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门城楼上,一个穿着军装的男人特别引人注目。
1、2、3、4、5……6
只见他身边,左边一个孩子,右边一个孩子,手里牵着一个,怀里抱着一个,还有两个稍大点儿的孩子跟着他,紧紧拉着他的衣角。
他就是时任贵州省军区政委、中共贵州省委书记苏振华。
苏振华
彼时,正值1959年的国庆节,苏振华带孩子们来天安门看烟火。
一旁的刘少奇和王光美看他这个样子,上前说道:“老苏,你这离了婚又当爹又当妈的,恨不能分身,这不是长久之计啊!”
苏振华无奈地笑了笑:“唉!没办法啊!”
很快,毛主席听说了苏振华一个人带着6个孩子这件事,便亲自开导他。
“老苏啊,都离婚这么长时间了,不考虑再找一个吗?天涯何处无芳草嘛!”
和毛主席谈完话后,苏振华再次想起了妻子孟玮那句话:
“我爱上了别人,咱俩离婚吧!”
在等待中离世的第一任妻子“要去当兵,先成亲!”
苏振华父亲丢下这样一句话,起身走了出去。
1930年,18岁的苏振华再次闹着要去当兵参加红军。
1926年,苏振华参加了共产党领导的平江工农运动,他是少年队的队长。
1928年,一次偶然的机会,苏振华见到了彭德怀。
苏振华
他告诉彭德怀,自己也想革命,参加红军。
彭德怀看着才16岁的苏振华,摸了摸他的头说道:“你这个小鬼头,人小志气倒挺大,这样吧!你先在家历练历练,过两年你再来找我。”
苏振华只好在家乡参加了秘密游击队,为前线的红军战士做好基层工作。
1929年8月,苏振华顺利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做父母的,都害怕自己的孩子有意外,所以一直以苏振华年龄小为由,不让他去当兵。
这一次,父母知道拦不住他了。
但如果他走了,之前定下的一门亲事该怎么办呢?
这门亲事是双方父母早就定好的,人家姑娘也一直等着他没出嫁,所以这父亲才说出了前面那句话。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苏振华不得不遵从。
婚礼办得既仓促又潦草,加上双方家里都穷,他们只是简单放了几挂鞭炮,新郎新娘跪拜了父母,这婚就算结了。
结完婚不久,苏振华就背着行李踏上了当兵的行程,报名的日子快到了,他迫不及待想成为一名战士。
而那个成为他新娘的姑娘余娇凤,眼睛哭得像桃核一样。
她站在村口,一直看着他,直到再也看不见他。
政委苏振华(左),五兵团司令杨勇(右)
到部队后,苏振华刚赶上彭德怀在巡查新兵。
“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苏七生,之前在湖南戴家铺,您说我年龄小,不让我参加红军,现在我结婚了,是个汉子了。”
“不怕打仗吗?打仗要流血,会死人,你能行吗?”
“我不怕,在老家我背着一支猎枪就能打土匪、打汉奸,我什么都不怕。”
“说得好。我现在正式批准你成为中国工农红军第3军团的一员,以后扛真枪打鬼子。”
“是。”苏振华激动不已。
“你这个名字也改改吧,就叫振华,苏振华。”
不久以后,苏振华参加了长沙战役。战场上,他英勇无畏,即使受伤也不下火线,为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邓小平曾说过:“苏振华是最能打仗的政委。”
最左边是苏振华
苏振华在前线奋勇杀敌的时候,老家的妻子余娇凤在他走后的第二年为他生下一个儿子。
当时,苏振华跟着队伍到处走,为了伏击敌人,三天两头换地方,当进部队时他还会给家里写家书,后来便逐渐失去了联系。
余娇凤每天都在期盼,他们一家三口能早日团聚,四处向人打听苏振华的消息。
有人说没听说过这个人,有人说他跟着部队去了贵州,还有人说他早就战死沙场了。
而余娇凤和公公婆婆的日子也并不好过,因为战争,她们也是到处东躲西藏,整日担惊受怕。
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余娇凤的精神越来越不好,总是在噩梦中惊醒。再加上思念丈夫,忧思过度,不久就离开了人世。
苏振华的第一段婚姻,就这样无疾而终,他之于余娇凤,有太多亏欠。
而接下来的第二段婚姻,虽然是他自己选的,却让他尝尽了婚姻里的苦。
在幸福中出走的第二任妻子苏振华的第二任妻子叫孟玮。
那是1938年,瓦窑堡。
苏振华作为抗日军政大学第四期学期第一大队的队长,他和政委胡耀邦既要关心学生的军政课堂,又要操心他们的日常生活。
一天学习结束后,苏振华和学生们一起去山上被碳。
下山的时候,他看见一个女学员背着一篓碳,怀里还抱着一篓,瘦小的身子被前后两个碳篓挤压着,走路一摇一晃的。
苏振华赶忙上前搭把手,把女学员怀里的碳篓接了过去。
“谢谢队长。”女学员孟玮对苏振华嫣然一笑。
“一次不要贪多,不行我们就多跑两趟。”苏振华跟孟玮聊了起来。
“是,谢谢队长关心。”
看着孟玮天真清秀的笑容,苏振华的心少跳了一下。
他动心了。
在以后的相处中,苏振华总会对孟玮表示关心。孟玮也对苏振华颇有好感,只是有些不好意思承认。
捅破这层窗户纸的,是当时的教育长罗瑞卿。
苏振华
男有情,女有意,何不在一起呢!在罗瑞卿这个中间人的调和下,苏振华和孟玮承认了对彼此的情义,向组织提出结婚申请后,两个人喜结连理。
后来,孟玮就跟着苏振华一路南征北战,抗战时期,他们跟着第五纵队来到华北地区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在一次又一次的战火中,建立了更加深厚的感情。
随后,苏振华又被任命为第二野战军第五兵团政委,在淮海战役、邯郸战役、鲁西南战役等多次战役中,数次立下汗马功劳。
孟玮也一直跟着他,支持他,在他受伤的时候精心照顾,在他彷徨的时候鼓励他。
两个人的感情一直令旁人艳羡,更是大家眼里的模范夫妻。
谁也不会想到,他们经过战火淬炼的感情也会崩塌。更令大家想不到的是,背叛感情的竟是孟玮。
那是1954年4月,苏振华从贵州省军区政委调离,出任海军副政委兼任政治部主任。
苏振华
那段时间,苏振华的心思全放在新中国海军的建设上。
一天晚上,苏振华回到家里已经很晚了,他看了看已经睡熟的6个孩子,然后才去洗漱。
中间他和妻子孟玮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天,不知怎的,两人竟吵了起来。
苏振华以为是这段时间对孟玮关心少了,所以主动承认了错误,但孟玮接下来的话,却让他呆愣当场。
孟玮不仅向他提出了离婚,而离婚的理由竟然是她在从河南去延安的时候,遇见了一个男青年,两人一见如故,有了感情,男青年一直在等她。
那天晚上,苏振华一晚上没睡,天亮以后,他对孟玮说:“我们有6个孩子,你忍心离开他们吗?”
孟玮接下来的举动,告诉了苏振华答案。
她搬到了机关的单身宿舍去住,与此同时,她还向组织正式提交了离婚申请。
苏振华多次带着孩子们去宿舍找她,孩子们哭着求她不要离婚,让她回家,但孟玮仍然无动于衷。
苏振华是个重感情的人,他不相信他们20多年的感情就这样消失了,所以不愿意在离婚报告上签字。
他们的婚姻就这样僵持着。
直到1959年,他们的孩子生病,孟玮都没有回去看一眼。
这下,苏振华才彻底心寒了,决绝的在离婚报告上签了字。
那段日子,苏振华一个人既要上班,又要照顾几个孩子,家务工作两头忙,经常焦头烂额。
国庆节,孩子们吵着要去天安门看烟火,苏振华便带着他们去了北京天安门。
接下来便出现了开头的一幕。
得知苏振华的情况后,毛主席专门找他谈了一次,劝他再找个人。
毛泽东
可苏振华刚刚经历过一段失败的婚姻,再者他还有6个孩子,怕人家嫌弃他,又怕孩子受委屈。
直到有一天,他和肖劲光一起观看新成立的海军政治部文工团演出
台上,一个女演员引起了他的注意。
长情告白的第三任妻子这个女演员叫陆迪伦,曾演过电影《红珊瑚》,也去过中南海伴舞。
陆迪伦
肖劲光看着苏振华的眼光在陆迪伦的翩翩舞姿中游移,私下里为两人搭起了红线。
陆迪伦早就听说过苏振华这个人,她对苏振华十分敬佩,觉得他无论是打仗还是治军都颇具能力。
如今听肖劲光说要给她和苏振华做媒,自然没意见。
有意见的是肖振华。
他虽然也很喜欢陆迪伦,但自己和陆迪伦差了24岁,还有6个孩子要养活,从任何方面来说,都委屈了人家。
但陆迪伦却说,她不怕吃苦,也不怕受委屈,只要能陪在苏振华身边。
最终,两人还是结合在了一起。
1960年,贺龙在召开中央军委扩大会议时,在会上为他们正了名,算是为他们主持了婚礼。
婚后的日子,果然如苏振华所料,他的孩子们不肯接受这个新的、年轻的“母亲”。
苏振华和陆迪伦
当陆迪伦把他们的喜糖塞到大女儿苏承业手里时,苏承业反手把手里的糖扔在地上,一脸盛气凌人:“谁要吃你们的臭糖!”
女儿的做法让苏振华有些下不来台,正当他准备批评女儿时,被陆迪伦拦下了。
陆迪伦说,你越是批评她,她就越讨厌我,越不能接受我,慢慢来吧!
然而,没过几天,几个孩子又想了一出恶作剧。
他们将一副俄罗斯的名画《不相称的婚姻》挂在家里最显眼的位置,画上是一个俄罗斯老头和年轻小姑娘正在举行婚礼。
看陆迪伦没有反应,小女儿就指着画,让父亲陆振华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对于孩子们的做法,苏振华身边的秘书都看不下去了,他将几个孩子叫过去,生气地说道:“你们不能这样伤你们父亲的心,他们离婚,错不在你父亲……”
正当秘书准备将当年的真相告诉孩子们时,被苏振华制止了。
苏振华和陆迪伦
他说,孩子们还小,不要让他们掺和大人之间的是是非非。
对于苏振华的做法,陆迪伦深表赞同。
她觉得苏振华是个合格的父亲,因此更加敬爱他。
两人结婚后,苏振华便一心投入到工作中去了,家里的一切大小事务,就由陆迪伦操心。
很多时候,面对孩子们的不理解,她都默默忍受着。孩子们最知道谁对他们好,渐渐地,他们就接受了陆迪伦。
1961年,陆迪伦为苏振华先后生下儿子陆一和陆二。
几个哥哥姐姐对这两个小弟弟特别宠爱,一放学回家,争着要抱他们。
1963年8月,大女儿苏承业考上了解放军外语学院,一家人为这个好消息欢呼不已。
陆一和陆二两个弟弟拍着小手,嘴里含糊地喊着“大姐棒、大姐棒”,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苏振华一家
离开家去学校报道那天,陆一哭着要跟大姐一起走,苏承业哄着弟弟:“那你收拾收拾你的东西,我就带你走。”
结果,陆一真的翻出一个小箱子,要跟姐姐一起去上大学。他提着箱子往门口走的可爱模样,惹得一家人笑得眼泪都出来了。
看着一家人和和乐乐,苏振华握着陆迪伦的手说道:“我们这个合作社能办成功,你功劳最高!”
1979年2月,苏振华因工作劳累,突发心肌梗塞住进了医院。
病床上,他握着陆迪伦的手,想说的话哽在嗓子眼儿一直没说出口。
“我知道,我都知道。”43岁的陆迪伦用另一只手回握住苏振华,她知道苏振华最担心的是什么事。
苏振华卧病在床,陆迪伦照顾在侧
2月7日,苏振华因左心室前壁破裂,经救治无效离世,享年67岁。
办完苏振华的后事,陆迪伦将孩子们叫到一起,她先是把苏振华生前的遗产公平公开地分给了几个孩子,然后说道:
“你父亲把我们这个特殊的家称为办合作社,他生前最担心的,也是我们这个合作社没了他能不能办下去。”
“我在这里表个态,我坚信,我们家这个合作社一定会办下去,不会让人看笑话。”
“父亲不在了,你就是我们这个合作社的社长,我们永远支持你。”
得到孩子们的肯定,陆迪伦就一直孤身一人照顾着8个孩子,一直没有再嫁。
苏振华和陆迪伦
而且,她还向中央提出了申请,希望能把苏振华一生的事迹整理出来,以供后人品读学习。
中央很快就同意了她的请求。
在陆迪伦的不懈坚持下,终于将苏振华的平生事迹集结成《苏振华传》。
她的晚年生活,也在孩子们的陪伴下安详度过。
2012年,陆迪伦也走完了她的一生。
她的床头,一直放着苏振华火化前留下的一颗子弹头和几件旧衣服。
,