界观更先进,更科学的对宇宙,世界,自然,生命统一的数学认识理论。

相对中医来讲,西医的绝对量值唯一诊断标准才是最不科学的,最落后的一种认识世界的方法。

应用这种落后的世界观来认识世界,如何也得不到世宙观得到的精确度量结果的。

但是,中国世宙观最精彩的发展阶段:〖河图洛书〗图腾时代形成的〖天圆地方〗与〖周天历度〗等科学技术成果,在易经神权天授的垄断霸权横行八百年后,尽皆失传了。不仅世宙观成了无人知道的知识,就连经过〖河图洛书〗图腾时代形成的〖天圆地方〗与〖周天历度〗精确,准确的世宙观历法,也只被易经用来作为占卜的理论框架而其原本的数学表达方式与计算方法也尽皆被(商周文化断档)隔绝在(钟鼎文化)时代了。

卜世是易经后对世宙观从(算术科学)转化为占卜形式的一个重要篡改标志,是天子专门用来占卜预测传国的世数的一种神权天授的把戏。但是(春秋文化)之后,亦泛指国运兴衰的预测与估计了。

所以,易经后,因为大家不了解(中医科学)中应用的世宙观所展示出来的的深奥道理与科学性,所以,说其是迷信,说其不科学,都是因为中医基础理论经过易经封建神文化垄断后造成的恶果。

知之谓知之,不知谓不知。

知之是(已知),不知是(未知)。

不同的知之,有不同的(未知)。

不同的不知,决定于不同的(已知)。

大家都学一样的(已知),肯定就会有一样的不知。

数千年来,科举制度也罢,现代的层层毕业考试也罢,都是按照王上或者按照国家的需要,学一样的(已知)走学而优则仕的路,谁还会光顾不能仕的(未知),所以,自然也是一样,对易经断档的东西一无所知。

其实,只要是人想知道的事不可能永远不知道的。关键是向哪个方向发展(已知),向哪个方向探索(未知)。

今天,我们就先讲到这里了,明天继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