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是很多妈妈爸爸的心中所想,想要自己的孩子有所成就,父母们的教育方法什么样的都有,有循循善诱的,有不断鼓励成长的,最为常见的就是“棍棒教育”了,那么“棍棒底下真的会出孝子吗?”亦或是说“又是打又是骂的对孩子们没有不好的影响吗?”这值得家长们深思。

棍棒教育下孝子(棍棒底下出孝子)(1)

朋友小陈和她老公离异了,7岁儿子小天由她抚养,小天父亲需要按时支付抚养费。自从离婚后小陈的脾气越来越不好,碰到些不顺心的事就总是愁眉苦脸,每天小天只要有什么事没做好,小天都免不了要挨妈妈一顿骂,有时候则可能直接是一顿打。

离婚一年了,小陈越来越过分,常常把自己不如意的事情发泄到小天身上,小天就成了妈妈的出气筒,而小天心里害怕他不乖惹到妈妈,妈妈会离开他。他觉得他如果一惹妈妈生气,妈妈随时都可能会离开他。

棍棒教育下孝子(棍棒底下出孝子)(2)

“又打又骂“这种动口动手式的教育,父母的出发点可能是好的,但这种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却是不利的,最明显的就表现在以下三点。

第一,打骂教育使孩子缺乏安全感。

有些家长喜欢一股气往孩子的身上撒,给自己找点借口打孩子发泄或者骂孩子撒气,而孩子可能会认为爸爸妈妈都是对的,自己是不是哪里做得不好,爸爸妈妈会不会随时不要我,甚至怀疑他们是不是不爱他等等,这会让孩子的心理受伤他会觉得很害怕孤独甚至恐惧,会让孩子患得患失缺乏安全感,没有安全感的孩子做事情可能会畏畏缩缩,慢慢的也就导致了不自信,这对孩子的一生都是不利的。

棍棒教育下孝子(棍棒底下出孝子)(3)

第二,动口动手式的教育使亲子关系隔座山。

动口动手式的教育会让孩子与家长产生身体或者心理上的距离。他们会不喜欢家长的触碰,在他们的心理,爸爸妈妈老是打人,心理会抗拒与他们的亲近,内心的事情更不愿意和他们分享。

第三,打骂教育影响孩子性情。

长期生活在打骂教育环境中的孩子极容易被打骂教育影响,导致孩子性格的极端,一种孩子可能脾气暴躁,一有不如意的事情就发火,暴躁,另一种则是因为长期的打骂导致性格内向,什么都不说,不喜欢和别人交谈也不喜欢和他人来往。

棍棒教育下孝子(棍棒底下出孝子)(4)

这两种性格,不管是其中哪一种都不太好,对于孩子的成长都是有弊而无利的。那应该选择怎么样的教育方式方法呢?

伴随式教育

伴随在孩子左右,也可以说是陪伴式的教育。将孩子放在自己身边,在日常生活中常常陪伴孩子,并且让自己的孩子把自己当作模本,如果父母自己有做得不好的地方也应该及时改正,当然如果发现孩子哪些方面或者哪些事情有做得不对,应该对孩子进行引导,告诉他怎样才是正确的。

棍棒教育下孝子(棍棒底下出孝子)(5)

奖惩教育

与棍棒教育相比,孩子一定会更喜欢这种教育方式,孩子做得好可以奖励进行正向激励,孩子做得不好适当的进行惩罚,绝不是拎起棍子就打,这样教育孩子,孩子会对是非有一个明确的界限,做事也是比较有条理。

棍棒教育下孝子(棍棒底下出孝子)(6)

教育方式还有很多很多,比如鼓励式的教育等等,具体采用什么样的教育方式还是得由父母结合自己孩子的性格进行选择,但是千万注意不要选择动手,这种教育方式不会适合成长中的孩子的,正确的教育方式是有利于孩子终生的!

更多育儿知识请关注@群美育儿,让我们用最好的方式陪孩子长大。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